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云追梦杯】读写幸福人生(散文)
一、我与文字的美丽邂逅——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直感觉我们中国的汉字很神奇,同一个字有多种意思,多种读音,更不用说这些文字组装后构成的趣味横生的故事了。喜欢阅读的人,一定也会喜欢写作文。阅读是打开写作的金钥匙,想要学会写作文,就必须养成阅读的习惯。
书,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多少名人流传下来的有关赞美书的名言举不胜举,而我唯独对这一句印象最深刻。¬我最早的读物是小人书。那时刚刚上幼儿园,还不识字,我就对这种图文并茂的读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小学后,我们要到四年级才能去学校阅览室借书看,而且每周才轮到一次。升上四年级后,我最期待的就是周四了,每次我都在里面看得起劲,舍不得出来。因为爱看书,我的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每次语文老师总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来念。
我喜欢看书,几乎是有书必看,从不挑剔。看的书数量多,种类多,人的心智也要比同年龄人早熟。不过,这却导致我有一段时间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一心只扑在书的世界里。不善言辞,让我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卑,渐渐不自觉地把自己孤立起来。
我那时看书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看书,走路时看,吃饭时看,睡觉时也看,因此,视力迅速下降。那时,父亲非常反对我们在饭桌上边吃边看书,可是我跟哥哥却屦教不改。终于,我被父亲大骂了一顿,因为,我吃饭时又在看书,我第一次看到他发那么大的脾气。从此,我再也没在饭桌上看过书。
读初中的时候,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学会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每次遇到特别难忘的事情,我就会记录下来,有时遇到烦恼的事,伤心的事也会记下来。那时写日记并没有天天写,平时学习任务也是挺重的。只有到了寒暑假,空闲的时间比较多,才有坚持天天写。
进了师范的时候,我就已经天天写日记了。学生时期的我,写了十几本日记,直到现在还保存得完好无缺。
为什么要提这些陈年往事呢?这跟我下面讲的文字之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想,如果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个全新的我。是文字改变了我,让我变得更加自信,让我变得开朗乐观起来。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有梦不觉人生寒,只有朝着我们的梦想去努力,我们的人生才不会过得枯燥无味。
书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羡慕起那些能够写出这么精彩故事的作家来。以前,我最羡慕的人就是作家,甚至偷偷地做过作家梦,但我总觉得这个梦对我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事实证明,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网名叫梦海晴空,除了我爱做梦外,我自小生活在海边,我向往的是那种自由自在的晴空,喜欢做一个受人喜爱的人。我是2006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友的介绍下,来到了一个叫“烟雨红尘”的文学网站。初到网站,人生地不熟,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远远观望。观望着,观望着,我就望出兴趣来了。为什么不尝试写一写,也去投稿呢?正是这种跃跃欲试的好奇心驱使我在网站发了第一篇文章,并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呆就是好几年。
刚刚投稿,文章写得并不好,一开始只是通过,也没什么人跟帖。后来,写得多了,也开始有文章被编辑推荐了,我才信心大增。随着发文的增加,便开始有编辑找上我,约我到网站当编辑。其实,我一开始往网站发文,只是纯粹打发时间,想让自己的文字有个存放的空间,并不想恋网的,主要还是视力不好,怕上网时间太久。可是,面对主编的盛情相约,我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便答应她先试一下。没想到这一试就是再也回不了头,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编辑这份工作。正是当了兼职编辑,我才有机会阅读更多人的文章,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第一个发文的网站叫《烟雨红尘》,里面收录了我二零零六年到二零一四年创作的一千多篇文章,里面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杂文,什么体裁都有。