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二月二的感想

编辑推荐 二月二的感想 ——向那些曾经的岁月致敬


作者:陇山野人 布衣,1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4发表时间:2017-02-28 09:22:54

二月二的感想 不知不觉已到了二零一七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岁月是把无形的刀,会在不经意间,向每一个人刻上老去的印迹。只是,老的过程太慢,我们感受不到。但当我们有一天发现自己老了,那就真的老了。
   似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一句话:“二月二,龙抬头”。可真正的具体意义究竟指什么,没几个人真正留意过。我们都理所当然地知道,这一天无论如何要理发,可我发现十分热情的人倒很少。小时候的这一天,理发是必须的,心情也是暖烘烘的。随着春天的到来,气候也开始慢慢变暖了,学生也几乎在这个点开学了。
   一路伴着春风,有说有笑,一切都显得那样充满生机。新的学期,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刚刚过去的冬天的寒意,也被好的心情冲刷掉了,完全进入了春的王国。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悲伤,吹走了忧愁,吹来了绿意。
   很容易让人想到“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美好画面,然而,那些美好的日子已离我们远去,我们都有了新的使命、新的征途。
   小时候,每到这一天,都要吃豌豆,这也是老家的习俗。不仅有真豌豆吃,还有面豌豆吃。提起面豌豆,或许有太多的人会纳闷,因为地域的不同,造成了习俗的不同。这已是不可更改的传统。也因为这些传统与习俗,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故乡的记忆、儿时的记忆!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对谁都一样公平。多少年来,发现自己竟还在充当着“学生”的角色,真有点羞愧难当。不知道这条路究竟是错是对?
   细细一想,面豌豆都好多年没吃了,因为这么多年的每一个这一天,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几乎每次都错过了吃面豌豆的机会。当然,奶奶炒的面豌豆,要比妈妈炒的更受我们的欢迎。回想起来才发现,离上一次吃面豌豆有些年月了,真说不出个具体数目,估计那都是上小学的事了。
   那时候,大人孩子都会说:“二月二,炒豆豆,家里来了个他舅舅。他舅舅,不喝茶,不抽烟……”然后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压根从小就没学会。
   你看,时间的脚步总在悄无声息中溜走。不会等你,也不会等我,是那样的随和而匀称!

共 8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2-28 10:01:24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