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历山有个“银砂洞”

编辑推荐 历山有个“银砂洞”


作者:我骄傲 布衣,22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6发表时间:2017-03-06 21:43:56

垣曲人都知道天盘山下的望仙有个五里长的淘金河,还有那十八头金牛的传奇故事,令无数探宝者趋之若鹜。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历山也有个“银砂洞”,两者直线距离仅20公里,可见历山确实是块美丽富饶的风水宝地。
   提起这个“银砂洞”,历山的乡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位居舜王坪西山脚下那个又高又长山梁上。至于是何时有了这个“银砂洞”,有人说是秦代,有人说是唐代,然而更多人说是在汉代时期。山头上那个硕大的石头上有个插旗杆的石窝窝,圆臼臼的,窝口还留着铁錾开凿的印迹,历久弥新。附近的村民时不时地怀着好奇的心理去那里转悠一番,纷纷说这里有许多难解的谜。
   历山文堂村的五里坡有个健在的老人就说这个“银砂洞”是东汉朝时开采的,因为他家有祖传的宝物——“汉代银锭”,这是他的老老先人从“银砂洞”里捡回来的,一共三个。老先人用这三个银锭置换了许许多多家业,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成为富甲一方财主。每当灾年粮食歉收时,这个“善财主”还开仓济贫,至今历山人还常常乐道这个富足的大善人。
   中条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绿树盖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开采历史悠久。所谓“即山冶铸”,就是在矿山附近就地冶铸。故这里的山上有大量炉壁、炼渣及铸造工具的遗存。据传,东汉时期历山的“银砂洞”开采规模很大,里面有72盘银匠炉,昼夜不息。可是,在此开矿的首领是个黑心窑主,为了攫取尽可能多的的钱财,千方百计压榨矿工的血汗,对待矿工十分地残暴,他豢养的狗腿子助桀为虐,把洞口看的很紧,只见允许进人,绝不让强壮的劳力出来。倘若矿工因病或因工伤残,窑主便把丧失劳动力的人拉出洞口不远的地方杀害了,所以人们把这个地方叫杀人腰,死者被顺势推到下边沟底,久而久之,这儿就是白骨累累的死人沟。那时候垣曲还不叫“垣曲”,称呼为“东垣”。县令惊闻历山有个银矿,那儿死了很多很多的劳工,立马带几侍从跋山涉水来到银矿微服私访。通过几天的查访,掌握了许多确凿的事实,立即向知州大人汇报。知州大人唯恐上级降罪于己,两人谋划了一个好办法。
   中秋节时机,县令带领一个戏班到银砂洞“慰问”矿主,距洞口50丈远的平地上搭了一个舞台。县令对矿主说,明日是中秋佳节,本县请来戏班到此慰问演出,请你把坑下里面的人全部调出来咱们官民同乐吧!矿主坚决不肯白白浪费赚钱的机会,但也不肯违背县令的意思,闪着狡黠的眼神说:“臭苦力的看不出子丑寅卯,没必要出来,咱们一块看看就是了,谢谢大人的美意!”县令听后,顿时拉了个脸,呵斥道,“本官的意思岂敢违抗?”矿主赶忙低头哈腰,“是、是、是。”正当戏曲演出到高潮时,埋伏在附近的众衙役一哄而上,将忘乎所以的矿主摁倒在地,来了个五花大绑,没等他缓过神来,就被拉到那个叫杀人腰的洞口砍了脑袋。他手下的爪牙见势不妙,一个个抱头鼠窜。县令又众衙役命重兵把守“银砂洞”口,不准任何人进入。翌日,招来地保号召山民砍伐树木,往洞口积满柴禾,只用了两个时辰的功夫,大火就把洞口烧得红彤彤的,紧接着又派人放下山顶的泉水。顿时洞口上边的石头“噼里啪啦”地裂成碎片,把洞口封了个严严实实。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历山“银砂洞”遗址历历在目,时常有人结伴进入洞内探幽猎奇,有时还能捡回一些器物。但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洞口那个圆臼臼的旗杆窝窝。
  

共 13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主要描写了一个名为“银砂洞”的矿洞及与其有关的传说故事。作者首先介绍了它的地理位置和遗址外观,用“许多难解的谜”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然后讲述了三个银锭的故事、除黑心矿主的故事,突出了这个“银砂洞”的传奇和神秘色彩。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突显此洞存在时间的久远、它的奇特与引人之处。拜读,问候作者!【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3-06 21:45:18
  读罢此文,也有想去洞内一探究竟的想法啦!向作者问好!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07 08:22:36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令无数探宝者趋之若鹜。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历山也有个“银砂洞”,两者直线距离仅20公里,可见历山确实是块美丽富饶的风水宝地。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我骄傲        2017-03-07 12:30:15
  借双慧眼看世界银砂洞是个遗址,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