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我眼中永是你闪光的样子 ——观电影《爱乐之城》有感
你爱音乐吗?
如果爱,你一定要去一趟爱乐之城,因为那里的音乐,听说很美。
你不爱音乐吗?
如果是,你一定要走一遭爱乐之城,因为我猜你将在那里,沉醉于某段乐章。
是不是小塞在餐厅弹奏的那首灵魂的独奏?在那里,他第一次遇到了那个即将为之倾倒的女人。
当然,也可能是小塞和米娅在钢琴前深情对望、琴歌相和的那首繁星之城,空气里都尽是甜蜜欣喜的味道。
而我最印象深刻的那曲,或许称它为一个故事更恰如其分。当米娅再次鼓足勇气参加试镜,在全黑的幕景之下讲述一段发生在巴黎的追梦往事,那个带她走入演艺路途的姑妈,曾经在冰冷的塞纳河畔纵身一跃,仅致梦想。
这首歌与其是在诉说那位“做梦的傻子”,不如是在讲述她坎坷曲折的追梦路途。无数次精心准备被拒之门外,满心欢喜换来的总是无一例外的失望而归,有时甚至连台词都不能讲上两句。当那场独角戏落幕,她坐在后台听着离场观众肆意的讽刺和恶评,心中只余下对家乡和父母的渴望。连那个跟她说“那又怎么样,干嘛在意别人看法”的男人都已失约,这方天地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这么说来,小塞就是她追梦行程中的领航员,曾予她坚实的臂膀,和最后一堂永不言弃的课程。
而小塞呢?为了开一家自己的俱乐部收藏了一屋子的古董珍画,却连交水电费的钱都要靠姐姐接济;宁愿跑几公里去缅怀一家已经更换门庭的爵士俱乐部,却都没想过给自己的车上一份保险。精神世界的充盈和向远方的偏执,于他而言却扮成了囊中羞涩,和一次次因为“自由”被炒鱿鱼的窘境。
这么看来,米娅的赏识如同一个被世界孤立的个体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他多想像闪回中那样在初见时就纵情拥吻,可惜那时他正赶上被“红牌罚下”,心情郁闷,甚至连一声生硬的谢谢都没留下。
似乎命中注定的偶遇和契合,让这段缘分终于在唯美的“星空之舞”下修得正果,生活因爵士、表演和梦想变得熠熠生辉,快乐的如期而至在那段艰难路途中更显得弥足珍贵。整个“夏天”里尽是你侬我侬的甜蜜相依,如同《繁星之城》曲调里“我若在此,你便安好”描绘的那般轻盈悸动。
其实影片的前半段并没有过于打动人心的情节,更多的是发糖和乐符的醉人,而横贯两个季节的铺垫和情绪的步步堆叠,把“秋日”的爆发塑造的更加歇斯底里,感同身受。英雄难过岳母关,所以小塞选择了妥协现实,曲线救国;但他又觉得自己的“无私奉献”并没有换来米娅的理解和深爱,所以甚至连米娅的“处子秀”都姗姗来迟。米娅的声泪俱下和小塞的暗自神伤,把影片的冲突推向了高潮。
在格里菲斯公园的阳光下,小塞告诉米娅:“如果你能得到这个角色,你要把你的一切都给它,因为这是你的梦想。”愿我眼中永是你闪光的样子,哪怕以后的路途都配不上与你共赴。但我会在远方虔诚的祝福你,梦想照进现实,生活幸福完满。
影片最后,米娅已为人妇,小塞梦想成真,在那间名为“SEB’S”的爵士俱乐部里,又响起了那首初见的乐曲。曾经希望你在台上表演我在台下鼓掌,我在琴前弹奏你在席间轻唱,时至今日,你我都得以梦想成真,却只能隔着一个路人甲,拼命缅怀曾经春华夏颜的刻骨铭心。琴曲还是那首,但聆听的人却再也无法轻靠肩头,深情凝望。
影片看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梦想和现实,面包和爱情,再加上穿越、闪回和遇见,似乎都是中国电影电视剧里用烂了的题材。为什么这些曾经被我们当做笑料和嗤之以鼻的所谓套路,会让观众感觉心情沉重、如鲠在喉?
后来一位朋友给了我这样的答案。“梦想俗,爱情俗,柴米油盐更俗,甚至,有时,诗也俗。俗就俗吧,我觉得了美,却愿意去相信去憧憬,然后满怀了喜悦。别人说了多少次做了多少次,和我有何相干?”
“获得的一种方式是不去追寻,拥有的一种方式是不去企求,只去相信。”
结尾的部分,我觉得应该放下米娅试镜时讲述的那段故事。它曾给予米娅坚韧和坚持,自然也希望能在某些时刻,让我们感受到前行的力量。
“我姑妈曾在巴黎住过一段时间,记得她每次来我家,就会给我们讲异乡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次,她告诉我们,她曾经大胆跳进过冬天的河水,赤着脚,丝毫不露怯色,纵身一跃,一头扎进塞纳河。河水太冰冷,她接下来打了一个月的喷嚏。但她说,要重来她还会再跳一次。
这首歌献给那些做着白日梦的痴人们,尽管他们看起来傻乎乎;这首歌献给那些隐隐作痛的心,这首歌献给我们目前走过的人生中,一路为自己制造的小混乱。她珍藏了一片刻的感觉,在不被天花板遮挡的天空下,像油画那样美丽的夕阳,抿着最爱的小酒。弹指间生命消逝,但我将永远记得她那些耀眼绚烂的,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她告诉我,一点点疯狂是为浪漫人生添姿添色的良药。谁知道它能把我们引向什么妙不可言的生活呢?只因如此,这个世界才更需要我们这些做梦的傻子,带领着“叛逆者”们,游乐在鹅卵石打出的小小涟漪中,打着天才画家、浪漫诗人、睿智演员的名号。我会追随着这些斑驳痕迹,找回最初的赤子之心。在梦里,有她,以及那条冰河岸边混着白雪的泥土,笑容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