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与麦草有关的记忆(传统·散文)

精品 【山水】与麦草有关的记忆(传统·散文)


作者:万少枫 童生,68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83发表时间:2017-03-03 14:57:20
摘要:人终究是追求幸福的动物!对美好的舒适的生活都有一种自然趋向。但他们不知道,就因为这样自然趋向,麦草竟成了一个他们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结。

相对来说,长岩封闭阻塞,出入都有崇山峻岭阻隔。我们的父辈,或是更早以前,就在这高原的褶子里繁衍生息、日耕夜作。
   他们对土地最是感激,也最是敬畏。他们知道,土地的慷慨有限,一旦不谨惜着用,遭来的,很大可能就是报复。就拿玉米来说:他们以玉米粒为食,用玉米芯当柴火,而玉米秸秆呢,也不会肆意浪费,因为耕牛要熬过漫长的冬季,依仗到的必还是它。
   这些从土地里收回来的秸秆,唯独以麦草的生命意味最是厚重,也最令人记忆深刻。
   就在以往的日子里,五月的村庄麦香与阳光同在,里里外外都弥散着醉人的芬芳。最为醇厚的一处,必然是在大队公房的门前水泥坝上,因为生产队的所有麦子,都要集中在这里脱谷翻晒。故而,每每逢着晴朗天气,人们就早早地聚到了这儿,然后趁着太阳还没出来的功夫,麻利地将麦子的衣壳脱掉,平铺在水泥坝子上吸收阳光。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阳光同样奢侈。
   这些人中,最为忙碌的往往不会是大人,多半是半大孩子。他们不仅要把靠在荫坎上的麦子不停地抱往大人顺手的地方,还要将大人随手丢开的麦草拾掇归顺,放置在自己标记好的地方吞吐阳光。因为年幼的他们也知道:多劳者多得。尽管说这麦子还要等到全部入库之后再按公分分配,但是,他们却知晓,麦草是可以按劳分配的,自己拾掇归置好的大可以带回家去,铺床、搓绳、当火把,抑或是修补屋顶都大有用处。
   在那几天,不可能会有其他用法,他们大多是将麦草背回家,把褥子下的潮湿的麦草替换成新鲜而干燥的麦草,而后,再将旧的麦草扔进猪圈,待到年底时,就可以扒出来种土豆了。至于还剩下的,就归置于厢房楼上,或者是板圈楼上,等到了农闲节气,便用来换掉旧的屋顶,这样,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人们也会好过一些。
   是的,人终究是追求幸福的动物!对美好的舒适的生活都有一种自然趋向。但他们不知道,就因为这样自然趋向,麦草竟成了一个他们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结。
   他们一出生,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气,就带着麦草清幽的香味;等到能下地了,走出门外,看到的光景,也是一座座用麦草盖顶的房子。最后,当生命走到尽头,他们的衣物、毛发、躯体,连同褥子下的麦草也会被做成枕头,一同埋进土里。而那一座座坟茔前晃着的,仍旧是大片大片的金黄麦浪。也就是说,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大多都要与麦草常伴,不停在那麦草堆里出生、繁衍、歇息、瞌睡、死亡,活像一个又一个在麦草堆里不停挣活的虱子。而在他们看来,用麦草铺床和盖顶,十分的舒适、经济、实用,更能汲来山林里的灵气,缓缓地补充身体在白天流失的养分。人只要躺在上面,抑或是走进屋中,就能感觉到一股生命能量在身体里自然流动,酥酥麻麻的,很熨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的,这满足了他们对美好的舒适生活的向往,更满足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心灵慰藉和依托。但从生理学方面来看,他们以麦草铺床和盖顶,恰恰是有效地抵御了寒气的侵袭和折磨。
   前面已然是说过,长岩封闭阻塞,四周都横亘着如龙的山脉。在这里,冬季湿冷多雨,常常见不到几个晴空日子,湿气、水气、寒气,自然就日复一日地沉积到了低处的长岩。因此,村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患上风湿。
