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逝去的乡村

编辑推荐 逝去的乡村


作者:一不为少 白丁,6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0发表时间:2017-03-05 07:54:55
摘要:致我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每次回到家乡,记忆中的堤坝总会被漫溢。残破的老屋,荒芜的庭院,硬化的街道,变幻的容颜。三十年的时间,一切恍若隔世.健硕的壮年已经苍颜白发,嬉戏的儿童已是俊朗少年;蛙声连天的水库已经变成良田,我曾经纵情的小河早已干涸数年,被两边的土地侵吞的只剩下一条分割线。童年的有些乐趣,已经觅不到一点痕迹。站在西山腰上,回望那熟悉的纵横阡陌,心中总有一种回不去的惆怅和悲凉。
   农村的孩子一般是伴随着农活成长的。小的孩子都是父母带着去干农活,从一些简单农活的干起,慢慢的都会掌握。地里的活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因为总是担心天气捣乱,所以有时会干到很晚,披星戴月是常事。我对农活基本是个外行,但是小学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小时候的鞋子让我记忆深刻,穿几天大母脚趾头就会钻出来,但这没什么丢人的,那时大家都这样,调皮的时候裤裆撕了都正常,由于没有内裤,会老实很多,坐在凳子上不敢乱动。记忆最深刻得是在奔跑的时候,常常会把脚趾撞裂,那个很疼,很长时间都不敢碰触。布鞋不像今天的鞋子,对脚趾没有任何防护能力。流血,擦伤是经常的事,家长一般都是不管不顾;有的甚至会受到一声斥责:不好好的,活该。以后再伤到也就不回家撒娇了。作业似乎不怎么多,长得不如羊高的时候,就已经满田野的放羊了。到了分田到户的时候,一个小孩牵着一头健硕的牛已经不是风景了。长长的牛鞭搭在肩上,每当牛不听话的时候,一个响亮的鞭花就会让它老实许多。那时的生活虽然不是多自由,但是会得到许多知识。比如知道牛吃草的时候,是用舌头翻卷着把草卷进嘴里,然后咬断囫囵吞进去,吃的饱了找个水沟喝一顿水,到凉爽的树林里安静的卧下来,慢慢地咀嚼胃里的青草。上学了知道是反刍,当地的土语的叫法是‘叫莫’。知道羊是喝清水的,要带它到清澈的泉水边喝水;牛不怎么讲究,吃饱了,随便找个水沟喝一顿。牛反刍的时候,它会很安静,似乎在仔细的品享食物味道的幽长。这时候不必担心它去吃庄稼,是放牛的孩子自由玩耍的时候,会去草丛里,用双脚驱赶里面的蚂蚱,看成群的蚂蚱飞起来落下去,用眼捕捉最大的蚂蚱落在何处,然后飞快地过去会用手扑住,找一根狗尾巴草把蚂蚱串在上面,最喜欢的是一种叫“登登山”的蚂蚱。个大肉香,最有力气,弹跳的也高;腿上有锯齿,常常会伤到手,但从不会因此掉眼泪。回家的时候总会手里捏着几串蚂蚱,会在母亲做饭的时候放在火里烧,烧得外焦里嫩香味扑鼻,一般都是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吃。那时的东西都是烧着吃,比如地瓜,鲜嫩的玉米,油在那时是稀缺的;在煎饼里抹上长长的一道油痕,撒上盐末,就是一顿美食。有时也会去小河沟,那里是常年流水的,如果你发现水面上有一道油渍,那就说明有鳝鱼,我是不敢逮鳝鱼的,我一直怕蛇,所以和蛇差不多的东西我全部害怕。我对河里的螃蟹是有兴趣的,虽然受过它的钳子夹,只有夹过几次,你才会知道要首先逮住它的钳子,这样自己就不会挨夹。这可能是我人生最早的实践“吃一堑长一智”。生活的技能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河沟的两边有很多小洞,螃蟹就在里面藏着,我会挽起袖子,把手伸进去把它抓出来,但是自从有一次我从里面抓出来一只癞蛤蟆,我就再也不敢了;那时的水里还有水蛇,田野的水井和水库都有,和陆地的蛇的区别就是颜色很鲜艳,它们会逮食青蛙。我有时会跟着大一点的孩子,看他们把上游的水做一个坝堵住,用水桶把下一段河道的水慢慢的提走,先是逮水里的鱼,然后用铁锨把淤泥猛地抛到河边的地上,小的孩子就会捡里面的泥鳅、鳝鱼和螃蟹。螃蟹带回家还是用火烤,泥鳅和鳝鱼会放在锅里用水煮,随着水温升高,泥鳅会吐出肚子里的脏东西,所以看到水混了,就倒掉重新煮。我不怎么喜欢吃泥鳅,有一股泥土的腥味。
