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黄土坡上的老先生(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黄土坡上的老先生(小说) ——漫步黄土坡之二十六


作者:薛前发 童生,70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55发表时间:2017-03-15 09:58:46

1
   村里有一句老话:下了黄土坡,秀才要比牛毛多。当然,这只能是老话。现如今,黄土坡上能识几个字记个账的人也是多了去了。但是,人们还是迷信“先生”的。能识几个字,就算是念了大学念了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在村子里当了先生。我们乡下,不管谁家要办个红白喜事,盖房子上个梁,有了小孩做个满月,都要有个先生张罗的。先生懂得事体规矩,村里人便迷信着——着迷地信,信得迷迷糊糊的。黄土坡槐树庄就有这样的一位老先生。
   先生说,祭神时要上五根香或者九根香,要上单数的香,人们便信;先生说,祭祖时要上两根香或者四根香,要上双数的香,人们祭祖时便在香炉里恭恭敬敬的地插上两根香或者四根香。
   槐树庄村长的公子哥儿办喜事,村长那老婆祭祖的时候没有等先生发话,就大大咧咧地上了五根儿香,还有人小声地嚼耳根子:
   “大好的日子,怎么能这样呢?”
   “人家祖上已故多年,早就造化成了神了,也就该上五根儿香的。”其时先生本来就在边儿上伺候着的,便捋着长长的胡子悄悄儿地说。
   人们便信。后来竟有些家户儿在办喜事儿祭祖时便会问一问先生;
   “咱家的祖上去世也十多年了,该上五根香呀还是该上四根香?”
   这些,只有先生懂得。人们便越发离不了先生了。
   经历了许多事后,妞妞的奶奶也在迷信着先生。
   妞妞则不。
  
   2
   茜茜妈唤作叶儿,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美人胚子,瓜子儿脸上一双圆溜溜黑亮亮的眼睛,还能识几个字,更懂人理待道事体。不说十冬腊月农闲时节,就是秋忙夏忙绣女儿也要下床的忙活的日子,说媒的也几乎能踢烂叶儿家里的门槛子。城里做官的,山里开矿的,坡下烧窑的,高大帅,各色人等都有。但她偏偏儿的心里就有了人,心里就只留了那个住着窝棚的后生,那后生唤作车儿。
   车儿幼年丧父,母亲抚养大的,极懂事长得也极排场的,就家里穷一些些,但是车儿苦极好(方言:极能受苦)。叶儿和车儿婚后置办了一个三轮子,山上山下的地跑起了买卖。在他俩眼里,啥都能拉着卖。春夏秋冬,苜蓿杏儿槐花核桃柿饼这些是正宗的山货,他俩在山上收罗收罗就拉到城里了,断堆儿(方言:凭着眼光估算一堆儿的价格)收上来的常常可以称斤儿卖;十冬腊月城里那西葫芦洋柿子(方言:西红柿)还有鲜嫩鲜嫩的各色青菜,他俩在菜市场收罗起来捂上被子就拉上了山……谁说过,心里有了爱,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嘴里都能嚼出歌儿。三轮车上他俩绑了一个唱戏机,每天早早起来上路,或上山或进城,出不了村子三轮子上的唱戏机就唱开了。
   ……爱情也许会老
   真心永远年轻
   有我有你有明天
   人生短短何必计较太多
   成败得失不用放在心头
   今霄对月高歌
   明朝海阔天空
   真心真意过一生
   叶儿嗓子好,也喜欢可着嗓子地唱,坐在车儿旁边唱着还不过瘾,还要鼓劲儿地拍着手打着节拍儿地唱。车儿只会唱一句“真心真意过一生”,还是常常走调。一走调,叶儿就会按一下唱戏机的返回键,又重新放这首歌儿。放得次数儿多了,唱的遍数儿多了,车儿就算是“嚎”,也会和叶儿“嚎”到一块儿了。
   滋润的日子里,叶儿的肚子渐渐地隆了起来。车儿便一个人开着三轮子山上山下地跑。一路尘土一路歌,车儿倒是能够很准确的地随唱戏机的节奏“嚎”一句:
   ……真心真意过一生
   有一天,三轮机子渐渐地把歌声带出了村带上了山后,没有回来。车儿也没有回来。三轮车子翻进了深沟,车儿走了。……
   车儿走的时候,茜茜还没有出生。有人劝叶儿把娃做了另找个人家。叶儿死活不同意,眼里盈着满满的泪:
   “我们夫妻一场,车儿就这点儿血脉了……”
   好多年过去了,妞妞的奶奶念叨起车儿来还会常常的地流泪。因为车儿和妞妞的父亲刚子自小儿玩大,极铁的哥儿们。
   先生说,叶儿俊俏是俊俏,颧骨高,克夫。先生说,自古就有俗谚:女子颧骨高,杀夫不用刀。
   妞妞问过奶奶颧骨在哪儿,和茜茜玩儿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了茜茜妈叶儿:颧骨是高了些,脸也瘦削了些,但是没有掩盖住茜茜妈妈的俊俏。
  
