
【丁香杯】八娘(散文)
在老家,父辈们按照家族同辈大小排名次,因为,直系亲属兄长多,父亲被排在第十位,所以,村里人都给父亲唤做“十叔”。那么,在父亲前面自然就有了九位长兄,在这九位伯伯当中,跟我家常走动的,是排行第八的,八大伯和八娘。
提起八娘,记忆中有好多温暖的画面。八娘家住在我家前村,离我家只有一里多路远。八娘为人善良,最疼我了,打我记事起,每年都能穿到八娘亲手缝制的新衣服。
小时候,有电影看要比过年还要开心。一次,八娘住的村子里放电影,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要到前村去看电影,傍晚时分,只见通向前村的路上,行进着浩浩荡荡看电影的乡亲。那时候,只要两个村子有电影,都会相互凑热闹。每次到前村看电影,一准到八娘家串门。八娘家养了一条大狼狗,特别警觉,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凶狠的狂咬,八娘自然会出门为我看狗,牵着我的小手,把我领到里屋,然后就去炒瓜子给我和伙伴们吃。
记得小时候经常到八娘家玩,看见八娘家的仓房里放着一口大棺材,大红颜色的棺材,上面画满好看的图画。我最怕看见这口棺材了,总会怯生生地问八娘,“弄口棺材放那里干嘛呀,怪吓人的。”八娘听后笑着说,“那口棺材是你爷爷的,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就要提前准备寿木,老人反倒更长寿,虽然是一种迷信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你爷爷看见这口棺材,心里就会很安生,知道将来住的地方很漂亮,心里自然没有了忧虑。”当时自己也只是似懂非懂,连连点头,还是认为家里放一口棺材很恐怖。
大伯和八娘有一双儿女,哥哥是村书记,姐姐是村里民办教师,日子过得比我们家富裕。八娘最爱干净,屋里屋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玻璃窗擦得锃明瓦亮。院子里除了一堆柴草垛,一点杂物不放。院子四周有高高的篱笆墙,篱笆上爬满了打碗花,前面有一片小菜园,里面有几棵枝繁叶茂的海棠树。每到秋天枝头上就会挂满红彤彤的海棠果,八娘总会摘下一小筐,送到我家来。
母亲和八娘两人特别对心情,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只要八娘来我家,母亲总会留八娘在我家住上一个晚上。一次八娘来串门,父亲专门杀了一只老母鸡,自然是小鸡炖蘑菇,咸鸭蛋,还有碧绿的沾酱菜。
夜晚,我躺在八娘的身边,听母亲和八娘俩唠嗑,说的话题自然是过日子的闲磕,八娘说,“现在的孩子赶上好时候了,不像过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问八娘,“八娘,你现在都这么漂亮,年轻的时候是不是更好看?”母亲接过话题说:“你八娘年轻的时候是人见人爱的大美人,十里八村,没见过长得这么漂亮的姑娘。”八娘听后,微笑着说:“年轻自然就漂亮,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杨柳细腰,能歌善舞,那才是一个美人坯子,不仅人漂亮,干起农活来特别沙楞,大老爷们都比不过她呢。”听着八娘跟母亲提及年轻时的往事,心里便产生一份敬意。
听母亲讲,八娘人不但长得漂亮,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八娘衣服上的盘扣,针脚细密小巧,就连脚上的千层底布鞋,照样做得板板整整,干干净净。八娘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专门调节家庭纠纷。
在八娘居住的村子里有一对新婚小两口,刚结婚就闹别扭,因为一点小事,经常争吵得不可开交。其实也没多大事,就是因为新媳妇喜欢打麻将,整天不着家,丈夫才有意见。八娘是调解员,碰上这样的事情最有办法解决。八娘首先跟新媳妇讲大道理,“过日子就要有个过日子的样子,要是过年打几圈麻将是可以的,平常日子,男人在田里一个汗珠子掉地上摔十八半,回家吃不到一口热饭,人家能没意见吗,过好自家的日子才是能耐。”新媳妇被八娘的一顿开导,终于开了窍,表示再也不打麻将了,小两口终于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了。八娘认为,家庭矛盾,看似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酝酿成更大的矛盾,有句老话讲得多好,“家和万事兴”,这是老理,和和睦睦过日子,才能一顺百顺。
八娘人勤快,按照村里的老话说,“上炕一把剪子,下地一把铲子”,没有她办不成的事。八娘过日子还特别要强,不仅持家过日子是把能手,孝敬老人更是百里挑一的好儿媳。八十多岁的爷爷,一直跟八大伯八娘一起住,八娘对爷爷格外照顾,每天不仅给爷爷做可口的饭菜,还经常搀扶着爷爷在院子里散步晒太阳。八娘常说,“人老了不容易,不像我们年轻人腿脚好,想去哪就去哪,人老了就会很寂寞,要多和老人聊聊天,老人得到儿女们的关爱,就会心情好”。
八娘的孝顺是出了名的,只要提起八娘,乡亲们都翘起大拇指。就说爷爷的被褥吧,都是里面三新,赶上晴朗的好天气,爷爷的被褥总会晒在阳光下,八娘对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深深地感动着家里的亲人们,大家都经常去看望爷爷,给爷爷买些水果。爷爷每天都穿地干干净净,乐乐呵呵的。照顾老人,八娘付出了很多辛苦,特别是八娘对爷爷的那份孝心,得到了乡亲们的尊敬。
