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杯】岭南的初春(散文)

精品 【丁香杯】岭南的初春(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550.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2发表时间:2017-03-08 14:24:03
摘要:城隍庙在闹市一隅,历史悠久,历经变迁,修复多次,头门前建有明清风格的牌楼,是石木结构。城隍庙青砖灰瓦,顶部刻有蓝、黄、青、紫的花纹,两边飞檐弯曲,中间庙檐是金色的雕刻图腾,大门上方有镂空的花格纹、下方为金色的雕刻图案,整座庙宇古香古色。庙前的院内有击鼓的,有观赏金黄菊花的,有拜财神爷的,人们神态各异,但都虔诚地期盼财神爷保佑,能够接财纳福。进入寺庙的城隍宝殿,殿内墙壁上有气势恢宏的道教壁画,名为《开天辟地·神仙卷》,以“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为主题

【丁香杯】岭南的初春(散文) 一、逛广府庙会
   初春,江南老家春寒料峭,岭南已春暖花开了。 紫荆花像紫色的云霞铺在天边,大榕树舒展着墨绿的树叶,金黄的小果子藏在枝叶间。刚刚脱下冬装的人们在耀眼的阳光下,兴致勃勃地前往广州北京路附近的广府庙会现场,观看民俗节目表演、武术表演、非遗作品展览、美食展览等。
   广府庙会为期七天,从元宵节开始,正月二十一日结束。广府庙会把城隍庙忠佑广场设为庙会的主会场,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向四周分会场辐射,设有专场民俗文化表演、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展示、传统美食活动展销等活动,这些活动分别在活动区、展示区、灯会区、美食区等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远古的祭祀活动是庙会的雏形,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成了人们节日期间的娱乐活动,人们可以在庙市进行商品交易、观赏民俗文化节目表演等。庙会在北方一直盛行,就如同南方的赶集。看直播节目,庙会上,人头躜动,物品琳琅满目,各种民间手工艺品、乡村特色产品吸引人们的目光,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表演更是大家所期待的。在如今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大气候下,南方逐渐有庙会了。广府庙会在今年是举办第三界了,各类节目是精彩纷呈,参加观赏的人们来自大江南北。
   两位负责手机直播的女士连续几天守在庙会现场,她们在电话里对我说着庙会的盛况,要我抽时间去逛逛庙会。我在庙会进入高潮的第六天,前往城隍庙主会场。我平生第一次逛庙会,心里有点神秘感。我还没到庙会广场,独具特色的粤剧唱腔仿佛从云端飘来,令人忘了身居闹市。围观的人们或撑着遮阳伞,或带着遮阳帽,或头上盖着衣服,或直接头顶日光,聚精会神地观看戏台上的表演。我在烈日下拍摄了几张照片,没去寻找两位直播的女士,就从人群中穿过,钻到表演舞台的后面,直奔城隍庙了。
   城隍庙在闹市一隅,历史悠久,历经变迁,修复多次,头门前建有明清风格的牌楼,是石木结构。城隍庙青砖灰瓦,顶部刻有蓝、黄、青、紫的花纹,两边飞檐弯曲,中间庙檐是金色的雕刻图腾,大门上方有镂空的花格纹、下方为金色的雕刻图案,整座庙宇古香古色。庙前的院内有击鼓的,有观赏金黄菊花的,有拜财神爷的,人们神态各异,但都虔诚地期盼财神爷保佑,能够接财纳福。进入寺庙的城隍宝殿,殿内墙壁上有气势恢宏的道教壁画,名为《开天辟地·神仙卷》,以“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为主题,共画了132位神仙,包括开天辟地的盘古、造人的女娲、太阳帝君、玉皇大帝、五岳帝君、四海龙王等,各路神仙栩栩如生,让我们欣赏了艺术的美感,领悟道家美学的“神与物游”“思与境偕”的思想境界。殿内还有道教传统礼仪的图片、文字介绍,我粗略浏览了一遍。大殿内高悬4盏2米高的八仙红木大宫灯,供奉着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的开国皇帝刘龑、大名鼎鼎的海瑞、杨继盛,他们的塑像惟妙惟肖。殿内有人燃香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有人站着鞠躬,希望财神眷顾,财运亨通。我看着殿内穿着彩服的雕塑像,猜测着哪位是南汉国的开国皇帝刘龑,随手拍下了极具特色的照片。
   走出城隍庙大殿,看院内那墙角的树木盆景,觉得极具雅致的情调,看看日头,接近中午了,戏台上已无喧闹声,人们在渐渐散去。我赶紧来到庙会广场侧面的小巷,欲与两位进行直播的女士会合,一起去逛北京路分会场,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制作品展览。匆匆走出小巷,来到忠佑广场,两位女士正把手机镜头对着一位从湖北赶回娘家看庙会的大姐。她远嫁湖北,庙会似乎成了她回娘家的桥梁,过了年,她就乘车南下了。在寒风呼啸中上车,不经意间,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岭南,熟悉的紫荆花和大榕树让她想起小时候熟悉的妈妈的味道,想起悦耳动听的粤剧,想起令人垂涎三尺的岭南美食。她流连忘返于岭南街头,庙会的开幕把她带向久远的记忆。她念叨越老越想念家乡了,随口就唱起了粤语小调《卖荔枝》。