   3
   车儿走了后,刚子一家没有少帮衬叶儿那一家子。叶儿生茜茜的前前后后就是妞妞的奶奶服侍的。叶儿的婆婆不忍丧子之苦丧子之痛,儿子走了不久也去世了,刚子夫妻俩更是忙前忙后地张罗,直到叶儿家里出了殡,扫完草,地里圆好墓……
   “家里没有个顶梁的,不容易呀。”妞妞的奶奶这样说,便常去叶儿家走动走动。茜茜刚过百日,妞妞便出生了。妞妞的出生带来的是满门的喜气。妞妞妈本来也是个挺利索闲不住的人,但是出了月子好多天了,不说妞妞的奶奶,就是叶儿都会抱着娃娃来串门儿,来帮衬妞妞的奶奶烧汤做饭不让她做一星半点儿家务。原来两家的来往是极勤的。
   妞妞周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妞妞妈走了。妞妞妈是抱着妞妞坐着三轮子计划进城买一个大蛋糕的,三轮子翻了,妞妞妈被摔到了路边的沟里。人们下到沟里的时候,妞妞妈已经走了,是紧紧地抱着妞妞走的。人们发现的时候妞妞还哇哇的哭着……
   先生说,大年初一,是忌讳有服的(方言:有孝在身,意思是家里有不久才去世的人)人串门儿的。
   奶奶说是那一年正月初一,叶儿抱着茜茜来家里坐过。虽然过后奶奶还照着先生的吩咐,折了几枝桃树枝放在了孩子身边,找了一簸箕白石灰遍撒了叶儿在妞妞家里待过的地儿,还照着先生的吩咐燃了一挂儿响鞭……都没有顶事,妞妞的妈还是走了。奶奶的心里便对叶儿有了一个结儿。
   妞妞妈走了后,有好心的街邻想撺掇着刚子和叶儿结成一家子过。奶奶看着刚子吃吃喝喝穿穿戴戴的也没有个人照顾,自己年岁也渐渐地方大了,心里也便有了这么个念头儿。
   先生说,叶儿命太硬,不好抑制。
   奶奶便断了这个念想。两家的来往便愈发的少了。
   倒是妞妞和茜茜还是很要好的玩伴儿。先头奶奶还不太情愿,后来也不管了。
   “槐树庄就这么屁大点的地儿,就这么三几个娃娃,还能和谁玩?”
  
   4
   霍国民是村委大院管广播的,人们习惯呼作“霍二”。他老大霍国英小儿麻痹,在村口守着一个小卖部。实际上从村口过往的就那几个人,生意能有多好呢?明眼人都知道他在做些什么。奶奶说“上面公安也来抓过,一个残疾人咯,能把咋地?罚上几块钱还不是又放了?那是监狱里都不要的人哩。”霍二不过是村里一个管广播的,村里大大小小能沾光的事儿他都会削着脑袋钻进去沾一把光。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机会都会争,不顾鼻子不顾脸的。
   叶儿的低保是霍二办成的。
   “上面管低保的是咱一个关系,费了好多口舌,咱村里就只弄下两个名额,你一个,我老大一个。弄成了,不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不用交了,每年还能领一千多元钱哩。”霍二把一摞子印着表格的纸送到叶儿家里时这么说。
   “这么多表,怎么填呀?”叶儿心底里本来不待见霍家两兄弟的,但是孤苦伶仃的,好长时间了也感到了刚子一家的冷落慢待,忽然接着这一摞子的表格,心里还是暖暖的。
   “我老大是一个老低保,年年填,他知道,我还是不大能够摸得着怎么填的,有空你去小卖部问问老大。”
   在霍老大的八八九九的指点下,叶儿自己写了申请,托霍二找村委会开证明,忙活了一阵子办完了手续,才知道还必须自己到镇上民政所交表。自车儿走了,叶儿很少进城的。当然就是车儿在的时候,叶儿进城也没有去过民政所呀。民政所的门朝南朝北叶儿本来就不知道。
   是霍老大开着自己的电三轮载着叶儿去交表的。或遇到人家轮休,或可巧儿管事的下乡,叶儿为交这一摞子表竟然就在城里跑了三四趟。叶儿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再麻烦霍老大了,那一天总算交了。叶儿的低保在霍家俩兄弟的帮衬下终于有了眉目。
   一连好几天,叶儿天天被霍老大用电三轮载着在县城里跑,免不了有人在嚼舌根子了:
   “一个寡妇,一个老光棍……”
   “一个女人家,没有个依靠,也不容易。”
   “干柴烈火,就一个瘸子……”
   “避雨还能嫌茅屋破呀……”
   说什么的都有。
   有一天夜里,村长的老婆也来叶儿家撺掇了:
   “其实,霍老大人也挺不错的,又没有结过婚,据说存款接近七位数哩……”
   就在叶儿为流言苦恼,为生活煎熬,几乎要铁了心随了霍老大“搭伙计”的时候,霍老大出事了。有人说是前几天上面又把霍老大弄走了,这次还是很不好办的,有人说霍二拿了一袋子现款也没有见着霍老大的面……
   先生说,叶儿命太硬,不好抑制。和谁近克谁。
  
