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最后的铜匠(散文)

精品 【星月】最后的铜匠(散文)


作者:文星传 童生,635.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45发表时间:2017-03-06 06:53:55

【星月】最后的铜匠(散文) 槐花巷的西口常年坐着一个老铜匠,姓常,八十多了,瘦瘦的高高的,满头浓密的白发。家门口放着两个黑糊糊的铁砧,一大一小,两头弯弯的,像一个弯弯的月亮。那铁砧都入地有根,以前固定在黄土上,后来槐花巷改造,除了青石板的路面,别的地方都硬化了,铁砧就固定在水泥地面上了。铁砧旁边是一张脱了漆的桌子,也是黑糊糊的。桌子结实,不摇不晃,也如铁砧一般立在老铜匠的门口。老铜匠本人就坐在一把褪了色的老式太师椅上,头顶上是绿色石棉瓦搭的棚子。他眯缝着眼睛晒着太阳,等着人来光顾。
   早些年梅城市流传过这样一首童谣:“常打铜李打铁,竹香斋的先生打死人”。常打铜说的就是这家铜铺,铺主人姓常,手艺好。铜匠不比铁匠,各种工匠中铁匠地位最高,因为各种工匠的工具都是铁匠打造的,而且各种农具也都铁匠打造的。所以一般铁匠有店铺,铜匠不开店铺,铜匠师傅们往往是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叫喊着,给人们打一些精致小巧的铜器,铜盆铜勺铜壶铜钩之类的。常家打造出来的铜器精美绝伦,装饰铜器上刻画着吉祥的图案,锤炼出繁华的浮雕,常常为富家必备之品。常家还有一绝就是造锁,常家打造出的铜锁比保险锁还保险,别说那梁上君子,就是别的铜匠没钥匙也打不开,据说他家还给皇宫里制过锁。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铜匠想学常家的本事,买了把常家的铜锁,回去后开锉,敲打,就是不见锁芯,后来他干脆锉掉所有的焊点,还是不见锁芯,于是他就拼命地锉,把锁几乎都挫小了一半,仍不见锁芯。那铜匠一怒之下就把铜锁扔进火炉。待那铜锁红得晶莹剔透时,他用钳子把铜锁从火炉里夹出,拿起铁锤高声喊道:“老子就不信砸不开你的秘密!”那铁锤落下,就听见“噗!”的一声,铜锁居然化作无数飞溅的铜花在空气中消失了。那铜匠终于什么也没弄明白,于是扔下手中的锤子,扬长而去,从此不再干铜匠营生。有了如此的传说,常家老祖宗就从不走街串巷,他们开铺子。一开始常家铜铺还比较大,店铺也宽敞,两三间房子,前面的是门面,后屋住人。后来城市大发展,铜器也被各种合金或者塑料品替代,铜匠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了。所以常家铺子也越来越小,到了老铜匠这一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铺面了,一间十几平米的破旧老瓦房,又住人又做生意。瓦房的门敞开着,堂屋的桌子上摆着祖师爷太上老君的泥像,门口摆着干活的家什,冷冷落落的,算是生意。
   老铜匠很珍惜祖宗留下的手艺,有心把手艺传给后人,可两个儿子谁都不稀罕。老大进工厂当了工人,老二在一家公司当职员。现在老铜匠还在门前摆摊,一来年纪大了,也没了老伴,与其孤单的闲坐在家里,还不如守在摊子旁,看看老街坊,聊聊往事。二来干了一辈子的铜匠,实在舍不得丢下,也是精神上的寄托,有时幸运还能弄俩零花钱。
   那日老铜匠正在晒太阳,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头顶上的阳光就被什么遮住了。他抬起眼皮,原来眼前站了个人。那人宽额头,两眼又大又圆,眉间距离好宽,一看就是个生性夹生的倔脾气人。那人穿戴倒是很体面,白鞋白裤子,黑色的真丝T恤,掖下还夹着一个鼓鼓的皮包。他鼓着一对大眼睛,愣愣地站在老铜匠面前。老铜匠一惊,问:“要打什么?”
   那人道:“老人家,久闻你大名,好不容易找到你,我就想配把铜钥匙。”说着他从皮包里拿出一个红布包,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一把精致的铜锁,那铜锁闪闪发光,在阳光下耀人眼。
   老铜匠接过铜锁,他一眼就看出那是把老式铜锁,铜锁上有精美绝伦的微型浮雕,是百子献寿图。他眯缝着眼翻开再看琐底,果然在锁眼的四周有四个小字:“大明万历”。老铜匠吸一口凉气,他知道这不是一般民间的铜锁,是宫廷里用的,稀罕东西。老铜匠是识得古铜锁的,他咂巴着嘴说:“这,这是好东西,是宝贝啊。”
   那人笑了,说:“好眼力好眼力,到底是常家的铜匠。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宝刀配金鞘。我要给这把铜锁配把铜钥匙,配出来要原汁原味,天衣无缝,造新如旧,跟原配天生地造一般,怎么样?”
   老铜匠摇摇头,不是他配不出来,铜匠行里有规矩,不能给五十年以上的铜锁配钥匙,那是前辈的手艺,新人随意动了老人的器物就是冲撞前辈,是大不敬。所以老铜匠说:“先生,你另寻高明去吧,这钥匙我不能配。”
   那人道:“凭你们常家的手艺,你要是不能配,天下还有能配的人吗?老人家,我不会亏你的,你开个价吧。”
   老铜匠依然是摇头,不管那人怎么说,他都是一句话:“不能配,有规矩。”
   那人也真倔,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明天我还来!”
   老铜匠看了看那人宽宽的额头和鼓鼓的眼睛,知道是遇着倔人了。果然第二天他刚把门打开就看见那人又站在门口了,还是昨天的样子,见到老铜匠就喊:“老人家。”
   老铜匠就三个字:“不能配。”
