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某人杯】“一炮成功”赋(诗词古韵) ——2016.6.29致左宗棠“一炮成功”一百四十周年
呵呵, 广为 广州,为有虎门炮台方显虎威;嘿嘿,天成天津,若无大沽炮台必失大气。
琴台捧琴,前高山后流水;歌台挽歌,左渭城右敦煌;而炮台举炮则天垂泪地淌血!虎门炮台、大沽炮台,皆粉身碎骨于被迫之自毁。残垣断壁,尽书耻辱;破铜烂铁,齐鸣哀怨……
嗟夫,如捧琴之琴台、似挽歌之歌台,不令天垂泪、弗使地淌血的举炮之炮台,有乎?倘有,安在?湘军一兵彭德怀于检阅三军入城迪化后,慨然一叹:“空国仅有的争气炮台,就在这六道湾山梁上!”
哦,此赫赫有名的争气炮台,即“一炮成功”炮台,乌鲁木齐靓丽景点。
清同、光年间,中亚安集延地痞、粟特人阿古柏,受俄沙皇、英女王之唆使,率匪兵窜入我境,先后侵占了喀什、和田、叶城、莎车、阿克苏、焉耆、吐鲁番,继而翻达坂、进犯乌鲁木齐。1876年4月,陕甘总督左宗棠请缨西征,遂奉诏督办西陲军务,提劲旅东入嘉峪关,将行辕大帐扎在了哈密凤凰台。呜呼,抬漆黑棺材、秉银白砍刀、挺花甲铁躯、亮报国赤胆,誓死杀敌之志,惊天地而泣鬼神!
6月29日,大军在六道湾山梁上架起大炮,只一炮,阿古柏与匪兵便抱头鼠窜、落荒而逃了!
苟能制侵凌,岂能多杀伤?
于是,全城百姓、大军、杨柳青商帮、湖南商会联袂在其地构筑起了“一炮成功”纪念所——一座圆形碉堡式建筑,土木结构两层,底部直径12米,炮台高8.5米。正面是半圆形拱门,门首镶嵌一块石雕,上书左宗棠题写的 “一炮成功”四字。“成”,右上角空缺,左宗棠掷笔曰:“伊犁仍未夺回,成者尚差一点!”
登今日之“一炮成功”炮台,俯瞰这丝绸之路上的名埠,仰望那翘首欲歌之大炮,热血焉能不沸腾!
故曰:驮真经正史,雀台不抵炮台;吐实话胸臆,人口岂如炮口?抒恩仇情义,儒生难比旗兵;论是非功过,锦袍焉似布衣!
开炮者:淮军小将马玉昆;
发令者:湘军大将刘锦棠;
指挥者:钦差大臣左宗棠;
决策者:叶赫那拉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