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难忘的袖珍毛桃(征文·散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期,也就是在我八岁到十六岁的时候,我在甘肃陇南宕昌南河生活过九年。南河,既是一个公社的名称,也是一个生产大队的名称,还是一条小河的名称。南河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回忆有很多,甚至还有刻骨铭心的。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关于毛桃的记忆。
那时候,在南河的许多农户的园子里,或房前屋后,都有桃树,但这种桃树很特别,所结的桃子只有鹌鹑蛋一般大小,是微型桃,当地称作“毛桃”;未成熟前,它的表皮有很多毛,当它的青皮开始透红时,身上的毛会自行脱落许多。它虽然是微型桃,但并不是现在所说的“转基因”水果,也不是变异,或嫁接的结果,它与生俱来就如同鹌鹑蛋一般大小,玲珑可爱,初为青色,熟后透红,肉仁分离,口感甚好,甜脆中略微带酸。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为窄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厘米,宽4厘米,先端成长而细的尖端,边缘有细齿,暗绿色有光泽,叶基具有蜜腺;树皮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出现裂缝;花单生,从淡至深粉红或红色,有时为白色,有短柄,直径4厘米,早春开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质可食,为橙黄色泛红色,直径7.5厘米,有带深麻点和沟纹的核,内含白色种子。原产于我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这是关于“桃”的广义的释义。
桃较重要的变种有:油桃 、蟠桃、寿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树栽培,寿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观赏,寿星桃还可作桃的矮化砧。树高4-5米。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叶多呈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蔷薇型和铃型两种。核果除蟠桃外,多为圆形或长圆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黄色或夹红晕,少数呈红色;肉质柔软、脆硬或密韧;核表面具不同沟点纹路,均为种和品种群的重要分类依据。——这是关于“桃”的变异品种的介绍,却没有我说的这种“毛桃”。
那么,我所说的“毛桃”到底是什么品种,几乎找不到答案。
我想,这种如同鹌鹑蛋一般大小的微型桃,可能是野山桃。南河的“毛桃”,有可能是由野山桃移植到农户,而逐渐变成家庭种植的特殊品种。
野桃,别名花桃,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干皮紫褐色,有光泽,常具横向环纹,老时纸质剥落。多生于向阳的山地,喜光,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怕涝。山桃花期早,花时美丽可观,果实可食,它的种子、根、茎、皮、叶、树胶均可药用。——很遗憾,这段难得查找到的关于野山桃的解释,却没有说明其果实的具体形状和大小。
在小时候的记忆当中,每到早春二月,便见田埂边,漫坡上,沟沟洼洼,以及农家庭院或园子里,那些野山桃粉红的花儿,一簇簇,一团团,极其繁密,在阳光下摇曳生辉,惹来蜂儿嗡嗡蝶儿翩翩,使得春天忽然间热闹了起来,把大自然装点得红红火火,无比的美好。而到了初秋,桃树枝头挂满了挤挤挨挨的小“毛桃”,青皮泛红,看着就眼馋,诱人极了。趁主家不在意,偷偷摘上些,衣服的小兜兜里,可以装进去几十个,好吃又好玩。
这种“毛桃”,或者野山桃,颜色招人,口感甜脆,尤其是它极其难得的袖珍形体,比其同类更具有市场优势,更可以成为当地的特色水果商品,而它的核是圆形的,更加袖珍,可以做成手链、项链、脚链,打开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可惜,也许是观念问题,也许是品种退化了,当我现今故地重游时,却再也见不到那些“毛桃”了。询问当年的老同学、老朋友,对我所问的这个问题都很惊讶,好像忽然勾起了他们的回忆似的,都回答说,早就没有了!
我已经有四十多年没吃到“毛桃”了,那是我心中的“毛桃”。我很怀念它,即便是在梦里,也还会见到那扑艳艳的花朵和压弯了枝头的果子——那些玲珑袖珍的可爱的小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