   田野里最常见的是野兔,它们一般会在田垄上挖一个能容身的坑,感到危险就躲在里面。它很沉得住气,即使你离它近在咫尺也不会动,但是一旦你和它目光相对,它就会箭一般地窜出去,跑出去好远,你才会反应过来,喊一声兔子。即使临近有人也不会逮住,兔子有一个高超的技艺,它会急速转弯,家里养的笨狗也不是对手。偶尔会有传闻说某人见到了狼或者打死了狼,但是我从没见过,但我相信那时一定有,因为没有天敌的兔子一定会泛滥。田野里还有一些小鸟,有一种叫“丫蓝”的鸟,总是把窝建在不注意的山坡上,它的幼鸟也好养,叫声也好听,所以寻找它的窝是当时小孩子的最爱。那时的鸟有很多种类,猫头鹰都会白天在村子里见到。记得那时人们不喜欢它,似乎停在谁的家附近就不吉利,特别是家里有垂危的老人。黑老鸹也常见,冬日里晚上一些青年会用梯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用手电照麻雀,麻雀在灯光里会一动不动,很容易被捉住,一晚上逮几十个都是常事。去除掉毛和内脏用火烤熟,在那个年月是难得的美食。
   走在田野里的小路上,路边的草丛里不时地会有一些飞虫飞起,裸露的土壁上会见到蠕动的蛇,电线上会有成排的麻雀蹲在上面;田地里的沟沟岔岔常年的都会有水流动,都会有鱼虾以及一些水面的小虫。一种叫“勾担挂子”的小虫,腿很长,在水面上就像挑着东西在游动。春天的燕子总会回到去年自己的窝里,那些窝有的就在人们住的房子里,但是很少有人驱赶。夏天下了暴雨,癞蛤蟆就会漫步街头,蛙声响彻夜晚。秋天粮食归仓,玉米就盘在树上,逮老鼠除了家养的猫,一般就是用一种叫“铁锚”的工具,但我感觉成功率并不怎么高。人们说刺猬和蛇还有黄鼠狼都是老鼠的天敌。感觉那时的老鼠也并不多厉害,房子里没有混凝土和地板砖,我家里用红砖铺的地面当时就是“豪华的装饰”了,常见老鼠的洞穴,见到了就会堵死。秋天的夜里会有秋虫奏鸣。不会像现在一样寂静无声。那时对自然界的声音没什么感觉,现在想来那说明有很多生物和你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不是孤寂的一员。写到这里,我对现在夜里的寂静突然产生了恐惧。
   在这个季节,会有成群的小伙伴去田野里挖野菜,调皮的会去找干枯的羊角瓢(一种蒲公英类的植物),里面会有软滑如缎的絮,带着密密麻麻的种子,用手捏着一撮,迎着风或者用嘴吹,漫天飞舞。虽然那时的玩具稀缺,但是放飞的梦想比现在的孩子多。会央求大人给买几张桑皮纸做风筝,用高粱的秫秸扎起骨架,记得那时形状没有什么创意,都是五角星模样的,但是上面会找一些颜色鲜艳的东西来装饰,比如烟盒一类的。除了需要花钱买的,其余的都是自己动手做。到了清明会用杨树枝和柳条做哨子,那时候的树枝最柔软,用手使劲地把树皮扭动,慢慢的把里面白白的枝条抽出来,用小刀或者牙齿把树皮两边切割整齐,一边把外皮去掉捏扁,放在嘴里就会吹响。夏日水里,赤条条的拍水嬉戏,浑身泥点的拿着逮到的泥鳅回家,满心欢喜的以为得到夸奖,说不定会挨到父母的一顿斥责。那时大人都无暇照看孩子,怕在水里出事,所以一般都不愿意孩子下水。我是比较听话和胆小的,所以至今还是一只旱鸭子。秋天的天空会有一排排的大雁向南飞,我常常会举着头辨认它们排出的队形。不知道从哪一年大雁失约了,很多年没有它们南飞的队列了,更甭提它们的叫声了。它叫的时候是当地收获地瓜的时候,是早晨有冻霜的开始。它好久没来提醒我们了,我们发明了日历和钟表,但天空永远没有了它悠长的鸣叫。
   我和我本家的哥哥坐在田头,他要送给我一种春天上市的葱,因为几棵共生,所以叫“团葱”,植物学怎么命名我不清楚,但我感觉这名字挺贴切。他告诉我,这是他专门自己吃的,用的全是土杂肥。他很严肃的反复和我保证一点化肥也不用,也不会打药。我问他从前生产队时期的菜园呢,为何跑到山上来种菜,离家也远。他说那菜园早就被填平建房了,刚开始不懂,为了提高产量大量的用农药建大棚,后来发现种出来的菜口感不同,所以一般都会自己找一块地种一点自己吃。虽然在山上,但是打了一口井,一样方便。他和我讲了他种韭菜,大棚里为了防止地蛆,必须用剧毒的农药六六六,他只要吃了就会胃疼,所以他从不吃,他只吃自己在这菜地里种的。我说你周围也有很多果园,他们总是不停的打药来提高产量,你使用的地下水也会污染的。他说他的井三十多米,应该没问题。他告诉我,这几年,除了上面的墓地还有草,地里基本上都被灭草剂消灭了。地里出产的东西都是农药养出来了。我说怎么放羊的也少了,他说一般不敢出来放了,万一吃了打了灭草剂的草,会把羊药死的。城里人挺厉害的,吃了打了农药的菜,愣是没事。看他哈哈大笑的脸,我无言以对。他的心和他现在的土地一样,平整而洁净。庄稼在土地上孤零零地成长,为了瓜果甜要打甜蜜素,西红柿会在药物的作用下一夜全部变红,草莓可以使用膨大剂。我不知道这种自残的行为还要持续多久,当你在一块熟悉的土地上行走,没有了成群的绕飞于身的蚂蚱,没有了草色遮掩的小路,没有了突然飞起的五彩野鸡,沟里没有了流水,天空没有了鸟鸣,你可以用高大上的科技创造出比这更有激情的水流,比这更天籁的声音。但是你不感到孤寂么?
