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檀香.某人杯】两棵树(微型小说 征文)

编辑推荐 【檀香.某人杯】两棵树(微型小说 征文)


作者:宋向阳 布衣,392.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90发表时间:2017-03-01 23:41:33

【檀香.某人杯】两棵树(微型小说 征文) 两棵树长在山洼村的村口,不知道多少年了。它们离得很近,都很粗,得两三个人伸长胳膊和抱在一起,树冠上的枝杈彼此交融着,根深深地扎进了土里。两棵树就像擎天柱似的,撑起山洼村的天空。村里人不论走到哪儿,只要一提起两棵树,都会神采飞扬,心中充满自豪。
   喜乐爷爷是山洼村的百岁老人,身体依然硬朗。他的一大家子都住在两棵树附近。他常常悠闲自在地坐在大树下的平板石上,举起长长的旱烟锅,来回晃动着。身边围着一群人,静静地听他谈古论今……
   一天,村口来了两辆越野车,下来几个人架起测量仪器东照西照。他们看到两棵树时,都愣住了。
   正在两棵树下闲聊的村民见了,很是纳闷。二嘎子屁颠屁颠地跑去村长陈双家报信。
   村长啊,出事了。二嘎子气喘吁吁地说,
   陈双吃了一惊,问他,急啥,狼狗叼了你的蛋蛋不成?
   二嘎子把经过说了一遍。
   陈双说,大惊小怪不是?上边要给咱们这儿修一条出山的大路呢。
   二嘎子嗯了一声,说,我当啥事儿呢。
   真的要修路了。
   喜乐爷爷说,咱们摊上好社会了。我小的时候,出山的路只有一肩宽。有一年赶上大旱,村里的粮食吃没了,有的家子挺不住,都顺着那条小路下关东了。
   二嘎子说,那你家咋没走啊,没准就发了大财呢。
   喜乐爷爷伸手拍了拍身边的大树,说,我们舍不得这两棵树,它们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根哪。挨饿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财主,他和剩下的几户人商量,要用一车粮食换这两棵树,说是盖大宅子用。大伙死活没答应啊。
   二嘎听了,一撇嘴,说,那你们就不怕饿透腔啊?
   喜乐爷爷说,人那容易就蹬腿啊?后来,还是这两棵树救了大伙的命呢。我们吃了几个月树叶,又吃山上的野草。两棵树也愣是没死。我们村才延续下来。
   听了喜乐爷爷的话,大伙顿时对两棵树肃然起敬。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两棵树正好长在即将修建的大路中间,可能得放掉。
   村里人啥也干不下去了,成天聚在大树下,心中一片焦灼。陈双村长领着一群人去了乡里,还去了县里。
   过了些日子,村口又来了几辆小车。人们纷纷跑过来,把两棵树围在了中间。
   一个领导走到两棵树前,仰起头望了一阵,然后四处瞅瞅,没言语。喜乐爷爷双目有神,掷地有声地说,两棵树是老祖宗留下的,谁要动它,我们可不答应!
   不答应!大伙都跟着说。
   小车走了。陈双村长也去了。
   晚上,陈双回来了。他来到了喜乐爷爷的家里。喜乐爷爷正坐在凳子上大口地抽烟,脸都涨红了。陈双说,太爷呀,有件事要和您商量一下。喜乐爷爷说,我听着呢,你尽管说。
   陈双说,要不动两棵树,有一个法儿。
   喜乐爷爷说,啥法儿啊?
   陈双看了看喜乐爷爷身边的一大家子人,吞吞吐吐地说,除非让路往外拐个弯儿,可是,你一大家子的房就得迁到别处了。
   喜乐爷爷说,这步棋我已经想到啦。
   陈双说,搬迁费估计多不了。
   喜乐爷爷长出了一口气,说,当年挨饿的时候,我们宁可前胸贴着后背,也不拿它换粮食,不就是想保存下这老祖宗留下的根儿吗?你放心吧,我们不会拖全村人后腿的。
   陈双的眼睛湿润了,握住喜乐爷爷的手,久久不松开。
   喜乐爷爷的子孙把一溜儿的房子都拆了,迁到偏僻的山根下。
   半年后,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修好了,通车那天,来了很多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两棵树连同它的故事传出了很远,并且引来了很多参观的人。陈双村长在喇叭里大声宣布:我们要建旅游区了!
   说这话的时候,喜乐爷爷已经去世了。村里在他的坟前立了一座碑。
   不久,山洼村改叫两棵树村。
  

共 1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棵百年古树,是山洼村的精神支柱,也是昔日贫困村民的救命树。后来因乡村建设需要,当地政府规划在山洼村修路,而两棵树正好挡在拟修的公路中间。一面是政府规划修路,要求砍掉两棵树,一面是村民依恋并拼命保护古树,构成了一对尖锐的冲突。后来,经过村长陈双和老村民喜乐爷的商量与配合,想出了保树迁房绕路的妙方,很好地解决了修路与保树的矛盾。小说构思新颖,文字精练。在较短的篇幅内,围绕修路与保树的主要矛盾,层层铺进,巧设悬念,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令人叹服!同时,舍小家为大家、爱家乡助建设的主题,更为本篇小说添彩。欣赏佳作,感谢赐稿,新年快乐!【编辑:冰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山青石        2017-03-02 06:22:00
  小说很有吸引力,读来令人拍案称绝。与当下的新农村建设相辅相成,意义深远,可作为参考。欣赏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宋向阳        2017-03-02 17:31:36
  多谢老师的鼓励。
2 楼        文友:花儿亮了        2017-03-03 21:06:27
  看了两遍,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如在眼前,好!
回复2 楼        文友:宋向阳        2017-03-04 05:52:14
  多谢鼓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