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奇葩连长吴大炮
我1969年下乡兴凯湖27连第2年,连里调来位新连长,姓吴。吴连长50多岁,高高的个子,长巴脸,微微秃顶,倒八字眉,一双小眼睛,搧风耳,薄嘴唇,酷似相声大师马三立。长的七分憨厚,三分滑稽。只是一咧嘴露出的两颗金牙,彰显着主人的工资地位~每月76元工资的国家19级,38年老革命。人们不禁要问,这么老资格,怎么才是付科级?只可惜我们吴连长文化水平低,说话爱放炮,人送外号~吴大炮。
我们兴凯湖27连,是一个渔业连队。大炮连长是我们北京知青来到后,才从农业连队调来的,他没打过渔,更是不会划船。
要说划船,还真得有点技术。那时,我们的渔船都是两人划桨的小木船。渔工是站立划桨,遇到水浅处还需要竹篙撑船。竹篙为2米来长,锹把粗的竹竿。平常放在船傍侧。每当撑船时要将竹篙自船尾斜着插入湖底,双手握杆向后撑。不会撑船的,若将竹篙垂直插入湖底泥中过深,结果,船向前漂走了,竹篙却拔不出来。
我们新来的吴连长,虽说在全连职工大会上讲话有点不靠谱,但是,工作上还是很肯干的。他一来我们渔业连,就要求下湖打渔。吴连长要体验打渔,首先选择了我们两名知青组合的船。
这一天清晨,船队浩荡的向小兴凯湖出发,我们的船走在最前面。因为,吴连长坐在了我们船尾,我们自然是今天的旗舰。往日那些牛X哄哄老渔工的船,都被我们甩到身后。此刻的吴连长更是容光焕发,频频向紧跟在后面的船队招手致意,很有点乘敞篷车,检阅三军仪仗队的味道。我们两名知青更是精神抖擞,大有一跃龙门,身价十倍的感觉。
也许是咱们知青划船技术确实嫩了点,刚出港道,我们的船就偏离主航道,搁浅在芦苇塘旁,见此情景,吴连长手疾眼快抄起竹篙,站到船尾,把竹篙直直的插入水中,狠命的一撑,我们的小船箭一般射了出去。船突然变得轻快了,但我似乎觉得有哪点儿不对劲,回头一瞧:大事不好!船尾的吴连长不见了,只见船尾不远处,一支竹篙竖立水中,吴连长双手紧紧抓住竹篙尖,两只脚在水面上乱蹬。事不宜迟,我们立马调转船头,抢救吴连长。不幸的是,我们的船还没有划到他身边,竹篙被压的倒了下来。
“吴连长落水了”
“吴连长落水啦”
“吴连长不会游泳啊”
“吴连长坚持住”
吴连长在水中挣扎着,溅起大大的水花。数条船箭一般聚拢过来,齐心协力扶着吴连长站了起来,好险啊,湖水已淹没了连长膝盖。我们赶紧把浑身湿漉漉的吴连长送回连部。
此后,没有人敢在吴连长面前提及此事,我们的吴连长从此再也没有提出过下湖打渔,体验生活。
那个年代,全国学大寨,政治第一。我们27连也不例外。所以,每天晚饭后,都要召开全连职工大会,一般都是田永良指导员训话,田指导员细声细语,从国际讲到国内,再讲到我们27连。人家到底是中专毕业的大知识分子,每天小2个钟头的训话,常常是妙语连珠。例如,当谈到连队打葦子工作中,有的职工偷懒,躺在葦垛上晒太阳,女的躺成个“大”字,男的躺成个“太”字。这时,台下有的职工问了:“男人为什么躺成个“太”字?”,田指导员回答:“太字比大字多了一个点,明白了吗?”台下的女人们羞涩的骚动了,台下的男人怪笑着亢奋了,白天干活的劳苦,云消雾散。
有一天,我们的大炮连长也来到职工大会训话。吴连长一开口就语惊四座。“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一派大好,国际友人纷纷来访。最近,西哈来了,努克来了,亲王也都来了。”台下的知青惊愕了,咦,原来西哈努克亲王是三个人。
还没等大家缓过劲来,大炮连长又提出来一个更严肃的话题。“我们学大寨,学什么?首先要学习毛主席的农业8字方针,这8字方针是什么?谁能告诉我?”台下一片哑然。这时,大炮连长不无得意的自问自答道:“同志哥们呀!要记住呀!毛主席的农业8字方针是~农,林,牧,副,渔。重点是个“渔”字,台下又是一阵静默。
突然,有个男知青大声问道:“吴连长,不对呀,既然是8字方针,您才说出5个字呀!”大炮连长用左手挠了挠自己稀疏的头发,右手掰着手指,一字一板的叨念着“农,林,牧,副,渔。嘿嘿!真少了三个字”。吴连长黝黑的脸,被羞的泛起了红光。立刻改口道:“就算少了3个字,也不影响咱们学大寨,那3个字,我明天告诉你,散会。”
这是一年来最简短,最精炼的职工大会。这一晚,我早早的钻进暖暖的被窝,心中感激我们吴连长的短会,真好!
半年后,大炮连长从我们27连调走了,但是最终他也没告诉我们,农业8字方针漏掉的三个字是什么!………。
注:毛主席的农业8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于北京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