   白天的时候,人们还能吃辛辣的食物、喝高度的白酒、做繁重的农活来抵御寒气入侵。可当夜晚来临时,所有的色相都隐匿一空,所有的生命迹象都将在这儿收敛沉寂,寒气自然就从地面、从山林、从空中一同涌向了蜷缩在床上的人。也就在这时,从地面浮上来的寒气会被褥子下的麦草吸收阻挡,而来自空中的寒气,也会因屋中火炉散发出的热量缓缓地推上屋顶、推出屋外去。可以如此说,并不是麦草汲来了山林里的灵气,而是麦草将湿气寒气都吸收消化了,人睡在这屋里、躺在这床上,风湿自然就少发了。同样,这也是外出的同乡人风湿病痛长久频发的原因。
   而我之所以会对麦草记忆深刻,除了那令人酸爽难言的风湿病痛外,更多是因为父亲回忆过往时曾说过,他与母亲的第一次见面就与麦草有关。
   在父亲与母亲相亲之前,父亲确实是未曾见过母亲,可心思活泛的父亲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便借故去了外公家一趟。他去的那个时候,天已经是擦着黑了,他一走到外公家屋外,看着里面摇曳着的一豆灯火,就敲了门进去,佯说是出来玩没有带电筒,想借几把麦草照亮。当时,热情的外公就叫了母亲去厢房拿麦草,并倒了一杯热茶给他暖了暖身子,左右还谈了些闲话。不一会儿,母亲抱着麦草回来,将麦草伸进炉子里点燃,然后将烧得火红的“火把”递到了他手里,并嘱咐他走路要小心一些。父亲说:那时候,火光下的母亲确实是漂亮极了,精致的脸蛋就像抹了胭脂一样,红扑扑的。
   而那一天的夜路,父亲走得非常的安心,他常说:那一天,再坎坷的前路都被那火光照得通透明白。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与麦草有关的记忆】麦草是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温暖、宁静、安详、饱满。麦子贡献出它的果实后,它继续为动物奉献余温。农家屋顶上均匀铺一层麦草。泥抹上去沾住,麦草在这里面起着粘连、防泥漏、保暖等诸多作用。又给农家人带来了许多的慰藉和温暖。麦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麦草无悔地奉献,让人想到生命的那种坚韧。麦草努力汲来山林里的灵气,散发着麦香味道。麦草火把是一种象征,麦草外柔内强的品质,是一种生命向上的姿态,是家园里闪着的亮点。麦草的生命意味最是厚重,也最令人记忆深刻。它悄然增添着农家的幸福,延续着农家人一代代的梦。作者年轻的心态,爱生活,爱自然,爱一切。全文语言自然清劲,感情流畅,意境鲜明,读之让人回味无穷!感谢支持山水传统征文。力荐赏阅!【山水神韵编辑:gaogao高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5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gaogao高原        2017-03-03 15:04:45
  麦草默默为大地奉送一缕清香,笔触流走于美好事物的入微之间,一篇咏物抒情之佳作。问好清华友友!春安!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1 楼        文友:万少枫        2017-03-04 19:27:53
  高原姐近来辛苦了,我这里也开始进去正轨了,以后大家一起努力!
2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2-20 00:58:19
  在父亲与母亲相亲之前,父亲确实是未曾见过母亲,可心思活泛的父亲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便借故去了外公家一趟。他去的那个时候,天已经是擦着黑了,他一走到外公家屋外,看着里面摇曳着的一豆灯火,就敲了门进去,佯说是出来玩没有带电筒,想借几把麦草照亮。当时,热情的外公就叫了母亲去厢房拿麦草,并倒了一杯热茶给他暖了暖身子,左右还谈了些闲话。
3 楼        文友:济宁宋丽鹃        2018-02-20 00:58:38
  致敬精品问候作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