在这个网站里,我认识了很多文友,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也经常参加网站的征文活动,并且多次获奖。每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网站的首页展示,我的心里就会有莫大的自豪感。正是这种写作的满足感让我更加爱上文字,爱上写作,并且乐此不疲,最后竟然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天只要有空,我都要写一写,有时是一首多情的小诗,有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时还会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正,笔就在我手中,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实在非常神奇!在烟雨里呆久了,我就发现问题了。自己写的文章无论好坏,全部都能够获得精华。这是网站好文章的最高等级,相当于我们平时的高分作文。这天天看到的都是精华文章,再好也会感觉乏味了,而且不利于我的成长。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让自己陷身于糖衣炮弹中,我终于接受了网友的意见,到其他网站去发表文章了。我去的第二个网站叫“杨柳青文学网”。又初到一个陌生的网站,心里还是有很多不习惯的。再也看不到那诱人的精华了,也看不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一开始,我有点失落,后来就习惯了。就这样,我两个网站同时投稿,慢慢的,自己的文章也被新网站所认可了,网站也开始在首页的幻灯片推荐我的作品了,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到了新的网站,我认识了更多的编辑朋友,开始有人推荐我去一家大网站“好心情原创文学网”。起初,我拒绝了,怕自己时间有限,忙不过来。后来,我几次进入好心情浏览,发现这个网站还真不错,里面高手如云,而且奖惩制度分明,对于作者有很多福利。于是,我到了好心情,并且向主管申请当编辑。经过一番考试,我顺利通过了。
我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好心情让我的名声大振,并且帮助我出版了一系列新书,圆了我的作家梦。在好心情发文,只要200篇推荐,就可以申请200元的奖金。为了这个目标,我拼命地发文,一天发5篇,把在烟雨发表的文章搬家过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实现了目标,成功地拿到了奖金。实现了短期目标后,我又开始不安份了,总想着还有没有什么新目标可以冲刺。
后来,我打听到网站有义务帮签约作者制订个性文集的福利,我便跟网站签约了。签约不久,管理员便帮我制订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电子文集,让我人气大增。由于网站定期帮助作者出版作品合集,我便参加了。这样,我就有了自己的作品合集,每本书里面的作者都是成绩不俗的各级作家,对照之下,我才感到自己作品水准的不足。
在网上呆久了,也开始有了一点小名气,渐渐地,我的文章就开始被各大文学网站及论坛转载。有的转载有注明作者,有的则是很干脆地省略了我的名字。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满天飞时,心里是非常惊讶的,对于那些抄袭者,我也是极度的不满甚至是痛恨的。可惜,网络抄袭是一大通病,很少有人能够得到赔偿。为了不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我下定决心,等待时机成熟,就要把自己的所有作品结集出版。
前几年四月,发生了一件令我非常痛心的事情。我所发文的几个网站因为经营不善而先后关闭。很多文友都在为自己的文章丢失而伤心,我却因为平时文章都有备份而减轻了失落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因为文章无处发表,我开始停笔不写了。没想到,没有文字相伴的日子竟然会变得如此无味,我整天若有所失。这次突变使我下定决心转型,从网络文学返回现实文学。
直到前年十一月,我才再度返回网络,来到江山文学网投稿。一开始,我又面临着以前经历过的困境,文章得不到编辑的赏识,关注的人很少。后来,我又重新加入了编辑的行列,开始与作者交流,终于又在江山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局面,不但与江山文学网签约,还在短时间内被评为“江山之星”,荣登江山文学网的“名人堂”,并且成了江南烟雨的名誉社长,更是在网站及社团的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
尽管重新返回网站,我还是没有改变回归生活的决心。我一方面继续在网站发文,一方面开始留意各大报刊的征文启事,只要有征文比赛就会参加。参加比赛并不在于得奖,而是想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看看是不是什么样的题材都能写。正是这样不断的练笔,我在我们市、镇里的各级征文比赛中,诗歌,散文,都获过奖。
