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四侉子

精品 四侉子


作者:翁太庆 童生,51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64发表时间:2017-03-01 22:16:38
摘要:祖祖辈辈生活在里下河地区的赵德民,人称“四侉子”,生性耿直,不善变通但有乐于助人,是一个一心为公的“五好社员”。他大大咧咧又不愿纠缠个人恩怨,但最不能容忍他人怀疑自己对人民公社的忠诚 ,谁要是诬他清白他就跟谁急。他跟史科长的田间冲突就是由他性格所决定的。一场冲突本会引起怡连锁反应,好在关键时刻有救星降临,终使他逃过一劫。 好人一生平安。 他总是“开开心心地修理脚下的地球,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

“四侉子”赵德民,卸掉牛格头,将牛绳交到生产队养牛看场的刘老爹手中又交代了几句,便哼着小调迈开大步回家去了。
   七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物质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可以看出此时赵德民的心情不错,因为每天这个时候他都感受着一种惬意,在他前面收工回家的妻子,已经为他煮好鸡蛋,炒好盐豆或自留地上生产的时鲜蔬菜,等他回来喝酒解乏了。
   脱掉草鞋洗了脚,乔东大队看电话的老高来到他家门口。人未进门先开了腔:“四侉子收工了吗?刘会计叫你去他家喝酒。”话未说完已跨进他家门。
   赵德民以为听错了,心想有没有搞错,“铁算盘”刘会计会请人喝酒,太阳从西方出来了?
   便说:“开什么玩笑,刘会计会请我喝酒?”
   老高狡黠地反问道:“嘿嘿,我跟你开过几回玩笑?”
   赵德民想,管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唱的哪出戏,哪怕是像鸠山宴请李玉和那样又何妨?先海吃海喝他一顿再说。想到这,便随老高而去。
   到了刘会计家门前的巷子口,一股诱人的香味直往赵德民的鼻子里钻,这更加激起他的食欲,脚步也就不由得更快了。进门一看,支书、队办厂厂长等人都围坐在刘会长家八仙桌四周,谈笑风生,似乎是专等他这位“贵宾”。他屁股一坐上长板凳,酒席就宣告开始。
   酒桌上,人人都很客气,但也各打各的算盘。敬酒、劝酒、斗酒什么成分都有。没话题找话题,没理由找理由的敬,目的只有一条,就是千方百计将他人喝醉。
   酒桌上能喝酒喜欢吃肥肉的赵德民十分活跃,谁敬他,都来者不拒。此时很促狭的他总会瞄准目标,找准一个对手。他扫视一桌人,发现只有刘会计处于劣势,因此他频频出击,直喝得刘会计连连求饶。
   这时鹅子烧扁豆端上来了,刘会计连忙将鹅头夹给了赵德民。赵德民以为刘会计抢先将他心爱之物夹过来,是为了讨好他,不要逼自己喝酒呢,因此很乐意接受了美意。
   斗酒继续,气氛相当热闹。不久又添上一盘鹅子。这一盘将两只鹅掌都舀上来了,刘会计见了又忙夹到赵德民的碗里。赵德民过意不去了,因为鹅掌一般都要留给有身份的人吃的,支书坐在首席,他怎消受得起呢,忙转赠过去,支书笑眯眯地说:“刘会计的一份心意,你就笑纳吧。再说今天是碰头,不是请客,你侉哥岁数最大,应该你吃!”
   赵德民不接受,还要夹给支书,支书亲切地说:“你侉哥,一天奔到晚,脚累了,该补补,吃脚补脚。你再谦让我生气了。”
   支书这么说,他也就不好再客气了,只得慢慢享受这份美食。
   这顿酒赵德民吃得很有面子,享受了最高礼遇。但总感到哪里好像有点不对劲,哪里不对劲呢?又理不出头绪来。管他呢,吃饱喝足再说。
   就在这时,他老婆来了:“侉子,不要再喝了,赶快回家找鹅子吧。少了一只最大的。”
   赵德民一听,浑身一个激灵:“莫非今天他们宰了我的鹅?”他脑子快速地转动,我说哪来这么好的事会请我喝酒?他如鲠在喉,想发作,又觉不妥,支书还在场,能说什么呢,今后还处不处啊?再说也有我吃的,算了吧。他这样劝慰自己。再联想到过去的事,他自解自叹道:“罢了,不就是一只鹅吗,十多块钱的事,就当害了十天的病吧!狗债迟早要还啊。”
   他定了定神先打发老婆回去,然后不愠不火地说:“去年刘会计少狗子,今天我丢了鹅子,我们半斤对八两啊。但我还是蛮合算的,鹅头是我吃的,两只爪子也是我啃的,一只鹅一个头两只爪,我全吃了,我等于吃了一只鹅子,还麻烦你们为我烧熟并贴了酒,谢谢了!”
