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青山绿水不再是回忆(散文)

精品 【星月】青山绿水不再是回忆(散文)


作者:林文钦 秀才,101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59发表时间:2017-03-03 10:46:11

【星月】青山绿水不再是回忆(散文)
   没有想象中的粉尘飞扬,没有记忆中的污水横流。正值甲午年夏末,文学采风团来到有“闽东石材之乡”之誉的路下乡,大家触目而及的是一片绿色景象:蓝天白云伴着群山,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溪中鱼群戏水悠游。
   上述的乡村生态情景,归功于庚茂石材集团的保护性开发。走进茂庚石材加工厂,我们看到的是摆放整齐的各类石材,在一条排水沟南侧摆放了三台切割机,操作工人都没有戴口罩,切割锯在冷却水的冲洗下不断切割着石材,车间里没有飞扬的粉尘。在这个现代加工企业里,石板材尽享文明礼遇,重启了工人生产的尊严,也诠释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意义。
   时光倒流2010年以前,这样的纯净景象是人们不敢想象的。作为一个以矿石开采加工为主的乡镇,路下乡48家加工厂在向地方发展提供大量优质石板材的同时,因生产石材而产生的粉尘让整个乡村灰蒙蒙的。那时的加工厂零散分布,设备陈旧老化,环保无资金投入,污水直排让溪流成了像大浓度洗衣粉的“牛奶溪”。久而久之,村里的溪水变臭、鱼群死光。由于采石加工而引起的乡村地陷让乡貌千疮百孔,像一个长满疥疮的灰姑娘。沿着乡间公路,两边随处都是堆满的石材,切割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真可谓“青山绿水没法看,一路石粉飞满天”。当超强台风刮过来,暴雨造成山体大面积滑坡,下来的泥石流一下子把村里八九亩农田冲没了。最让村民心疼的是山下那百多亩上好的水田,当泥石流一过,被覆盖了几米厚的泥沙石,啥也种不成了。村里老人们拄着拐杖痛心疾首:”这都是时胡乱挖山采石惹的祸啊“。当外地客商来到村庄,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感叹路下乡的先天不足,当地干群也感到一筹莫展。
   难道经济发展非得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看着村庄变灰、溪水受污,路下村的老人们坐不住了。村民们像疼爱婴孩般深深地爱着一草一木,铭记着家乡山水的点滴之恩。在保护家园上,村民们也采取了一些举措,如对偷排污水的石材企业罚以500元买鲤鱼苗,以此来净化溪水。而鲤鱼死亡的速度,却赶不上溪水污染的速度,用鲤鱼来净化水质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对于日益恶化的乡村环境,村民们仍然心存畏悸。
   从村庄走出的城市人心底的那份宁静,在城市狂野的压力之下隐隐作痛,他们需要路下乡原先的绿色净土来抚平他们的焦躁。我们活在这种矛盾之中,期待着被救赎,早知如此,何不早早建设这片净土以供我们颐养天年?不是我们无力保留乡村,而是我们需要一种契合时代发展和灵魂需求的保护方式。
   “企业赚钱,绝不能赚昧心钱,也不能以破坏家园生态为代价!”2010年,回乡投资兴业的庚茂石材集团董事长李世雄,在看到家乡山水在石材开采加工中逐渐恶化后,他心头隐隐作痛。敢说敢为的李世雄,找到县政府并提出石板材资源优化整合的方案,这与当年政府领导走环保型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当年8月,随着县政府一声令下,48家石板材企业入股福建庚茂石材集团。从这时起,庚茂集团引导石板材企业走上了保护性开发生产的路子。
   在采风途中,同行的文友、庚茂集团办公室主任郑颂告诉我们:治污,关键在于治理出产石板材的源头——矿山。在庚茂集团的发竹坑矿山,岩石大切机湿法切割后水从山涧里抽出来,经大切机后形成污水,污水经几个沉淀池多次沉淀后变清,再被抽出来重新利用。为了打造绿色矿山,矿山的废渣处理要经过覆土、种树、建拦渣坝三关。矿渣被运至废渣场后,被加以深埋并在表面上覆土,随之长满绿色的草皮。现在,废渣场的山坡上栽满了一棵棵杉木,在山脚下建成了一个方石砌成的坚固拦渣坝,既沉淀污水、雨水,又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同时,庚茂集团致力于除却石材加工带来的粉尘污染,投入二千多万元购买治污设备加以治理。令人头痛的污水问题,一步步地被化解:石材厂中的45口沉淀池,将污水一级一级沉淀变清后,一部分抽出循环利用,另一部分排入柏源溪中。为了检验治污成效,石材厂工人将数十条锦鲤投放溪中,将其作为衡量水质优劣的活标本。五年后的今天,庚茂集团创造的循环经的模式,被业界称为环保型工企的“庚茂样本”。
   庚茂集团源源不竭的努力显现了成效,那山青了,那水又绿了。崇尚绿色发展的”庚茂样本”,获得了农民、企业、政府三方的多赢:企业税收增加了,当地农民就业了,环保指标保住了。2014年春日,当宁德市隋军市长视察路下乡,在检查当地企业生产时查看了庚茂石材厂。当女市长见到污水排放后的溪水仍透明清澈,看到锦鲤们还能在水中自由嬉戏时,不由发出了赞叹的目光:“庚茂集团爱护青山绿水,创造了企业治污的绿色奇迹!”
   正值夏日黄昏,不知道是溪水碧波荡漾了思绪,还是路边花朵飘飞了情愫,抑或是乡村的质朴民风感染了心境,我反复解读着路下乡那无尽的绿色风景。在乡风的吹拂中,我不由折服于路下乡生态的巨大变迁:岁月就像青黄的嬗变,一切都在净化中获得升华,岁月在追随时代的脚步中消逝,所有的思想和灵魂都在渐进中感悟。日渐好转的人居环境在告诉我们,重塑当代的家园生态在告诉我们:珍爱青山绿水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责,爱护家园环境是每个人的美德,拥有和赞美美丽村庄是对一个时代的收藏。
   其实青山绿水和金山是一样的独具值价,一样的独特和珍贵,污染一处溪流湿地就好比失去一座金山,有时甚至会比金山更为重要。因为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因为美丽的生态已经启迪我们,因为血与水的哲理已经告诉我们,因为万物的生存已经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这一方美丽的生态家园……而富有前瞻性眼光的庚茂集团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履行着历史重责,把路下乡这个家园构建得更加的和谐、更加的诗意!

共 2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青山绿水,湛湛蓝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成为了回忆。作者以文学采风团去乡村采风目睹了一幕绝佳的景象开篇,直入主题。现在以经济为先的理念,致使许多企业舍了青山只要金山。曾不想,若是真有一日“青山绿水没法看,一路石粉飞满天”。那危害最深的还不是自己?而如“庚茂集团”这般在实现经济效应的同时兼顾环境,这样的企业实应成为样本。作者强劲有力的文字,为我们为社会发出一篇倡导“珍爱青山绿水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责,爱护家园环境是每个人的美德,拥有和赞美美丽村庄是对一个时代的收藏。”如此文字深入人心,行文之间足见功底,推荐共赏。【编辑:兮晴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309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3-03 10:47:02
  欢迎老师赐玉星月~
2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3-03 10:48:00
  整日处在城市中的雾霾更让人倾心,那曾经的青山绿水,一篇文字深入人心,问好老师。
3 楼        文友:兮晴若        2017-03-03 10:48:27
  还请老师常来赐教,祝您在星月执笔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