   惦记着非遗展览,我们与那位大姐道别后就前往北京路了。一路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惊诧地议论北京路附近有这么多古代遗址,如:南汉王国遗址。我口中嚷嚷以后一定要到此一游。经过陈列千年古道的树下,看那大红灯笼一串串挂在青翠欲滴的树叶间,如一串串糖葫芦似的引人注目,第一次觉得街道挂上民族特色的红灯笼是那么美!
   风和日丽,树影斑驳,我们来到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小屋“打铜技艺”,各式各样的铜壶悬挂其间,游客们围着铜壶问价位。到了“象牙雕刻”展览品前,一白色的飞龙托起玉宇琼楼摆在展柜上,那象牙雕塑的白龙身上的龙鳞、龙须、龙尾的花纹细致入微,神态活灵活现,楼阁层层叠叠,栏杆上的花纹、楼阁飞檐、走廊上的各色人物雕刻得美轮美奂,这精湛的艺术造型引来阵阵赞美声。
   来到“广彩”项目展品前,看介绍方知,广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广州彩瓷或广州积金彩瓷的简称,始于清康熙年间,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誉满全球。广彩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内外,广彩色彩华丽、绘工精细,真是彩笔为针,丹青作线,描绘出巧夺天工的瓷面。
   沿着挂满红灯笼的树下绕行,来到“岭南古琴”展览处,一位琴师弹出高山流水的高雅曲目,围观的人听得如痴如醉。岭南古琴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南越王墓出土的琴轸、弹琴陶俑等可以印证。杰出的岭南琴家数不胜数,如:陈白沙、陈子壮、陈子升、黄观炯、邝海雪等,他们将岭南当地的文化融入到琴艺之中。
   “广绣”展品吸引了爱美的女士,广绣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区域民间手工刺绣工艺的总称,是粤绣中的代表秀,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据文字记载,广绣始于唐朝,历史悠久,经过各朝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革,文革时濒临灭绝,只有陈少芳一人坚持传承保护。
   “广式红木宫灯”古香古色,起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郑和下西洋时,从东南亚缅甸、泰国等进口各种红木,木雕艺人进行精雕细琢,制作了可拆卸的宫灯,进口玻璃上的画面有花鸟人物、秀美风景,颇具岭南特色。
   “榄雕”展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那些榄雕作品生动形象,技艺精湛。据说增城自古产乌榄,有技师就把上乘的乌榄核作为原料进行雕刻,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了。现有佳作珍藏于博物馆,榄雕是增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路闲逛,欣赏艺术作品,惊异于老北京的非遗工艺品也千里迢迢来参展了,一位朋友说她学吹糖人,吹出一个的粗糙的作品——糖猪,被师傅笑称为两百斤的大肥猪,我们听了忍俊不住。一路说笑,忍不住回头去广绣展览区讨价还价,买了一个绣花的双肩小包作纪念,不枉到此一游。
   为了不留遗憾,我又参加了广府庙会的闭幕式。据那些游人介绍,有的老人清晨六点多就来排队,以早点进入表演台前观看节目。我比他们逊色多了,连续两天都是日上三竿了,才赶到城隍庙。再次进入表演现场,怕紫外线太强,我撑起了遮阳伞,遭到同行美女的“抗议”,我拒不就范,躲在树荫下独自悠哉乐哉地观看表演和为她们拍摄现场工作照了。
   闭幕式中,上午的美食节目让观众流口水了,纷纷争着向美食行业的工作人员要美食尝,一饱口福。同行的朋友看见前几天遇到的老太太坐在观众席,忍不住轻轻走到她跟前,她一看到手机对准了她,立马进入状态,手舞足蹈起来。这位老太太被朋友戏谑为广州的“刘姥姥”,老太太热爱文艺,特别钟情本土文化,一听说要举办第三界庙会,每天清晨就来排队了。前两天在表演现场外,她如数家珍一样谈起从小就喜欢的岭南文化,不时即兴表演粤剧,不是专业的表演,甚至有点滑稽,逗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久久不愿离去。她一点都不怯场,每次大方钻进镜头,说每年庙会她都要来观看。正是有这些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人们,庙会才热闹非凡,经久不衰。
