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间】三种现象不利写作(随笔)
近期我的心情不佳,感觉特别抑郁,从而导致写作有点懒惰和散慢的情绪了。造成如此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儿媳进国税局做临时工受阻;妻子有病生活不能自理,需在家关照她;发到江山文学网的文章难获精品。
去年底县政府下发文件,由县财政局拨款,批准吉水国税局再招六名年轻大学生做临时工,以协助全县的国税工作,其中男、女各三人。前年也招了六名此类的协税员,全是女的,并以内部家属为主。我曾两次找国税某局长帮忙解决,而且他也多次在会议上说要照顾内部家属的就业问题,但轮到我找上门时,他却为难了。说什么市局局长、县长等有多人打电话要求安排进来,还说他不愿介入此事。
作为县局一把手大权在握,肯定蛮多人求他帮忙,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在会上说的话则不算数吧。而且,我也提醒过他,这六个名额是县政府定死的,不能随意变动,但他可以借此机会在国税内部多招几个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即不得罪市、县两级领导,也为手下人办了大实事,此何乐而不为呢!此问题的解决并不难,关键是看他这个领导是否愿意帮忙。如果换成别人找他,会如此推辞吗?我看那就不一定了。
再说,只是做临时工的工作,工资也只有正式工的三分之一,何况不是拿他的钱,为啥不为手下人多栽点花呀?现在的国税局有的是钱,又不准发,增加几名年轻大学生做事,适当消耗点资金有何不可。如今国税人员年纪偏大,又不懂电脑,工作技能和精力跟不上国家形势的发展节奏,马上就要退休了,国税面临青黄不接现象。世界是年轻人的,国税的未来要靠年轻人来支撑,临时工钱拿得少,工作吃苦肯干,比正式工更听话。招收协税员做临时工,是来工作的,拿点钱理所应当,他何苦要留更多的钱给下任局长用呢?也许下届局长会说他是个笨蛋,他在吉水工作已六年多,所剩时间也不长了,可能一两年后将调走吧!
为了让媳妇进国税,我低三下四的找过他这大局长两次。本来我的性格不愿去求人,这次却破例一回了,买包中华烟(软包的)发了两根敬他,还想请他吃饭,但又怕他不赏脸。送礼不能做,因为现在的形势不允许,我可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我三十多年工龄了,从没找过什么局长为自己开绿灯而行方便之事,更不会为升官而去麻烦哪个领导。假如儿媳进了国税,一年中也有三万多元钱,够她的生活费,我的经济压力减轻不少,也为以后的工作和写作增加了动力。
妻子患有精神病,我不能出外参加各种活动,也不能特意地为写作去采风,必须在家弄饭给她吃。曾有同仁或文友邀我去做客,也有人请我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公益活动的,但皆被我婉言谢绝了。除做好工作外,下班后我就回家搞饭吃,并陪老婆消磨时光,减少她的孤独感。李白为了写好诗,则远离京都长安,到全国各地去寻找诗源,最终得以成就一代诗仙,否则,他就写不出那些荡气回肠的佳作留传给后世。如今的新闻记者,也只有到基层第一线去了解民间甘苦和实情,才能写出贴近生活,颇具说服力,使人感激涕零的精品力作来。
而我日夜窝在家,常与外界隔断。极少与人来往,不黯世事,消息闭塞。仅凭上班、上桌打牌或网上搜寻时,才获得那点可怜而有限的信息去做文章,这也未免显得太狭隘,太单薄了吧。一天到晚,我的运动轨迹不足八百米长,只是围绕着家里——国税局——城北菜市场来回转。如此景况写出的文章,肯定漏洞百出,最后难以服众,这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我不顾及妻子的病情,而去选择后者,可能会导致后院起火,从而得不偿失,那是绝对不可取的,必将受到社会上人的谴责和臭骂了。
不利创作的第三种情况,就是我发到江山文学网站的文章很少获得精品,则更别说是什么绝品了。尤其在此网的指间微凉社团,由于它排位比较靠后,要想得到精绝品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肯定比别的社团更困难。而且,指间社团中也只是少数几位作者的文章可得精品,诗歌可谓是全军覆没,没一个人染指精品了,但多年前则除外。比如:花千树,她以前的诗就多次获过精品,且是“江山之星”级的人物,但现在的她连个人影也不见了。
我总觉得江山文学网中的高层领导,似乎有些不解风情,更不知人情事故了。为何只看重那些大佬们的文章,多数精绝品都被他(她)们霸占了,几乎篇篇精品,而其他人则比登天还难。为什么不扩大摘“精”面呢?为啥不让名字相对靠后的社团也有精、绝品的份呀?如果每个社团都分配到一定的精品指标,绝品则除外,仍由江山总部受理。若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调动更多作者的创作热情,也让各社团的正、副社长有权给下属推荐精品。
儿媳进国税受阻、妻子老病缠身、做文不被人看好等等,这些事情目前正困扰着我,令我窒息、无助而不得安宁,但也只能淡然面对。如果这次媳妇进不了国税,我想就只有等待下任局长帮忙解决了。妻子的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大,可能会更严重,这只能听天由命罢了。发到江山网的文章,希望以后有少许作品摘“精”,以抚慰我多年笔耕辛苦之劳累。果能如此,则本人安之若态矣。否则,就绝对影响我的写作热情,从而使作品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