   赵德民什么也不说了,他站起身来,伸出右手的大拇指,说了三个字:“高!服!该!”然后转身离去。
   赵德民走后,大家原先还觉得活动好笑有趣,现在却感到有点不尴不尬了,因此大家也就散了。
   回家后,坐在天井里抽烟的赵德民不禁回忆起去年错杀刘会计家的黑狗的事。
   去冬的一天晚上,朋友家孩子过周岁生日,赵德民被主人推上主桌陪小孩的外公和大队干部喝酒。席间,支书称赞赵德民的红烧狗肉堪称一绝。弦外之音赵德民已听出,立即表示不日将请领导去他家吃狗肉,支书也不推辞,爽快答应。赵德民像揭了皇榜领了圣旨一般,散席后,踏着踉踉跄跄的步子,跑回家拿出了套狗工具。
   其实,所谓的套狗工具,不过是用四五尺长的铁丝做的再简单不过的工具。他把铁丝的一头做成一个固定的小圈,将另一头穿进去,然后又在伸进去的这头绑上一根五寸长的小木棒,这就做成了。这种简易工具在里下河人们叫它为“狗勒子”。
   赵德民套狗本领很大。冬天的夜晚,天寒地冻,巷子上行人极少,赵德民经常在巷子上转悠,寻找猎物。一旦发现有合适的狗,便抛出从“三就点”(即就地收购牲畜,就地屠宰,就地销售肉食店的简称)要来的熏烧猪头骨在地上,狗一嗅到喷香的猪骨头,立刻兴奋地低着头,摇着尾巴,眼睛上翻偷窥施食者。它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靠近这喷香的诱饵。他装着不看狗,其实是用余光斜视着狗,这一点狗无法知道。就在狗去叼骨头的一刹那,“嗖”的一声狗勒子飞向狗的颈项,紧接着他猛力往回一抽,狗上套了。套上的狗惊恐万状拼命地用四条腿蹬地,竭尽全力想挣脱牢笼,赵得民则紧握小木棒,用力往后拉。这样越拖越紧,套上的狗则越紧越蹬,不过折腾了六七分钟,狗不再动了,永远睁着一双怨恨的眼睛。那时他是出了名的“套狗专家”,有人戏称,四侉子套狗本领盖里下河。
   因为家里常有狗肉,且都是几年生吃粗食的狗,肉很香,酒友甚多。
   板桥故里有遗风。老先生做了知县还那么爱吃狗肉,足见得狗肉肯定是美味。所以那时很多农村干部都效仿他老人家,爱吃狗肉。
   大队里有这样一位专家,哪个干部不愿意结交呢。他们经常拎着酒到四侉子家里碰头。
   今天既然发出了邀请,就一定要兑现啊,否则人家会以为是说酒话呢,今后还怎么面对人家呀?赵德民不能不这样想。只是“三就点”早已关门,原先没打算酒后套狗,不然的话可先准备好骨头。没有骨头引不来狗子,狗见生人一是叫,二是跑,赵德民不禁想起人们常说的话,手中无骨头,狗都唤不来一条。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时,一条肥大的似曾相识的黑狗,摇着尾巴向他走来。转悠了好长时间的他,什么也顾不了啦,他迅速将手中勒子抛向了大黑狗,拖到了僻静处,挂上大槐树。借着皎洁的月光,他凑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不是大队刘会计家的“黑虎”吗?怪不到这么眼熟。这下要触霉头了,“黑虎”可是刘会计家的心爱之物啊。黑虎这几天可能正发情,在外“搞对象”呢,否则这么晚是不可能在外面的。
   这可怎么办呢?他急得团团转,如果有什么法子能将“黑虎”救活,他会不惜代价的。可死狗哪能复活呢?现在只能将错就错了,赶紧剥了皮,埋到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去,把狗肢解了,分开藏起来,过两天叫支书等过来碰头罢了。
   再说刘会计家的狗不见了踪影,全家人吃不香,睡不稳,宝贝儿子更是吵着闹着要他的“黑虎”。
   刘会计叫上几个玩得好的朋友四处寻找,可找了两天连根狗毛都没看到。
   晚上,一帮人在刘会计家开案情分析会,讨论狗的去向。
   有人说,会不会被四侉子套走了?刘会计沉思片刻,肯定地说:“不会,我跟他处得这么好,他不可能杀我的狗!”
