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关于“的、地、得”不分现象

编辑推荐 关于“的、地、得”不分现象


作者:老游湖 进士,632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16发表时间:2017-03-19 07:59:51

写这则笔记是有所顾忌的。但,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来写。因为,这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至于能引起多大的关注,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现象就是“的、地、得”不分。而不分的现象,就是读和写都是“de”。至于这个“de”是哪个,就不清楚了。
   记得七七年读初中的时候,就曾涉猎过华师大编写的有关语法方面的书,对的地得的读与写就有明确的区分。
   八五年教书,对学生也作了很明确的讲解。
   互联网的普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也学会了上网。也涉猎了诸多网络小说,从而发现了这一现象。随着涉猎的深入,这一不分的现象引起了重视。才发展到不得不说的地步。同时,也叫我有些疑惑,我的这一穷追不舍,是我的古板?还是时代的进步,从而放弃了既定的传统格式?
   疑问归疑问,要想解决问题,就是要拿出充足的理由。
   查一下百度,有这样一段话值得重视,“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概括地说:1、定语后面用‘的’。2、状语后面用‘地’。3、补语前面用‘得’。”这样看来,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其基本的格式是没有改变的。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搞清楚了,一个是“口语”,一个是“用法”。也就是说,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在口语上是可以读一个音de的。所谓口语,就是口头语言(当然,这种说法是没有经过科学检验的。)。而在用法上就不能读一个音了。所谓用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方式或方法。而所谓用法,是不是以往所说的“书面语”呢?查百度,对书面语给出这样的定义:书面语,是指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为“看”的语言符号系统。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所以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样看来,似乎已没有什么值得追寻的必要了。但,细想一下,似乎又不是那么严丝合缝。因为,它们只说是“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不是完全一致。这就给有心人以可趁之机了。这就是说,书面语与口语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定补状的区别就在这里。要想切实分清定补状,就要切实分清它们的读法。还要明确,它们只是书面语的用法。那么,这三者在书面语上是怎么读的呢?“的,de,读四声”;“地,di,读四声(而这一读法,又纳入动词的范畴,这里,只取与助词有关的说法。)”;“得,de,读一声。”这是要牢记于心的。而这样做,初始是显得有些麻烦,但,时间久了,化为了自己的骨血了,就不会再抱怨了。而这,也是学习语法的最好环境。
   当然,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这样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不被那些框框所束缚。才能运用自如。倘使没有这一痛苦的淬炼与蜕变,就很难有鲤鱼跳龙门的崇高境界出现。
   而洞悉了这一切,再反观现在网络小说里面所出现的的地得不分的现象,就知晓其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还没有达到这一境界。出现的地得不分的现象就情有可原了。
   但,作为一个为文者,对自己写下的每一则文字都要负责。所以,对的地得的正确使用就要上心了。
   我在以往文章中曾简单提及过类似的话题,这里再次提及,并非唠叨,也并非我的小题大做。而是警醒诸位写作者的重视。以期诸位的大作都洁净如水。

共 13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本着严谨务实负责的态度,针对“的、地、得”不分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预达到警醒写作者重视的目的。作者多方探究,寻找证据,从用法与读法、书面语与口语多个角度,对“的、地、得”三个字进行了分析,对于写作者大有裨益。的确,在编辑文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给编辑修改带来不小的工作量。很有意义的文章,值得品读。【编辑:执手今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执手今生        2017-03-19 08:06:05
  拜读,受益!谢谢作者!祝写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老游湖        2017-03-19 14:20:46
  谢谢。问好了!
2 楼        文友:镶蓝旗        2019-03-05 17:03:04
  拜读啦!书面语是要准确的,可现在的网络语也是时有发明,弄的小学造句也是时常挠头。有时看见网络语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回复2 楼        文友:老游湖        2019-03-05 20:17:05
  多谢,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