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老三
(一)
孔老三是继孔老二以后我见过的又一个杰出人物,不过这个孔老三并非在家里排行第三,就因为他有非凡的学识和胆识,杰出的口才,还有一副很漂亮的男高音的咽喉,仿如帕瓦罗蒂再现,听他唱歌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的声乐享受。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孔老二,但他在家确实排行老二,所以人们就都叫他孔老二,孔老二姓孔,名丘,字仲尼,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也称孔子。
不过我所认识的这个孔老三,本姓孙,是孙子的后代,不知是孙子的第几十代子孙了,这也无从考证,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孙,背地里总叫他“龟孙子”,但他确实有蓬勃的才华,又外加有一张利嘴,再加上有一副本嗓非常漂亮的男高音,还会二胡、扬琴、小提琴几件乐器,实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据说年轻的时候,就因为他有这多才多艺的厚道,才博取一位年轻、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姑娘的爱情。
我也是一位声乐和器乐爱好者,从一九七六年拉小提琴、二胡和学习声乐、唱歌至今,我已经走过了风雨人生的四十年了!
四十功名尘与土,一万里路云和月,那一天我与芦溪文友、书法友叶顺成相遇时我一直跟他解释这“一万里路云和月”的含义,因为岳飞的满江红词里面写过这样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既然三十功名是八千里路,那么四十功名算起来就应该是一万里路吧!多了两千里。所以我常常把它改咏为:“四十功名尘与土,一万里路云和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文学的,音乐的,书法的,画画的,所谓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寓意就在于此,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认识孔老三是在舞榭歌台中,孔老三的男高音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我尽最大的努力把他拉到我们团队的里边。
其实人最伟大的应该就是胸怀的伟大、博大。要宰相肚里能撑船,甚至肚里能开航母。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才一直受阻,不得重用,一是高人的互相挤兑,二是庸人和奸人的“见到鹤顶红,百般诽谤之”的恶习,所以高人与能人会常常因为庸人和奸人的陷害而死于诽谤,甚至死于非命。
我记得楚汉之争的故事,项羽力能拔山,真可谓英勇超凡,绝伦,最后项羽和刘邦打了四年,为什么项羽最后自吻于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呢?这一呢!项羽不识才,不善谋人用人,人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二呢!项羽刚愎自用,自恃武艺高强,自己英雄贯于天下,不听亚父范增之言。如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若将刘邦杀死,天下就属西楚霸王,姓项不姓刘,所以毛泽东主席有诗“不可沽名学霸王”之名句,李清照有五言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
孔老三真正让我折服的就是他还有一张利嘴,总爱今天诽谤这个,明天取笑那个,爱神吹,侃大山。
去琴行吹,到歌市侃,侃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自诩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精。有一次他和我神吹起他在漳州文化届呆过,几乎所有的文化名人他都交厚、都认识,但惟一的福建文学史上有三童——三童乃“牧童”“渔童”“女娲”——他却浑然不知,所以有时听他侃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的大山来,我只得坐在那里默默洗耳恭听,接受教育,久而久之,我不禁对他的不要脸皮、不害臊肃然起敬起来了!
时间是一天又一天得过去,与孔老三相处的日子也越来越长了,自然也开始慢慢地适应起孔老三的这种神吹绝活,并开始适应其见怪不怪之所带来的不适应和不痛快了。
孔老三年近七十了,是企业一位退休职工,是很健谈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人也长得帅,多才多艺,又加上口才好,会唱男高音,他如果唱歌唱G调的,我却只能降两调,唱D调,因为他是很猛的男高音,我的音域却只能是男中音或者是男次高音。其实一路走来,孔老三很多方面的长处都在一直感动着我,很多短处我也一直都在包容着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老三还有一个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爱教育人,帮助人,诲人不倦,谆谆教诲于人,乐而不疲,言而不累,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和敬仰的!……
关于现代教育家“孔老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太多的故事,一天是讲不完的,在这个世界上,明白人揣着糊涂的,糊涂人假装聪明的,见多了,你也就司空见惯了,习以为常了。
就象我的文友、歌友、琴友常常规劝我说这样的话:“吹牛这个绝活,本身又不涉嫌犯罪,也不用纳税,我们大家都要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就当他是返老还童,是个老小孩,小孩的一丁点无知和过错是很正常的,姑且原谅他吧,这才显得我们有大海一般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的神韵!”想来想去,这个世界,无奇不有,牛市上牛股总在上涨,炒股票的人,应该对股市上的这种猛涨猛飙,是该有一种韧性和适应吧!
听!这句话讲得多么好呀!多么富有感染力和隐含神韵呀!呵呵!
2017.3.3.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