   下午是民俗文化表演的决赛,艳阳下,进入六强的表演开始了,演员们各显其能,拿出独门招数,表演最佳的节目,以争夺冠亚季军。行家们精彩解析节目的褒贬,给出公正的评价,台下观众及围观的游客被精彩的节目吊足了胃口,心里也在给演员们打分,猜测着冠军花落谁家。宣布获奖节目名单了,演员们略带紧张表情,观众们停止议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结合了现代元素的表演节目《卖荔枝》荣获冠军,表演武术的两位小伙子以精湛的武术获得了亚军,一位年轻美女以精彩绝伦的杂技表演获得季军,另几位演员获得了个人优秀表演奖项。获奖台上,演员们喜笑颜开,这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闭幕式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了,我们拾起有庙会标志的风车、塑料拍掌玩具,来到忠佑广场拍照。遇到调皮的孩子,不得不把风车分给他们,看着他们喜爱风车的眼神不忍拒绝。再次偶遇那些清早就来排队的大爷大妈们,他们兴高采烈地说着观看庙会的乐趣。看着洋溢着灿烂笑容的人们,我心里一直感叹,民俗文化如此受欢迎,如此具有凝聚力!我们相约,明年元宵节再来逛庙会。
  
   二、游览初春的油菜花田
  
   立春似乎还没远去, 雨水节气又到了,还没尽情享受岭南难得的春寒料峭,岭南一下子就阳光灿烂起来。阅读韩愈的《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心理感叹,回到南方四年了,北方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景象早已离我远去,因为岭南的春天带着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在春雨中悄然而至,一眨眼满园都是艳丽的花朵和碧绿的树叶了。
   春雨中忙碌了几天,电脑前的久坐中,读着唐诗宋词,心里想着姹紫嫣红的的美妙画卷,让人迫不及待想去大自然 畅游。听说现在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前两天在广府庙会进行直播的美女实习生自告奋勇查查附近油菜花田的花期。当得知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正是鲜花怒放的时节,周末我们就在朝阳中带着民族服装、拍摄器材、野炊的饭菜,如彩蝶般飞上车,向郊区出发了。
   车子在春光明媚的山野中奔驰,秦观的诗词“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在脑海萦绕。路边红红的木棉花在阳光下展露着笑容,玫红的紫荆花开满枝叶间,我们心里盼望的是去油菜花田一展风姿。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隐藏在大山深处,被誉为北回归线的一片绿洲,是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国际森林浴场。这里植被茂密,水分充足,空气湿润,四季鲜花盛开,如一山野的花季少女,带着野性、纯真的美,但不是养在深闺无人知,每年都有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她的处子之美。
   进了森林公园的大门,车子开往茂密的森林深处,我们前往山下桃花源的油菜花田。据说那里不仅仅只有金黄的油菜花,还有白色的李花,粉红、玫红的桃花。在蜿蜒的山路前行,群山中的一小湖泊闪着波光,如一块翡翠跌落在绿色的山间。远处苍翠青山在白云下是那么宁静安详,云蒸霞蔚中,似有轻烟、雾丝在慢慢升腾。车子来到树木遮天蔽日的沟壑中,只见溪水缓缓流淌,四野寂静无声,突然鸟儿的啁啾婉转,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不一会儿,下车了,哗啦啦的水声传来,只见远处的游人如蚂蚁般的在金黄色的花海里穿梭,近处清澈的溪水上下游中有两排石墩 ,小瀑布如白色的冰凌在石墩间倾泻而下,不停翻滚,激起朵朵浪花。有人跳跃着奔向对岸,鹅卵石上,孩子们光着脚轻轻地走着,不时尖叫,说走一步脚板钻心地疼。一潭深水处水车在转动,灰色的石桥掩映在树影婆娑下。
   停车场前那条小溪清澈见底,有人光着脚踩水。在清清的溪水边看到一小块地上稀疏开放的油菜花,不由感叹此处的油菜花不如江南的花海开得稠密 。放眼眺望,对面金黄的油菜花海不时有人在拍摄,花海吸引着我们跳上石墩探险而过。这样的小石墩有多少年没见过了,曾经在童年时跳跃了多少次啊,伴随着奶奶、外婆的呼唤声。如今这一切随风飘然而去,留下的是石墩边奶奶、外婆那模糊的身影……
   天空白云悠悠,白云下青山逶迤。李花躲在小山坡后,犹抱琵琶半遮面;油菜花在层层梯田上盛开,如一片金黄的毯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油菜花边那艳丽妖娆的桃花让人觉得来到了桃花岛。这里真的是“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离闹市,远离柴米油盐,回归大自然,在如画的景色中思绪随风飞扬起来。同行的小美女实习生离开油菜花田,在桃花深处围着那棵桃花树顺时针转了十圈,微风轻抚,桃花花瓣纷纷飘落,似乎在下桃花雨,她虔诚地祈祷花神保佑她走桃花运,快快寻得如意郎君。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我们在油菜花田赏花,在溪水中的石墩上跳跃,在桃花林里拍摄,不觉到了中午时分。