“老话说的好,‘三代好媳妇,一代好子孙’”,这话有道理。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后代的影响十分重要,长辈人要给小辈人做出榜样,这样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晚辈人才会效仿大人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因此,八娘的儿子女儿都很优秀,两个孩子也非常孝顺,经常给爷爷洗脚,给爷爷讲笑话听。 八娘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责任,顺着老人的心思来,不顶撞老人,说话要和颜悦色,人老了本来就不容易,怕给儿女们增添负担,这就更需要我们打消老人心里的顾虑,多陪伴老人,老人为这个家,辛苦了一辈子,要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幸福,再说,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要将心比心”。八娘特别理解老年人的心思,老胳膊老腿的,再加上老眼昏花,耳朵听不清,说话总打岔,害怕给儿女们带来麻烦,总会小心翼翼。要体谅老人,照顾好老人。八娘就像一位哲学家,说话办事总是有理有据,让人心服口服。
在爷爷84岁那年秋天,爷爷走完了自己人生的路程,安安静静地去了天国。爷爷离世的时候,走得很安详。村里人讲,是祖辈积的德,老人离世时才不会遭罪。八娘每次提起爷爷时,眼睛都会潮湿,因为八娘对待爷爷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亲。
八娘人好,孝顺,善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求到八娘跟前,她都会尽量去帮忙。在村里人眼里,八娘是位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好邻居,更是一位敢于担当的妇女主任。记得每次回村,总要去看望八娘,八娘见到我总是拉着我的手不肯松开,问长问短,带我如亲生女儿一样疼爱。为我做好吃的,带我去小菜园里摘海棠果吃,尽管海棠果还是绿绿的,但是吃在嘴里依然是甜甜的。看着八娘忙忙碌碌的身影,看着她头上又添了许多白发,心里就会很难过。八娘老了,不像前些年那样精神了,腿脚也不那么灵活了。
在八娘家住着,善良的八娘心里会不安:“丫头,我知道你妈比我更想你,更需要你的陪伴,八娘是不是太自私了,把你留在我身边,唉,有时候挺羡慕你妈的,她有了你这么孝顺的孩子,不像我”。我知道八娘心里的痛苦,前几年八大伯去世了,哥哥姐姐离家又远,八娘自己孤独地守着家,盼望着孩子们回家,只有那一天,才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跟八娘相处的日子,明白了许多道理,人老了,孩子就是她全部的依靠,而我们做儿女的只能带给亲人长长的牵挂。离开八娘家的那天,八娘一直送我到村口,我不知道要怎样去安慰八娘,只是一次次回头,我已经走出很远,看见八娘一直站在村头向我招手。
回家后跟母亲提及八娘的好,提及八娘的孤独,母亲说,“去把你八娘接来住上几天吧,我也很想念她”。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又来到八娘家,八娘得知是来接她的,高兴得像个孩子。八娘在我家住了一个星期,老姐俩总有说不完的话,看着老姐俩那份亲热,心里依然是甜甜的。家里的鸡鸭是托邻居照料着,八娘惦记家里的牲畜,执意要回去,母亲只能答应。
八娘临走时,从口袋里拿出一幅红红的毛线手套送给我,八娘说,“丫头,这是八娘的一点心意,是我亲手编织的,想八娘了,有个念想”。八娘说完话背过脸去,看见她在偷偷地擦眼泪。
2017年春节,当我再次踏上回家的路程,到家后,才得知,八娘已经离世。听母亲讲,八娘是因为劳累过度,得了重病,才卧床不起,八娘性子急,受不了瘫痪在炕上的煎熬,心情郁闷,病情才会加重。母亲说:“八娘弥留之际,眼睛还在四处寻找,母亲猜想,八娘是在等我回来”。听完母亲的陈述,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悲痛,拥住母亲痛哭起来……
其实,亲人的逝去,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就像爷爷去了天国,这是自然规律,可是,还是无法接受八娘的离去,那么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永远不能相见。与亲人的永别让自己更加懂得,“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短暂,珍惜身边的亲人,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多陪陪亲人,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篇文章完稿后,在夜里,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见到了我想念的八娘,八娘腰上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做家务,八娘还是那么年轻、美丽……
谢谢醉美!祝审稿愉快!
谢谢辛苦审稿,娇娇敬茶!

娇娇文章越写越精彩。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