   我的房子后面有一块地,父亲有病以后我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但我对它没有产权,它属于单位所有,我种菜属于强占,原因就是在我的房子后面,别人不敢染指。由于背阴,春天的一茬菜是能收获的,秋菜基本无望。我种的豆角以及大蒜,确实口感和味道和集市上买的不一样;蒜薹炒熟以后软滑还没有辣味,不会像市场上的硬邦邦地还辣味十足。豆角也是一样。其余的白菜菠菜口感也不一样。我用的全是土杂肥,地里蚯蚓很多,从不施药,虫子基本靠手捉。我的兄弟姊妹每次来都会去地里看看,采摘一些拿回家。只有比较才发现味道是多么的不同。
   曾经的故乡已经远去,她用一幅凄惨的画卷和我决绝,并让我不可再追。
   哦,远去的消失的大自然赐予的乡村!

共 38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全文内容饱满,回忆儿时农村生活中的欢乐,描写如今令人心痛的现象,两者进行对比,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味和怀念,也有面对现实问题的担忧、怨怼。作者先把一个个记忆的碎片巧妙地串起来,细致描绘了虽贫困却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布鞋穿几天就破,在放牛羊的过程中长知识,捉蚂蚱烤着吃,抓螃蟹泥鳅,野兔、各种鸟、野菜、南飞的大雁……一幅幅充满诱惑、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活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回到现实生活,本家哥哥只吃自己种的菜,因为其他人为了提高产量和收益,会使用大量的农药,水被污染了,听不到鸟鸣了,美好的乡村生活被破坏了。就连作者自己也只能自给自足种一些时令蔬菜。结尾对如今造假现象进行讽刺和抨击,连用几个问句表达了强烈地愤慨之情,令人警醒。【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3-05 07:57:24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画面,我也有切身体会,读来倍感关切,对现状的不满与担忧,也有同感。问候作者,祝写作快乐!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05 08:48:14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候老师好!认真学习品读:童年的有些乐趣,已经觅不到一点痕迹。站在西山腰上,回望那熟悉的纵横阡陌,心中总有一种回不去的惆怅和悲凉。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一不为少        2017-03-05 16:49:50
  我不明白为何对我的结尾如此的使用剪刀手,至少你应该告诉我让我自己改。我感觉没有犯禁,网络上大行其道的东西,为何独独标榜为文学的网站不允许呢?军队都允许有假想敌,文学不允许前瞻么?
4 楼        文友:老土        2017-03-06 08:16:39
  漫步在你的文集里,感动在你的语言里,沉思在你的过程里,领悟在你的氛围里,着迷在你的感慨里,渴望在你的真诚里,分享在你的无私里,羡慕在你的人气里,愿您写作愉快,佳作频频!
老土祝您写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