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短文】“反复强调”并非高明之举

  【短文】“反复强调”并非高明之举


作者:勤耕 布衣,49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9发表时间:2017-03-03 10:39:04

【短文】“反复强调”并非高明之举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怕学生学不好,记不住,固不牢,往往会把一些“重要问题”讲了又讲,如是再三,不厌其烦。这种教法看似很好,教师也是显得挺有耐心的,可我个人却不赞成老是这么做。
   就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做点必要的“反复强调”,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强化记忆。但“反复强调”如果用得过多、过滥的话,就等于白白地浪费了教学的宝贵时间,且这样日久天长了,当老师的讲起话来也会逐渐变得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越来越罗嗦了。
   从学生方面讲,“反复强调”用多、用滥了照样是无益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特点,只要是我们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听到的,不知为什么就不会认真地去看、去听,甚至于还会因此对此事物失去兴趣。父母唠唠叨叨的叮嘱,老师不厌其烦的说教,这也许就是小孩不听话的原因,和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的症结所在。他们认为,反正家长还会再说,老师还会再讲,所以,就不愿意去认真的听、用心的记。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既然“反复强调”有负作用,我们就应该改变一下方式——不妨在开讲时提醒学生:“请注意,这个问题老师不再重讲,错过就没有机会了。”这样,既有利于节省教学的宝贵时间,又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共 5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导或教师一直坚信“绳捆三道紧,话说三遍稳”。而大多数下属或学生则在潜意识中认为,反正家长还会再说,老师还会再讲,领导还会反复强调的,所以,就不愿意去认真的听、用心的记。这说明“反复强调”是有副作用的。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方式,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在讲重要问题之前,先提醒下属或学生:“请注意,这个问题我不再重讲,错过就没有机会了。”下属或学生反而会记得更加认真了。赞同文章观点,极力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3-03 10:50:34
  台上慷慨激昂,台下呼噜一片,这都是“反复强调”所制造的意境,讽刺,极大的讽刺!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