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某人杯】石磨记忆(散文 征文)
石磨,是用来磨面的旧式农用家具,如今却用来铺就城市里的花园小路,既有悠久的岁月感,又有历史的沧桑感。
走在花园里,走在这用石磨铺成的花间小路上。踩着那一个又一个圆圈,如同踩着一个又一个时光的转盘。一个个圆形的石磨,如同一圈圈岁月的年轮,上面刻着艰辛,刻着印痕。那一圈圈年轮,记载着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又浸透了先辈们多少辛勤的汗水。
踏着先人的足迹,品着前辈们的艰辛,回忆着他们感人肺腑的故事,额前不由渗出了许多汗水。记起了这些石磨,便也忆起了一段童年往事。
小时候,跟在牛屁股后面,与牛儿一起转磨道圈儿的记忆,你可还记得?看着一粒粒粮食从石磨眼儿流入,又被石磨磨成了碎片儿,可还记得?曾经多少次把那些磨成的玉米、小麦面粉从或粗或细的罗里罗出来,盛在深深的面柜里,耳边响起的是咯噔咯噔的罗面声和牛脖子铃铛的叮当声。 可怜那牛扛着无比沉重的负担,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慌不忙从从容容地围着磨道圈儿转了一圈又一圈,却再也走不到即定时刻,终于挨到卸了磨,松了肩,却还不得不去拉犁,帮助人们去耕种那肥沃的泥土,去耕种那秋天的收获和来年的颗粒归仓。
那年头,连我都可怜牛,常常会为牛长舒一口气,来一阵惊喜,因为牛终于解放了,我也解放了。我不用再拿着小鞭子,轻轻把牛赶,也不用再跟在牛屁股后面一起去转那再也走不完的磨道圈。
我不知道牛在转磨道圈儿的时候,心里会想着什么,它是否会想着山坡上鲜嫩的青草还有它可爱的牛宝宝?要不然那枯燥、乏味、无聊的牛生活该怎么度过呀!
在石磨碎碎念念的记忆里,苍老了奶奶的白发和母亲的容颜,看着皱纹悄悄爬满她们的脸,而我却无能为力。奶奶的故事里藏着古老的歌谣,妈妈的故事里都是醉打金枝和法海斗蛇妖。听着妈妈的故事和奶奶的歌谣,看着老牛走过一圈又一圈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磨道圈儿。不知不觉间,童年的我,少年的我,在翻过了一座座大山之后,终于走出了那座深山老林。每一次走过那条小路,总让我想起家乡的小路,记起小路上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粒沙子。记得山腰间石洞里露出的蛇身体和路过河边小路时突然从山上蹿入河中那急促赶路的花皮蛇,记得当时的惊悚与毛骨悚然。
奶奶去了,妈妈也去了,脑海里永远留存着奶奶给我缝的蓝夹祆和妈妈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丝丝缕缕的记忆如丝丝缕缕的暖,温暖着我的人生和永不凋零的爱,陪我走过严冬,伴我走过四季。不知不觉间,人生已过一大半,该怎样去回馈这份爱?该怎样去回应这份暖?我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来自长辈们的爱?
石磨的记忆已惭惭离我远去,可我总喜欢在旧时光中徘徊。有时是寻一处山中幽静,有时是来一段旧时乐曲。虽说嗓子已不再动听,可总想哼两声,唱两句,自娱自乐。
古诗词做得不太好,常常找不到韵脚,可偏偏还爱找五言七律的感觉。附庸一段风雅文字,听一段弦歌妙音。特钟情于古琴古风,听着那丝竹之声,不由得就把我陶醉了,好似听出了山谷幽静,好似听出了天籁之音。
文化的根基虽不够深厚,但还特喜欢寻根博学,我都惭愧死了,可无奈骨子里还是透着中国人的底气。一点一滴的挥洒,都带着石磨般的记忆,根深蒂固。
喜欢在唐诗里遨翔,喜欢在古韵里芬芳,喜欢一段古色古香的廊亭绣坊,甚至连那山中古寺,都喜欢得不得了。
难道想要复古么?怎可能!只是更怀念旧时光罢了,因为那里有我们的记忆,有先辈们的足迹,亦如对石磨般地回忆似的,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好似母亲的乳汁融化在了我的生命里。
石磨的记忆,是根的记忆,是血液的融合。无论今生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丢了魂灵之根本。保留一份石磨般的记忆,很沉重,也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