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百味•春之韵】椿铃子(散文)

精品 【百味•春之韵】椿铃子(散文)


作者:如风姐姐 举人,374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3发表时间:2017-03-19 11:58:51

【百味•春之韵】椿铃子(散文)
   我说的椿铃子就是大家普遍叫的香椿,它有多种名字,比如:香椿芽、香桩头、椿天、椿苗、椿白皮、等等。由于地域和风俗不同,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样。但我还是无比喜欢椿铃子这个叫法,从小就喜欢。特别是那一个“铃”字,从嘴里说出时,耳朵似听见春天的铃声在风中滚动。叮叮铃铃,悠悠扬扬,养心悦耳。更何况还是可以吃的“铃”。
   我们家有好几棵椿铃子树,有些年纪了,粗糙的树皮经常呈片状脱落,但那羽状的长柄复叶却总是郁郁葱葱,长出的嫩叶并不比新树差,甚至香味更浓郁,厚重。像老人,拥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沉淀,对任何事,都可不慌不忙,成竹在胸。用温暖的眼光看红尘,若展示,那必是一生精华。
   堂哥在北京工作,几十年也难得回一次家。直到退休那年,他出人意料,突然在椿铃子染红的时节回来了。自那次回家以后,每年,他都会掐准了时节打电话,问“家中的椿铃子树发芽了没?”
   今年亦如此,我叫他不要挂机,拿着电话跑到门口去张望,看门前的那兜红油椿此时长成啥样了。如果堂哥不问,进进出出,我根本不会在意一棵简单平凡的椿铃子树。即使它长在自家门前。
   看着椿树,我兴奋地向他报告,说:“紫红色的芽孢开始冒尖尖了。”
   他说:“真好,清明我回家时应该可以大饱口福了。”那语态满含渴盼,像馋嘴小子巴巴的眼神。
   放下电话,看着满树烟霞似的芽孢尖,我想,堂哥不是想吃春芽,而是游子思乡病又犯了。
   此时,芽孢上的嫩叶,正呈小锯齿状,从深褐色老树上冒出。它们仿佛是带着小锯来的,锯开冬的冷漠,“蹦”的一声,就在春天里爆出来了。玲玲珑珑,笑眯眯,闹层层。初春,微微冷寒抚过那小身板,虽娇小,却不柔弱。奋力吸取老树根须的风骨。
  
   二
   眼前的椿铃子树勾起堂哥前次回家的情形,正是各家各户炊烟袅袅之时。我们家人都围坐在餐桌前,妈妈端上新煮的白米饭。他一脚跨进堂屋,边走边喊:“大妈妈,你今天做的什么菜呀?好香,都快香破鼻子了。”
   他的突然来到,令全家人措手不及,惊讶,高兴。
   我们家吃饭,基本都是在厨房煮好,端到堂屋来吃,因为喜欢堂屋的宽敞,明亮。全家人围桌而坐,谈天说地,交换各自所见所闻,饭也吃得有滋有味。
   堂哥是我亲二叔家的独生子。多年前,他把在北京的工作稳定,成家后,就把我二叔跟二叔妈都接去了北京享福。后,二叔和二妈都老了,相继病故於北京,死后两人都埋葬在那里了。现今,堂哥在老家的亲人就只剩我们了。
   看见突然光临的堂哥,妈妈一脸惊喜,像看见久别的亲儿子。一阵寒暄过后,边添碗筷,边一叠声地喊:“金啊,快坐,快坐,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先吃饭再说,先吃饭再说。”
   看了一眼桌上几个朴素的家常菜,我说:“等等,这菜太不像话了,等我去厨房整两个好菜出来再吃吧。”堂哥边脱外套边看菜,用嘴朝桌子努了努,说:“不要不要,我就喜欢这些菜。”
   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我只好作罢。
   吃饭时,堂哥一脸饿样,只顾埋头夹菜,吃饭,不说话。筷子频繁地只光顾其中一盘淋了麻油的凉拌椿铃子,米饭足足吃了两碗。吃完,拍着肚子喊:“舒服,舒服,还是老家的饭菜有味道啊!”接着说:“走时记得给我带些椿铃子回去,送北京的老友尝尝。”
   我不解地看着堂哥说:“这么大老远的带点野菜,不怕人家说你小气呀?”
   堂哥看着我,微笑说:“家乡的东西嘛,难得,味道又好,比外面的不同。”
   我不屑的回他说:“带些柴火腊肉,花椒香肠之类的东西回去还差不多。带这个,全国各地都有,谁稀罕呀!”
   堂哥说:“那些都不想,就稀罕这个。”
   当然,后来堂哥回去时,除了他要的椿铃子,我们还是为他准备了不少其它特产。
  