   他的判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都说不会。
   有人附和说:“四侉子办事、做人还是有分寸的,他不可能做不仁不义的事。”
   老高说:“不是他杀的,难道狗子会长翅膀飞了?”
   也有人反驳说,不能少了狗子就说是被四侉子剥了,要有证据。
   争论还在继续。刘会计说:“听说他马上要请干部碰头,如果他不敢请我,那狗子肯定是他杀的。倘若这样……”
   过了两天,赵德民果然请大队干部到他家吃狗肉。
   为了这顿晚饭,他还真动了一番脑筋。前天他又到邻村套了一条不大的狗,将整条狗肉全烧了,特地先将狗头端上了桌子。刘会计左瞧右看都不像他家的狗子的头那么大,便放心地吃喝起来。
   刘会计虽是位大队干部,但是实权派,又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刘会计人精明,又握大队经济大权,公章一把抓,很多人恭维他还来不及,谁敢惹他?那到底是谁剥了他的“黑虎”呢?他闲下来的时候,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思来想去,除了四侉子,没别的人。还有,自从“黑虎”失踪,赵德民就难得到他家来玩,碰头的次数也少了。众多疑点汇总起来看应是这家伙干的好事!因此,刘会计心里对赵德民总是不太快活,总想找机会报复他一下。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秋。秋高气爽之时,人的心情格外的好。一天下午,赵德民家的几只大白鹅发出高亢的“嘎哦”声,刘会计嘴角边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他叫来老高问道:“刚才是什么东西在叫?”
   老高说:“四侉子养的鹅子呀。”
   刘会计:“噢,是吗,想碰头吗?”
   老高:“跟谁碰呢?”
   “能捉到那鹅吗?”刘会计问。
   “能,他家的鹅认得人,跟我熟得很呢!”老高肯定地答道。
   “好,借他的鹅,跟他碰头。叫厂长让会计再去买些菜,早点去约支书,没有他压不住阵。”
   这样就有了开头的那段故事。
   当然,这些小事赵德民一般都不会放在心上,倒是刘会计时不时地会往上联系。不过这次玩笑后,赵德民就不大套狗了,他说狗命也是命。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六月忙上加忙。赵德民比谁都知道农活紧任务重,既要完成任务,还不能将老牛累倒。这就需要巧安排,要避开中午的高温。如果把牛累到了,这个责任他负不起,全生产队六十几亩双季晚稻田,全靠这头牛呢。所以他起早带晚耕田,只要能看见路,他不用人督促,自觉主动犁田,总是超额完成任务。
   天不亮起床做早饭,吃完后带上中饭直往天里奔,已成了赵德民的铁规矩。
   每当社员们来到田间时,总能见到朝阳映照下的一片新耕翻过来的泥花,发出油亮的光泽,谁见了都会啧啧赞叹。小队干部既为自己的主意妙暗自高兴,也为他叫好。当然他们更懂得赵德民的特点,谁信任他,他就对谁负责;谁要是赞扬他一番,老母猪牵去耕田不要钱。上工后,他们有时会来到赵德民耕作的地段,既为关心,也有检查质与量的目的,但他们都表现得很亲切,老远就喊“侉哥,抽支烟。”只见赵德民一手执缰绳,一手扶耕犁,嘴里发出“驾、驾、驾”的驱赶声;见到队干部分烟,他嘴里又会发出“哇、哇、哇”的吆喝声,牛立刻站立不动。每当这时,他总会油然而生成就感,乐呵呵接过香烟。
   小队长关切地说:“你也不要太累了,该休息的时候,坐下来歇歇脚。”
   他高兴地说:“这个我知道,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麻雀还赶秋场呢!现在不用劲,等到什么时候?没事,我懂。”
   话虽这么说,大集体年代,并不是个个都像“四侉子”一样自觉干活,也难怪他年年被评为“五好社员”。它不仅肯干,而且还巧干。
   农活最紧张时刻,正是高温季节。一天晚上收工,离开场头前特别关照刘老爹:“明天四点钟,给牛洗汪,我四点半到田,趁早凉多耕点田,上午还要碾场。记住啊,四点。”
   刘老爹是大队会计刘生民的亲叔子,两个女儿远嫁苏南,平时将刘生民的儿子看作是自己的亲孙子。今天晚上有任务,这不,孙子明天要吃红烧田鸡,他今晚还要辛苦一下。
   第二天四点半钟,赵德民准时来到场头。晓星还挂在天上,田野里静得很,牛屋里鼾声如雷,不远处的鱼篓里青蛙的叫声响成一片,赵德民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强忍住怒火,把牛牵到河里,将牛绳糸到河边的树上,然后折返到鱼篓旁把里面的青蛙全倒了,再跑到牛屋里掀开蚊帐,夹住刘老爹跑到河边,本想把他夹来给牛洗汪,谁知刘老爹一挣扎“卜通”一声掉进河里。落水的刘老爹,还以为在做梦呢。他睁开眼一看,四侉子站在岸上正注视着自己。岸上的四侉子,也蒙了,怎么把人家搞到水里去了?
