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诺言》,陪着我的一生(杂文随笔)
迄今为止,在我读过的外国文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前苏联作家班苔莱耶夫的散文《诺言》。
故事的梗概是:一群男孩在玩打仗的游戏,其中一个扮演“元帅”的大男孩儿,让一个扮演“中士”的小男孩儿在某处站岗,并且让“中士”答应,没有他的命令不得离岗,“中士”保证绝不离开。天黑了,别的孩子都回家了,“中士”饿的直哭,但仍坚守岗位。这时,有个过路人,劝“中士”回家;“中士”看到这个人不是军人,仍不肯离开;最后这个路人找到一个现役军官才“命令”“中士”回家了……
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觉得文中:那个信守承诺的小男孩儿似乎有点儿傻,不过是一个游戏,何必那样信誓旦旦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便觉得那个小男孩儿的所作所为十分令人起敬,变得:‘……刹时高大了……需仰视才见’(引自鲁迅《一件小事》)。是啊,一个孩子,在一场游戏中尚能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何况生活在现时中的我们呢?
我是一个搞机械设计的人。经常会接触到客户对产品质量及期限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挺苛刻的,只要签约了就要做到。
一天,某个军工单位要订购一件量具,由于谈判时间短促,细节考虑的不很全面,草率的签了协议。结果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难度太大了,不但价格低了,而且工期也太短了。推掉吧,要罚款;误了工期,也要罚款。
真是: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再说,这是军工单位的事,非同小可,惹不起啊!那些日子吃不下,睡不着,满脑子就是这件量具的事……这辈子过五关斩六将,看来也要走麦城了?不管怎样,也得把这事办圆满了,可丢不起这个人啊!
睡不着觉的时候,想起了《诺言》中的那个小孩,他对诺言坚守的精神唤醒了我,一个孩子能够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呢?签约就是承诺,就是我的“诺言”。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量具必须搞定。
《诺言》支撑着我……
几经周折,量具终于诞生了。
交货的那天,客户不仅赞许了我们的敬业的精神,而且还增加了研制经费,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几十年来,《诺言》一直陪伴着我……
“诺言”包含着锲而不舍的精神,“诺言”展示了人的品德,“诺言”诠释了人生的价值,“诺言”也品味了存在的社会。
我喜欢《诺言》,她指导了我的工作,指引了我的人生,告诉我怎样做人。
坚守诺言,坚守诚信。
感谢《诺言》,我也愿意握紧那个小男孩儿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