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意志中的一个情结
一
汽车在挂壁路上蜿蜒行驶,山腰上打通的隧道没有一定的规则,时而明,时而暗,向外一看万丈深渊,一行人无不惊恐万状!然而谁能管得住自己的眼睛呢?窗外的景色就是巨大的诱惑,这里的山峰,用“秀丽”不够,它有“雄奇”之感,用“巍峨”也欠火侯,它有柔美的特征,用“险峻”太重,它有缓冲的余地。用什么样的言辞来表达呢,我拟想,李白,杜甫重返人间怕也无言以对。俯看,像卧居在峡谷里的牛群,有一种力的涌动,表情勃发而倔强。仰看,又像一群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寂寞旅人,好像饱尝了世态炎凉之后,任凭世间天塌地陷都泰然处之,显示着一种庄严与冷峻。而满山的红叶又如火焰一般突出地表现着内在的生命热情……
黄土高坡的风很硬,皮肤在风裂中啪啪作响!身体的裸露部分一律如刀片在无意中割裂,一种丝丝缕缕的疼痛直入肌肤,但这也难以让我充分拒绝与阳光,与风,与自然的热烈拥抱。住在水泥钢筋空间,忘记了风的力度和阳光的温暖,而在自然中,所有的生命都得随太阳而运转,于是我对太阳情有独钟,它没有语言却永远给万物予温暖:四季的耕种、耙刨、收获;牛羊的放逐与豢养;小草的生息与灌木的兴衰;无不围着太阳而动去寻找生命的养料,完成自然赋予她们的蓬勃形式。溶入在自然中让我猜想到,秋风滤过时,把万物的生机卷入无边的苍凉与孤寂之中,但不要紧,只要阳光永存,它们就会去孕育,去蓄势,等待春风一吹又让万物重获生机。自然界复复灭灭周而复始的律动,形成了生命永恒的赞歌。整个大地都随四时的运转而顺其自然,书写着一部生动的生命哲学史,它的每一座山,每一条川,每一缕小溪,每一处喷泉,都在向人世诉说一种不变的真理,一种人类无法超越的精神――宇宙自然力。
哦!我舒了一口气,自然界的风骨,可以使人减轻俗世纷争的疲劳,轻松与欢乐原来是生命的真谛。而自然界的复复灭灭,又让我感到人生的刻板与限度。人死不能复活,植物却有无数重复的机会。纵然前生有什么得失都有机会充分弥补。而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总是充满了诸多失落,忏悔和遗憾,但每一个生命又都不能自觉地从中取得经验,在有可能弥补的时候去尽量把握真理,活得完美而无憾。难道人类对生命哲学的探索永无突破性的进展?
二
汽车带我们不断地迁移,直入虹霓村时,我竟不知道世间还留存这样一个村庄。古朴幽静的风貌,梦境一般地出现在我眼前,整个村庄悬挂在山的一抹,就像一块生动的幕布,笔墨颜色疏密有致,太阳的光阴明暗交错,灰的墙壁,房顶上黄的玉米,房檐下垂吊着红的辣椒,房前屋后点缀着橙黄色的柿子树,如同一朵朵火烧云,在空域里自然地绽放。村庄在山坡上层层递增,行至半山腰倏然收笔。而村庄上面的草植灌木五颜六色,经风一吹轻歌曼舞,并且拥有振臂高呼的动感。再向上延伸便是寸草不发的赤壁,层次分明,活脱脱象一幅天然的国画。沿村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行至村头,突兀宕出一个巨高的断层,一个奇妙无比的瀑布日日发出天籁般的声响,白色的水雾如仙女飘逸的白色裙裾不断地让人产生眩目……河两岸有一座拱形单薄的小桥,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看着我们这些带着异乡气息的人,脸上荡起了一层莫名其妙的笑意,牵着一头黑白相间的小毛驴,踢踢踏踏地缓缓走来;村庄里有鸡的鸣叫如同向天倾诉,哀婉而忧伤;村街上有几只狗,伸着舌头咻咻地喘息着左顾右盼,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匆匆奔走;河畔上有一头哼哼吱吱的猪不知受了什么委曲,怨气十足地踽踽独行;还有水碾在呜隆隆呜隆隆地响,奏出了一曲古朴的乐章。