   刘老爹抹了一把脸,便怒骂赵德民:“四侉子,你这个狗日的,不是人生的!你、你,竟敢这样对我,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本想解释一下,说明夹他过来给牛洗汪,你一动落水了,对不起。但刘老爹一开口骂人,他的火爆脾气就激发起来了,因此也就很自然地没好口声:“知道,你是菩萨!别人叫你刘大爷,是看在你侄子的面子上,你倚老卖老!你老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老,你比我大几岁?昨晚左叮咛右嘱咐,你把我的话当作放屁!今天不让你长长记性,你还以为自己是老红军呢!”说完自己给老牛洗起身子来。
   刘老爹自知理亏,也不敢再惹他,他的牛脾气不是不知道。但又不甘心,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回村告状去了。
   来到侄儿家门口,抡起拳头就擂起门来。刘会计一家没有早起的习惯,乘着早凉在补觉呢。被惊醒的会计夫人嘟囔着:“这么早,敲什么门!”
   刘会计说:“可能是叔子趁社员没上工送田鸡来了。快去开门!”

共 1374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读起来很过瘾的一篇小说作品,情节处理非常符合情理,通过”套狗“后赵德民内心的不安与巧妙的应对、自家鹅被宰杀后表现的那种大度、对刘老爹误事处理的嫉恶如仇、”午休“事件中表现出的不畏权贵的叙述,一个性情刚烈却又通情达理、正直、朴实、善良的”四侉子“鲜明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对那个特殊的时代所发生的滑稽事件也是一种入木三分的巧妙抨击。正如作者所述”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对四侉子赵德民来说似乎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开开心心地修理脚下的地球,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四侉子“的称呼,也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的更新,从“四侉子”、“四哥”、“侉叔”到如今的“侉爷”,但不变的是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在此隆重向广大读者推荐,《四侉子》的确是值得一读并耐人寻味的精品佳作。【编辑:风也悄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3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也悄悄        2017-03-01 22:24:31
  非常感谢老师赐稿江山,小说无论是人物树造还是情节安排都很见功底,拜读啦!期待老师更多精品叠现!
2 楼        文友:翁太庆        2017-03-02 09:31:49
  感谢风也悄悄老师的点评。“四侉子”是在故里众多人物原型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小人物,因为经常跟他们打交道,所以也就非常熟悉他们。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写起来也就较得心应手。只是没想到能得到您这样高的评介。真的很感谢,紧紧握着您的手!祝编安!
3 楼        文友:林小白        2017-03-03 09:38:47
  小说对“四侉子”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到位,读起来舌底生香,人性在文章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好文,小白拜读。
4 楼        文友:竹儿        2017-03-03 11:59:39
  四侉子,这个人物,性格很饱满。误食刘会计的黑狗,矛盾的心理,刻画生动,刘会计,设计吃四侉子的鹅,符合小人物的报复心理。插叙,倒序的写作手法,即呈现出了故事的完整性,又交待了人物之间的纠葛。值得阅读的小说,学习欣赏!问好老师,春天快乐!
以文艺的情怀,书写安静的文字!
5 楼        文友:阳媚        2017-03-03 21:01:21
  贺喜友友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6 楼        文友:翁太庆        2017-03-03 21:25:59
  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本人唯有诚惶诚恐。企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7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3-05 15:59:52
  滾滚红尘,每滴浪花都是故事。欣赏学习了。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7 楼        文友:翁太庆        2017-03-05 23:10:04
  感谢你的佳评,如能斧正,痛快指出修改意见,学生定当不甚感激。谢谢。
8 楼        文友:老土        2017-03-11 08:04:38
  拜读学习佳作,您的文章神采奕奕,一个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祝您精彩不断,创作愉快!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