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必须强硬(杂文)
9月18日。自有公元历,这个日子已经是2016次出现。对地球居民而言,它和其它的日子一样,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标记,一个逗号。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它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句号,一个提起来就让真正的国人激愤不已的句号:国耻日!
85年前的今天,倭寇正式开动战争机器,对我中华实行赤裸裸的侵略。东北沦陷,卢沟桥枪响,沪淞会战,南京血屠……14年,堂堂华夏,泱泱大国,4万万民众,竟被一两百万日寇搅得天地不宁,山河变色,国耻!14年,倭蹄蛮横,倭刀血腥,3500万军民化为冤魂,日军所到之处,国人几成亡国之奴,国耻。
从历史上的今天开始,有一首歌在流行,《松花江上》,直到1963年,还成为中央艺术团体联合演出的大型歌舞《东方红》中的一曲。实话实说,年轻时,我也常唱,但唱完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远不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微山湖上》,唱得人血脉喷张。
如今想来,《松花江上》少了血性,少了抗争,一句“离开了我的家乡……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把平民百姓的孱弱无奈唱尽,无法歇止的思念和愁苦,全放到“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的哭泣声中。亡国之痛,亡国之恨,亡国之忧愁。下面这句话,也许会有人听不惯,我仍要说:我深表同情,却怒其不争!
幸好,民族的主流没有屈服,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奋起反抗,有了正面战场,有了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国民革命军光将领有二百余人捐躯沙场。有了敌后战场,有了共产党的砥柱中流,唤起民众同仇敌忾,也有了左权将军的英勇献身。我敬佩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勇士,我仰慕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英雄。《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歌,更是决绝的呐喊,是民族坚韧不拔的魂。有了它,14年的艰苦卓绝,中国挺过来,有了它,中国得到盟友的尊重,有了它,中国才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伟大的胜利,由伟大的民族之魂铸就,有了它,我们何惧之有!
国耻日,是警示。即算有最后的胜利,也不能或忘国耻。它是血淋淋的标示:落后就要挨打,就会遭蹂躏,就有可能亡国。只有团结,只有万众一心,我们才有力量,我们才有肌肉。为了民族美好的愿景,我们,当自强!
当年抗日,绝非一家之举,可惜,种种历史原因,很多保家卫国的英勇壮烈,被悄然湮灭。我到过长沙岳麓山,当年长沙保卫战牺牲的烈士墓碑,已经消失,据介绍,有一部分用在云麓宫茶室外当垫板;我到过芷江日军投降签约地,现在的纪念牌楼是新建的,原来竖起的已在文革时期被毁的一干二净;以前到过南京,日本人正签投降书的地方,很不起眼,并不为人重视。
我的确很失望,抗战史是全民族的抗争史,是全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而有些人在以前,并不是这样看。想不通,作为炎黄子孙,还有什么比中华民族更重要。
追昔抚今,愤懑不已。当年日本天皇的降诏,未有半字反省侵略的罪恶,东瀛岛国,把投降解释为“中止战争”。用“中止”而非“终止”,其心未死,71年,投降不认侵略,不作道歉,行至安倍当政,复活军国主义幽灵之举,愈演愈烈。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安倍选在1915年的9月18日,强行通过“安保法”,是有意羞辱?是肆意挑衅?
不得不说,早些年我们太宽容,太隐忍。东海、钓鱼岛,面对日本人的猖狂,我们都用一个“忍”,甚至把主权问题推诿给后人“相信后人的智慧会很好地解决”,对此日本国的回应,是钓鱼岛成为麻生太郎的卖品,那饱饮国人鲜血的太阳旗,张狂的飘在钓鱼岛上。
还要忍吗?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不应该是喊喊,前事之鉴后事之师,国耻,不能陶醉于71年前的胜利。大和民族,是一个时刻充满危机感的民族,掠夺和侵略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二十来年的停滞,日本国的危机感更浓,而面对它从来不承认打败了它的中国正在强势崛起,它会安分吗?大和民族,是地球唯一和所有列强开过战的强盗,它的强悍野望,决不是善良的人能理解的,它不会安分,安倍的表演,足显狼子野心。我们总喜欢用人民之间的友谊来麻痹自己的神经,难道当年蹂躏中国大地的日本军队,是人民之外的怪物?投票选举安培之流执政的都不是人民?
窃以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气势不能弱,气魄需要强。虽然现在我们已不再奢谈“解放全人类”的空幻主张,但记住国耻,强硬应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抵制日货”的民粹主义,神圣领土不容侵犯,你敢动。我敢打,不正是我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该做的事吗?古西汉名将陈汤敢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现时现刻的我们,难道不能向全世界宣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