前年我的文章《阅读,让我变得如此美丽》发表在《晋江经济报》上,我还成了该报的十月新人,专版介绍我的文章,一共发表了四篇。前年,我参加晋江电视台组织的“夕阳不了情”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参加泉州市总工会组织的“劳动我最美”网络征文比赛荣获三等奖。去年,我参加晋江市“激扬诗篇颂党恩”诗歌比赛,荣获二等奖,随后,又获得泉州市的诗歌比赛三等奖。
在与文字邂逅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及满足,这是我如此钟情写作的最大原因。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无数困难,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但是,我都勇敢地挺过来了。这里当然有朋友的支持与开导,还有许多读者的关注与鼓励,更多的是对文学的爱好,支撑着我继续写下去。每次坐在电脑前,看着十指“飞舞”出来的一篇篇文字,我就有莫大的充实感。
二、我与文字的深度结合——衣带渐宽人不悔
在我写作的过程中,遇到过许多令我感动的事情。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如何展开一段神奇的文字之旅的。
老实说,我写文章都是率性而直白,从不讲究技巧,惟一依托文章主体的就是一个“情”字。我以为再也没有比“真情实感”更重要的写作要素了。一篇文章堆砌得再华丽,借鉴的优美词句再多,如果缺乏了真情,就没有了生命力,自然也就无法打动读者的心。
我写的文章特别多,题材也很多样,但总的来说,就是围绕“亲情、爱情、友情”这三大块来展开的。抒情文字写多了,有时也会遭遇读者的质疑:怎么尽是“无病呻吟”呢?为什么始终以个人主义为主呢?也有些有资历的老前辈会善意地提醒我,应该拓宽题材,放远目光,写点关注民生的文章。于是,我后来就比较关注起“乡情”这一块了。可能,我缺乏远离家乡的经历,在写乡土这一块时,并不是很得心应手。所以,写文章与个人本身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既然我无法体会到那种沧桑的思乡之苦,我就暂时不去拓宽这方面的题材。
说来也奇怪,我的读者很多,而且遍布各个年龄层,从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到二十多岁的大学生,甚至五六十岁的前辈都喜欢。我写的一些励志文章,很受人欢迎,而写到一些怀念亲人的文章,更是催人泪下,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被我感染了,就连一些家长也喜欢看我的文章。每次写完文章,就有一大堆人关注,这也是写作的一种快乐吧!
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就是我母亲去世后的那一段时间,整个网站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写悼文,来纪念我的母亲。尽管他们并不认识我的母亲,但是为了安慰我,帮我走出那一段伤心的时间,他们都主动地拿起了笔,写下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晴儿,不哭》这篇文章现在已经被百度文库收录了,点击率非常高,以前被网站放在首页,每个进网站的人都会点击进去看,大家都会被这种虚拟而实在的真情所感动。在我请假期间,还有不少主编亲自打电话安慰我,帮我减轻了许多伤痛。当我把这篇十几页的文章打印出来时,我的家人也感到很惊讶,他们也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悼念我母亲?只有我才知道:大家是多么喜欢我,多么关心我,担心我会挨不过生离死别这一关。
很多在外打工而且爱好文学的人都特别喜欢我的文字,当他们听说我出书了,都为我高兴,还提出要买我的书去收藏。就冲着这份惺惺相惜之情,我也满足了。我把自己与文友合版的书寄给全国各地的文友,让他们分享我的创作成果,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诚意。
在我出版的众多合集当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梦海晴空》,这一本书收入了我比较要好的几位文友的文章,他们都为能够跟我在一起出书而感到高兴。这本书出版后,销量也不错,听网站的管理员说,就连出版社留下的样本都卖光了。我自己也卖了一些,没想到小学生也喜欢看。后来,我怕书卖光了,就不卖了。一位跟我交情不错的文友还特意把她剩下的几十本书送给我,这些因文字而结交的朋友让我感受到了网络也有真情,也感受到了文学创作的神奇。
其实,我的兴趣很广泛,并不只是写作而已。我喜欢唱歌,喜欢画画,喜欢跳舞,喜欢写字,但是,在其他爱好上,远远不如写作所带给我的收获多。随着我的写作技巧日渐圆熟,我越来越喜欢写,一日不写就会觉得不舒服。我写作创下的最高记录是一天写出两万多字的小说,而且是一气呵成,从构思到起笔到收尾,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写出来的小说点击率也很高。这是前几年的事情了。现在,我提高了要求,不再只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了。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特别要忙的事,我都会抽空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