我们下山换了土家族服饰,再次来到小溪对岸的油菜花海中,绿色的枝叶如少女的裙摆,黄黄的油菜花朵上,彩蝶儿翩跹起舞,蜜蜂“嗡嗡嗡”地鸣叫,在忙碌地采花蜜 。山坡上的油菜花海里有座黄土小屋,里面有几个林海里的工人在休息,他们说自己是附近的村民,一直在这里种植花草和护林。小屋外墙上挂着犁头、挑柴的竹框,两个陈旧的石磨放在小屋顶头。一块有关农耕文化的字牌搁在屋旁的花田前,上面的文字写道: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出土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拐过黄土屋,只见天然的石桌、石凳摆在花海前,旁边石头上晒有干菜,微风吹过,飘逸着菜香、花香、泥土的香味儿。我们坐到石凳上,拿出自带的美味佳肴,开始野炊了。阳光照在石凳上,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野炊间,我们说说笑笑,不时唱起《捉泥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等歌曲。也许太想家乡江南了,说话间不离家乡的春景,说春天山间兰草花开了,整个山谷飘逸着芬芳,不由哼起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香……”
   野炊后, 当我们穿着土家族的服装在油菜花海里拍摄时,游客们纷纷赞美,说太美了!服装和自然美景相映衬,是那么和谐,美轮美奂。几位摄影协会的老师见到花海里拍摄的我们,不由驻足拍摄起来。银饰叮当作响,山风轻轻吹拂,蝴蝶、蜜蜂花间飞绕,这是“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真实写照啊!彩色的土家族服装在油菜花海里忽隐忽现,我们仿佛回到了故乡江南的田野。有个游客见我们在花海欢声笑语,作土家妹状面朝大山呼喊,不由触景生情,想到了老家江南的春天,她说自己也有苗族的服装、银饰。每到春天,就和村里的姐妹去山上寻兰草花、采茶,她的话语让我们恨不得立刻飞回家乡的大山林海、滔滔江边。我们相约,下个月回故乡去踏青、采茶、赏樱花,我们不仅要把岭南的美景、乡土文化通过微信传播出去,还要把家乡少数民族区域的独特美景、民族文化传播出去和发扬光大。
   花海穿梭,云霞青山,泉水叮咚,两岸花田,落花飞絮,芳香四溢,春水垂钓,游人嬉笑,如一幅动态的泼墨山水画。于春光中赏美景,吟几句剪红刻翠的诗词应景,一切是那么悠闲自在!明媚的春天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带人们生机盎然的气象,带给人们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共 59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跟随作者来到风景秀丽的广府,虽然是初春,可这里依旧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作者描写逛广府庙会时候的喜悦心情,和所见所闻。庙会在中国有着深远民族习俗与热闹,广府的描绘更是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如:“广绣”展品吸引了爱美的女士,广绣是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区域民间手工刺绣工艺的总称,是粤绣中的代表秀,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据文字记载,广绣始于唐朝,历史悠久,经过各朝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革,文革时濒临灭绝,只有陈少芳一人坚持传承保。“广式红木宫灯”古香古色,起于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郑和下西洋时,从东南亚缅甸、泰国等进口各种红木,木雕艺人进行精雕细琢,制作了可拆卸的宫灯,进口玻璃上的画面有花鸟人物、秀美风景,颇具岭南特色。更有那倾城风景的油菜花田,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一篇活泼灵动的游记,写意唯美,描写欢快,观察仔细,几千文字,娓娓道来,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字盛宴。一篇佳作!品读馨香文字,感受岭南风情!力推共赏!【丁香编辑: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09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娇娇        2017-03-08 14:29:01
  立春似乎还没远去, 雨水节气又到了,还没尽情享受岭南难得的春寒料峭,岭南一下子就阳光灿烂起来。阅读韩愈的《初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心理感叹,回到南方四年了,北方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景象早已离我远去,因为岭南的春天带着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在春雨中悄然而至,一眨眼满园都是艳丽的花朵和碧绿的树叶了。