哦,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村庄,原始生态完好无损,她是那么从容而淡泊,像一个风度翩翩穿透生死的哲人,坦然而默默地存在着……
然而我作梦也不会想到这就是太行深处,“平顺”的发源地!“平顺”的来历,缘于这里出过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名叫陈卿。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对人民不断加强其统治,频繁修订和补充典章、则例,把法律镇压的锋芒主要指向人民群众,为了对人民实行更有效的剥削和役使,每十年或五年对全国每一户的人口状况,财产的旧有、新收,开除、实在应纳税的粮数、征调赋役、贡纳加派都进行具体的登记核实,严厉征收。造成了‘富豪者耕无粮之地,贫弱者输无地之银’的局面,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政治腐败造就了大批贪官污吏,皇亲国戚更是无法无天侵掠百姓,使得民不聊生……”
陈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忍受统治者的高压,依托深山峡谷,集数省的义士,抗议统治者的高压,揭竿而起,率领五万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山西、河北、河南等数省的大部分地区,惊动了朝廷。皇家多次派兵围剿都未能成功。陈卿虽然取得一些零星的胜利,但终是敌不过强权的连续剿灭和镇压,于是在明嘉靖八年,皇帝再次派兵部科纪事中夏言亲率大军镇压,平灭了十四年之久的陈卿起义。之后,嘉靖皇帝为了让此地百姓既平又顺地忠实于朝廷的一切法规,取“平顺百世之泽”之意。设立县制,取名平顺。平顺因陈卿而起,他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生命的尊严与意志永远留下了声音!
让我奇怪的是,这里民情温和,人口稀疏,直到现在人事仍然古朴,喊一声,老半天也听不到声音。村街上行走的人沉默寡言,对来访者总是藏在不被人发现的街角处才回头张望。就是在这样的地带,居然孕育并爆发过如此规模宏大的“不轨行为”。 使我对平泊淡漠的虹霓谷加重了一些印象,加深了一份敬畏。
碑石默默地座落在山脚下,碑文在风化雨淋中依稀可见。这是对勇者无言的祭奠。我在碑前行了一个时间不短的注目礼。一种无言的惆怅蔓延了我的思绪,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无不是因为贪赃枉法告终,而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又难以从经验中得到觉醒。难道人的贪欲永无止尽吗?或者人必须沉迷于欲望的酒席宴上醉生梦死吗?历史难道就是为了演绎权力的技艺吗?虽然历代政治,无不把“光明正大”奉为至上的品格,然而正义、公道的塌天石却在一块块地跌落,女娲何时回来补天呢?陈卿不甘奴役是勇者的行为,他是当朝的罪人是今日的英雄,他的失败铸就了后人追忆的英名,但陈卿若能成功,会不会也是权台高筑者呢?他会不会也把共打江山的功臣们视为功高盖主的靶心,射穿他们的心脏,自顾稳坐权台而心安理得,重复历史的悲剧呢?一个政权的演变容易,而改善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却很难……
哦,难怪这里的人事景观呈现出淡然处之的态度呢,或许这就是留存在世间的一部无字的哲学史书吧?高高耸立的石碑,无法在历史中消逝,它是人类意志中的一个情结,一种永恒的祭奠。坐到甲壳虫一样的汽车里,从深谷间攀援而上,西斜的阳光又来善意地光顾我,把低谷的凉气蒸发掉,让我沉迷于梦幻的世界里,远古起义的号角与官兵剿杀的余音在山谷间回荡,却让我无法分清梦幻与现实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