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爱情如此凄美
这个故事从头到尾都很凄楚动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跟他相识了。她长得清秀、脱俗,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胚子。相比之下,他则显得很一般化,除了能写写画画——要知道,在农村,写写画画是当不了饭吃,当不了衣穿的——而且,最主要的,他家里还很穷。可她却觉得,能够写写画画就是一种本领,一种精气神,她看中、或者说她喜欢的,正是这一点;同时她更觉得,他身上还有一种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她,那就是他的诚实和善良,他就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那个人。于是,他们很快从相识到相爱,最后发展到谈婚论嫁。她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态度非常坚决:他们是一千个反对,一万个不答应。
然而,爱情的火焰一旦燃烧起来,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的。在妹妹的帮助下,她悄悄地拿了家里的户口本,与他一起去乡民政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事情到了这一步,她的父母也就只能听天由命随她去了。
婚后的日子,小夫妻俩过得恩恩爱爱、甜甜蜜蜜。一年后,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来到人间,他们的生活从此变得更加阳光灿烂多姿多彩。
她美得像花像玉。她到哪儿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她人美心更美。在丈夫眼里,她是美貌娇妻;在儿子眼里,她是慈祥母亲;在公公婆婆眼里,她是贤惠孝顺的好儿媳,好闺女;尤其对待公公婆婆,她比待自己的父母还要亲,家里只要有点好吃的,她总是先敬长辈;而重活累活,她却总是抢在先,干在前。天长日久下来,村里人见了她,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她的公公婆婆则干脆将她比作七仙女下凡。
也许是太美满,也许是真有个叫命运的魔鬼。正当她和丈夫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甘苦乐与共地辛勤耕耘着他们美好未来的时候,不幸灾难却突然降临到她身上——那几天,她上腹部疼得非常厉害,常常疼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人更是一天比一天明显瘦下来。在公婆的反复劝说下,她才终于跟随丈夫一起,搭汽车到了县医院。检查化验的结果是:她患的是肝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这样的结果,对于丈夫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他一下子惊呆了:这怎么可能?她才二十几岁呀!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没有人会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但医学尊重的是客观事实。
面对表情十分严肃而又庄重的医生,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医生面前,泪流满面地恳求医生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治好他年轻妻子的病,他今后砸锅卖铁,不,他今后会做牛做马来报答这份救命之恩的……
按照医生的吩咐,他擦干眼泪,强颜欢笑地回到妻子身边,通过好一番如此这般的耐心哄劝,终于说服妻子在医院住下来之后,他就立刻心急如焚地赶回家,将这一不幸消息告诉了全家人。全家人最初的反应跟他一样,都不相信一个心地如此善良的好媳妇,会年纪轻轻得这种不治之症,但又很快都冷静下来,纷纷表示,事实已然如此,现在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千条万条归成一条:救人要紧。
农村人家,经济本来就不富裕,要火烧眉毛般抓出一大笔现钱来,真是谈何容易。第二天,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卖粮的去卖粮,卖猪鸭鸡狗的去卖猪鸭鸡狗,直到日上中天,好歹凑了一笔不小的款子,让儿子小心揣着直奔县医院。
很快,这笔款子就用得一分不剩了。
很快,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也用完了。
很快,家里能卖的,能借的,都打水漂般花光用尽了。可她的病情非但不见好转,相反却更加恶化起来了。怎么办?这时,做公公的一咬牙,一跺脚,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惊人的决定:去借高利贷。
高利贷借来之后,公公婆婆揣了一部分去了医院,儿子则揣了另一部分,满怀焦虑、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寻访民间偏方的漫漫长途。
为了挽救像花像玉一样的美貌娇妻,为了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南下武汉广州,北上沈阳长春,西去郑州西安,只要是别人介绍过的地方,无论远近,他都当成穆斯林的“麦加”一般去虔诚朝拜,去求取换回他爱妻生命的哪怕一星半点的希望之光。在这样一条充满辛酸苦难的寻访途中,他经常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这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多节约一分钱,就等于多为自己的爱妻争取到一分生还的机会和希望!那次他从西安一路颠簸劳累赶到家时,他已瘦得形销骨蚀,气息奄奄了……
后来,后来的后来,在省经济广播电台的一档《星光夜话》节目里,他的这段经历的讲述,让无数听众为之感动,更为之潸然泪下。
人们常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且无数的事实也反复证明了这句至理名言的正确性。然而,他和他全家人为她倾注的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意,这片碧血丹心,却未能感动上苍——残酷的病魔,最终还是无情地夺走了她年轻宝贵的生命。弥留之际,望着他和儿子,望着周围一个个哭成泪人儿似的亲人们,她无限依恋地一字一顿道:“你、们、一、定、要、好、好、活、着、啊……”
最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唏嘘不已的是:他与她,仿佛真的心有灵犀,或者干脆说,她与他真有那种心灵感应。那时候他刚刚达到西安,她呢,则已经处于弥留状态,随时都将一命呜呼。家里人都以为她“走”之前,他们这对恩爱夫妻恐怕很难再相见,他不可能见到她最后一面了;可是,那时候的她,却是那么坚强,那么韧性,那么不屈不挠地坚守着那份只有他们能懂得——并且只属于他们俩的那份“约定”。
而他呢,则仿佛听到了她急切的呼唤和期盼,所以,他才不顾一切日夜兼程往回赶(那时候没有高铁,交通远没有今天发达快捷),最后,终于让她躺在他怀里十分安详地“走”向天国……
……结束这篇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时候,本文作者也不禁唏嘘起来:唉,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追问情为何物?情为何物真的那么重要吗?既然生命是如此地不能承受之轻,那么,好好把握和珍惜已经拥有的,不是比什么都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