娇娇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4:59:32
  谢谢娇娇!岭南的春天来得快,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
2 楼        文友:娇娇        2017-03-08 14:29:25
  沿着挂满红灯笼的树下绕行,来到“岭南古琴”展览处,一位琴师弹出高山流水的高雅曲目,围观的人听得如痴如醉。岭南古琴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南越王墓出土的琴轸、弹琴陶俑等可以印证。杰出的岭南琴家数不胜数,如:陈白沙、陈子壮、陈子升、黄观炯、邝海雪等,他们将岭南当地的文化融入到琴艺之中。
娇娇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4:57:58
  谢谢娇娇留评!岭南的初春来得早,早就花闹春枝了。
3 楼        文友:娇娇        2017-03-08 14:31:38
  天空白云悠悠,白云下青山逶迤。李花躲在小山坡后,犹抱琵琶半遮面;油菜花在层层梯田上盛开,如一片金黄的毯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油菜花边那艳丽妖娆的桃花让人觉得来到了桃花岛。这里真的是“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离闹市,远离柴米油盐,回归大自然,在如画的景色中思绪随风飞扬起来。同行的小美女实习生离开油菜花田,在桃花深处围着那棵桃花树顺时针转了十圈,微风轻抚,桃花花瓣纷纷飘落,似乎在下桃花雨,她虔诚地祈祷花神保佑她走桃花运,快快寻得如意郎君。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5:00:40
  周末仿佛到了世外桃源。祝娇娇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娇娇        2017-03-08 14:33:57
  好羡慕依依能走在人间仙境一般的景色之中,一景一情,娓娓道来,真真的醉了。怎一个“美”字了得!嘻嘻!
   辛苦了依依,感谢分享你的此次岭南之行,真是收获不小。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5:02:34
  谢谢娇娇来访!逛庙会,看美景,一直想写下来,抽空完成,继续努力。
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4:56:31
  谢谢老师精彩的编辑点评!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6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15:03:30
  谢谢娇娇利用休息时间编辑!遥祝安好!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7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3-08 20:12:40
  一篇游记中杰作,写景写春,写广府庙会,都那么美,喜欢。呵呵
天使的左翼
回复7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20:34:08
  谢谢天使的左翼老师留评!祝你创作愉快!
8 楼        文友:娇娇        2017-03-08 20:16:18
  花海穿梭,云霞青山,泉水叮咚,两岸花田,落花飞絮,芳香四溢,春水垂钓,游人嬉笑,如一幅动态的泼墨山水画。
   依依真棒!又进来读,好美!
娇娇
回复8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8 20:41:01
  谢谢娇娇鼓励!感恩一切遇见!
9 楼        文友:聚沙成塔        2017-03-08 23:19:12
  春,从你的文字走进我的视野。感恩有你的文字带我欣赏美景!
回复9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9 07:07:07
  谢谢聚沙成塔老师留评!遥祝安好!
10 楼        文友:苏庸平        2017-03-09 10:36:20
  逛庙会,赏油菜花,文章以泼墨的手法描绘了初春的美好画面,给人心旷神怡的愉悦,文笔清秀,令人陶醉。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10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7-03-09 11:07:47
  谢谢苏庸平老师来访!遥祝安好!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