   5
   有一天夜里,一群女人在妞妞家不知怎么就说起了先生的神气:
   “看坟地,看院子,先生看生男生女还很有一套哪。”
   “东头二妮记得请先生看的时候,先生说是怀了女娃,结果不是要哈(方言:生下)一个男娃吗?”
   “是呀,她那天也找先生问,先生搬出本本按着她说的日期查了一哈记载,本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X月X日,二妮,确定男娃。”
   “她怎么就记成了女娃呢,自己记错了,还怪先生。”
   “也许,先生看得是女娃,记得就是男娃,要哈女娃觉得先生看得准确,就不问了,还会给先生传名;要是要哈男娃,先生就敢搬出老底儿让你看,只能证明先生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妞妞插话说,“先生也许就反记着哩,准备你翻老底。”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出大戏闭幕后,妞妞在奶奶唠叨着大人说话小孩不准插话的道道时也睡着了。
   奇怪的是,妞妞在睡梦里,看见父亲牵着叶儿阿姨的手走在红地毯上
   ……睡梦里,叶儿阿姨高高的颧骨,还有先生那长长的灰白的胡子惊醒了妞妞。

共 37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乡村的先生不仅识文断字,还能精通人情世故,通晓许多常人不懂不明的事理,所以倍受村民支持,近乎迷信地信奉。这不,老先生就把茜茜父亲车祸而亡的灾祸归咎于茜茜妈妈的克夫命。于是,就连妞妞奶奶这个善良朴实的老人,在给自己丧妻的儿子撮合婚事时,都偏信了先生的话,不敢把茜茜妈领进门;霍家残疾的大哥帮着茜茜妈办低保,一来二去,便被村民极力撮合着在一起,谁知霍老大因着本不合法的生意被抓了,于是咎责又归在了茜茜妈的克夫命上。妞妞喜欢茜茜的妈妈,听着长辈们不平的议论,梦里竟梦到了茜茜妈和自己父亲的圆满幸福。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讲述了小乡村里朴实善良的茜茜妈不幸的人生际遇,反映出迷信思想的残余仍旧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真实性和思考价值,推荐共赏!【编辑:茉莉金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茉莉金香        2017-03-15 10:01:51
  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3-28 11:22:24
  O(∩_∩)O谢谢老师精彩编按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17-03-15 21:57:53
  好人不见得有好命,哎
回复2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3-28 11:22:56
  好人总会有好命。我坚信。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7-03-17 18:23:05
   欣赏佳作,为佳作点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梓郁        2017-03-25 19:06:44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讲述了小乡村里朴实善良的茜茜妈不幸的人生际遇,反映出迷信思想的残余仍旧影响着村民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真实性和思考价值。
安静写字,快乐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3-28 11:23:39
  O(∩_∩)O谢谢老师关注
5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4-09 17:33:55
  老先生信口雌黄,这难道不是老百姓受苦受穷的一个原因么?我善良的邻里乡亲呀,为什么就要着迷于这些先生呢?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 微信号同手机号:13293971786 qq号:653003869(迪辉摄影) 可百度“薛前发”“迪辉摄影”找到我。
6 楼        文友:薛前发        2017-04-09 17:36:35
  捋着胡子的老先生信口雌黄,
   盲目迷信的小百姓总是受穷。
   只盼着黄土坡
   能够繁荣富强!
   可叹
   一个个老先生还在装模作样。
薛前发,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下迪村,中国共产党员,人民教师,九零年中文系毕业。喜欢写作,摄影。信奉多学多思多劳多得,不亏不欠不贪不腐。 微信号同手机号:13293971786 qq号:653003869(迪辉摄影) 可百度“薛前发”“迪辉摄影”找到我。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