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妈妈,我想您

编辑推荐 妈妈,我想您


作者:池笑雨 白丁,4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6发表时间:2017-03-03 22:59:43
摘要:这是我做为北京知青下乡北大荒的前夜,永存记忆中的母亲的哭泣。那样的生离死别,那样的刻骨铭心。 也是我们每位老知青都曾有过的经历。今天,当膝下有人叫我们父母、爷奶之时,我们每位老知青都会心中默念,“天上的妈妈啊,儿子想你!”

题记:谨将此文献给有相同经历的北大荒的荒友们,更是献给我天堂上的母亲!
   那年我15岁,初中毕业。准备下乡兴凯湖。临行的前一天,母亲一整天都在为我收拾行囊,她把家里唯一的毛毯装在我的行李中,好像我这一去就不复返了似的。此时,文革中我的家,父亲被隔离批斗两年,杳无音讯,姐姐下乡也有一年。如今,我又要下乡了,母亲变得更加沉默,甚至有些木讷。
   她一面为我收拾行李箱,一面不停地念叨:“东北冷,多穿点。”“你没干过农活,别累着,别碰着,……”下乡临行前的一天,我本来就心烦意乱,听着母亲的絮叨,有点不耐烦,打断道:“别说了,我都是大人了,我知道。”母亲动了动嘴唇,没有再说话。
   夜幕降临,离别母亲已进入倒计时。北京的那天晚上,死一样的沉寂。突然,从母亲房间禁闭的门缝中,传来一阵阵低低的呜咽声,啊!这是我母亲的哭泣,是那种掩住口鼻,极力压抑哭诉声的抽泣,意在不惊醒儿子的睡梦,不伤感儿子幼小的心灵。这哭泣声是那样的轻微,又是那样凄凉,好像在诉说今后我们一家四口天各一方的悲凉。然而也可能这悲凉的哭泣,仅仅是一位母亲将要与儿子骨肉分离时的肝肠寸断。我的心收紧了,我紧紧咬住下唇,无声的泪水浸湿了枕巾。
   第二天清晨,母亲早早就起床了,她的眼睑红肿,看来哭了一夜,面容更加憔悴。她哽咽地说:“孩子,老理说,亲人上路不兴哭。我就不去车站送你了。”母亲背转身,示意和我道别。
   那一天的北京火车站,大红标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贴得铺天盖地,欢送知青下乡的锣鼓声更是震耳欲聋。一列开往黑龙江密山的知青专列静侯在一旁,运载的全部是北京69届初中知青,一群15-16岁的孩子。只见站台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对对中年父母搂着自己稚气未脱的孩子,有的喃喃低语着,有的反复叮咛着,有的抱头痛哭着。只有我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车厢里,无望地望着车窗外,隐隐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我的母亲没有来给我送行。
   车站的铃声响了,开车的时刻到了。随着一声汽笛嘶鸣,火车缓缓开动了。车站内猛然爆发出震天的哭声——车箱内一声声“爸爸,妈妈”,车箱外是一片“儿啊”“来信啊”的哭喊声。站台上的父母蜂拥到缓缓移动的车箱旁,寻找着,紧拉着自己孩子的一双双稚嫩的小手。
   我透过车窗,透过人群,猛然间在站台远处看到一个最熟悉的身影——我的母亲。她离得那样远,我几乎看不清她的面庞,只是看到她抬着手,但不是向我挥手道别,而是不停地擦着眼泪。我冲向车窗口,失声地大喊:“妈妈!妈妈!”车轮的隆隆声淹没了我的呼喊,列车加快了速度驶出车站,驶向那遥远的,未知的黑土地。
   知青们停止了哭泣,车厢内变得死一样的寂静,只能听到车轮的隆隆声。渐渐的,渐渐的,这隆隆声也在我耳旁淡化,天地间变得无比宁静。
   冥冥中,一个女人微弱的,充满压抑的抽泣声从天际飘来,是那样的空灵,又是那样的遥远。我的心沉下去,沉下去,被撕碎的心在无底的深渊中挣扎着,呼喊着:
   “妈妈,我想你!”
  
   于北京家中

共 12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采用了镜头特写的方式,描写了作者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在车站告别的那个镜头。在描写这个镜头前,文章描写了家中的母亲,写了母亲为作者所做的准备,描写了母亲的叮嘱。这些母爱,只有作者走进了即将出发的车,看到一个个母亲和孩子的道别,才突然醒悟,于是渴望母亲来送别。母亲终于来了……文章进行的场面描写,运用的大量真实细节,让这篇文章具有了震动人心的力量感。【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3-03 23:02:35
  读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九义语文教材中诗人食指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篇文章通过写送子下乡的母亲,同样写出了这种力量感。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池笑雨        2017-03-15 22:04:45
  感谢编辑春雨阳光及各位楼主对本文的青睐,尤其是编者按的精彩点评,显示出编辑先生极高的文学鉴赏水平,此乃我们作者的幸事!读者的幸事!贵刊的幸事!祝贵刊越办越好!池笑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