   那人站了一会,就说:“你干吗还抱着那些老规矩不放啊,都什么时代了,要与时俱进吗,现在是讲钱的时代,我给你大价钱。”
   老铜匠听也不听那人的话,往太师椅上一靠,就眯缝着眼睛继续晒太阳。过了好一会,他抬起眼皮,见那人还站在阳光里,寸板头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老铜匠就说:“先生,看你的穿戴,也是有身份的人,这不是你站的地方。”
   那人说:“老人家,我要站,站到你点头为止。”
   “何必呢,铜匠有铜匠的规矩,我不能坏了规矩。”
   “你看,现在的人谁还这样看重铜匠啊,也就是我了,冲这一点你老也该网开一面。再说了,这是老规矩,老规矩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穿,铜匠这行业都快没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我们常家吃的是祖师爷赏的饭,就得守祖师爷的规矩,几辈子也没人坏过这规矩。人啦……”
   俩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就那样面对面地僵持了一天。老铜匠家在槐花巷西边的出口,来来往往的人看了这两个人都觉得好笑。有邻居就劝老铜匠说:“事情都有例外,皇帝老子还有特赦呢,看在人家心诚的份上,全当特赦他一回,呵呵。”
   老铜匠一声不吭,直到阳光从槐花巷白色的骑马墙头上褪去,他也没再说什么,同往常一样,默默地打烊。
   晚上老铜匠刚吃完饭,还没来得及洗碗门便被人推开了。老铜匠抬起眼皮看,仍是那个倔人。老铜匠有点难以忍受了,他皱着眉头说:“先生,你就别费这个心了。”
   那人径直走到那张黑糊糊的桌子前,从皮包里数出十张红色钞票,扬起让老铜匠看了看,就往桌上一拍,说:“一把钥匙一千元,怎么样?”
   老铜匠看也不看。
   那人又从皮包里拿出一沓钞票,“一万!怎么样?”
   老铜匠说:“老了,花不了什么钱。”
   “十万,你可以把房子装修了。”
   老铜匠抬起眼皮,望着天花板。
   那人又从皮包里拿出一个鼓鼓的纸包放在桌上,掖下的皮包也扁了,他眼睛鼓得大大的:“二十万!老人家,你可以安度晚年了。我倾家荡产,诚心苍天可鉴,石头也会感动的!”
   这回老铜匠真的有些感动了,他抬起手说:“小伙子,别,别,我们这行有规矩……你要的不是别的,是老头子的晚节……”
   “世上的事都不过三,我这是第三次了。”
   “唉,你呀……”老铜匠把一双颤抖的手放在桌子上,许久许久他眼里渗出一行老泪。他咬着牙终于吐出了几个字:“拉,风箱吧……”
   一会的工夫,一把闪闪发光的铜钥匙就放到了桌上,和那把铜锁的色彩图案一模一样,天生地造般。那人激动地拿了钥匙左看右看,最后喊了一声:“神了!真是神了!”就急急忙忙地出了门。
   待那人的脚步走远,老铜匠就泪流如注了,他走到太上老君的像前,颤巍巍地燃起一柱香,自责地说:“祖师爷,我有罪啊,小子有罪啊,坏了规矩,坏了咱吃饭的规矩,二十万啊,他居然一下子扔出来二十万……我实在抵挡不住,我需要……”说着老铜匠就在太上老君的像前跪下。
   跪了好一会,老铜匠流着泪摇摇晃晃地摸到桌子前,他扶着桌沿颤巍巍坐下,坐在那纸包跟前,目光凝滞地望着纸包,目光里还泛着点红色,泛着点狠劲,那样子仿佛在冷冷地注视着某个仇人。他一直坐到那柱香燃尽,一直坐到月亮落到巷子西边的牌坊上。合上眼,他好像就看见了太上老君,看见那个白发飘逸的老者在最后一缕青烟里飘然而去。老铜匠这才站起身子嘟囔道:“罪过罪过啊……”
   他伸出瘦骨嶙峋的手,缓缓地把纸包打开。呈现在老铜匠面前的居然是几沓裁得整整齐齐的白纸……

共 32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槐花巷的西口常年坐着一个老铜匠,有着一副好手艺。日子过得很平静。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把有年岁的锁来配钥匙。起初老铜匠坚守规矩坚决不肯配,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结局出人意料,铜匠拿到的二十万元钱只是几沓白纸罢了。文章介绍了铜匠的生活与历史,给我们讲了一个令人思索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底线,如果贪图眼前的利益,最终只会落得一场空。【编辑:欣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7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书        2017-03-06 06:54:27
  欣赏佳作!
欣然,爱书。
2 楼        文友:欣书        2017-03-06 06:54:57
  期待更多精彩!
欣然,爱书。
3 楼        文友:欣书        2017-03-06 06:55:44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欣然,爱书。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7-03-07 22:39:27
  老铜匠手艺精湛,待人厚道,却也因为贪财昧着良心,造了一把赝品,最后却得到一叠白纸,发人深思。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