   三
   只不过从此后,椿铃子成了堂哥回家的理由,成了堂哥对家乡的牵挂。我想:它在堂哥的心目中不压於一个美丽女子,雍容,典雅,俏皮,朴实。值得拿去老友面前炫耀。
   春风吹拂着快乐的椿铃子,叶尖们很得意,像一朵朵小火苗,燃在树梢,撩拨人们的眼光。而托起嫩叶尖的,是一个个胀满心事的小芽孢,光看,就感觉满满的勾引。独特的香味在风中弥漫,浸湿味蕾,浸得人馋延欲滴。所以,堂哥每每念及它时,心间总会鼓噪着一种难忍的乡愁。
   每当椿铃子撒欢抽叶时,他必嗅着椿铃子的味道回家。
   看着一枝一枝的嫩芽,像看见一家一家的灯火,忍不住赞叹:谁说人间只有花儿最美呀,椿铃子这好姿色的叶片更像女儿妆,别样的红,别样的胭脂,别样的天生丽质。它不似桃花,却拥有桃花般的别样妖娆,甚至比桃花更妩媚,不雕琢也薰人。
   田坎,路边,土坎边,把它采摘回家,用开水轻轻焯一下,与切碎了的水豆腐一起凉拌,装入青花瓷盘,红的是椿铃子,白的是水豆腐,用青花托着刹有诗意。浇上麻油,拌上米醋,稍微撒点细盐。吃起来没得讲地惬意:嚼着爽脆,闻起清香。这味,独属椿铃子所有。
   堂哥吃这个凉拌菜不喜欢拌水豆腐,他讲究的是纯。像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不掺杂任何特质,稀罕的就是一股纯纯,清清亮亮的清流,趟在心底。
   堂哥喜欢椿铃子的第二个做法是:纯芽尖清炒鸡蛋。除了盐,什么都不放。
   而我特喜欢把芽尖和鸡蛋打匀,加点芡煎成饼。每次妈妈做它时,我都会守在旁边,看妈妈将芡粉和清水拌成糊糊,打入鸡蛋,放葱,加入盐和小苏打,再把切碎的春芽拌进去搅匀。然后一勺子,一勺子地把拌好的蛋糊糊,倒入置於火上的平底锅,手拿锅柄不断轻轻摇晃,借晃动的力把蛋液摊薄,摊匀。煎黄一面后翻过另一面来,待两面煎黄,就成了色,香,味俱美的椿芽鸡蛋饼了。装盘时切成一块一块的小三角形,摆摞成各种好看的花样。吃起来酥松,鲜美。进到胃里,爽爽地令人无比舒服。
   当然,椿芽鸡蛋饼堂哥也喜欢吃,但要是喊他选,他必是说:“就芽尖炒鸡蛋吧,一样的味道,简单又好吃。”
   我想,这与他为人处世有关吧,虽身居高位,却不拿架子,不得瑟,对生活总是力求简,素,淡。
  
   四
   说他身居高位,是针对我们整个家族来说的。一个农村出身的土包子娃,根本没有后台什么地,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国家农业部工作,光光这点,已经足够家族人炫耀,荣光啦。不管他什么职位。
   可佩的是,他树高千丈不忘根,人在辉煌不忘本。在他北京的家里,经常有贵州人光顾。有的是出门打工遇着了困难,有的是去北京治病撞着了难过的坎,还有的是被人贩子贩卖后逃脱出来,走投无路打电话找他。他总是与人为善,极尽所能给他们温暖和帮助。
   家乡人说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总是告诉认识他的熟人,说:“你们来到北京找我,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
   一句“你们来到北京找我,”一句:“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便把乡愁里的融融亲情,在语态里升华了。升华成一种大爱,一种宝贵的胼手砥足,无法割舍。
   椿铃子的香是素素的香,那香能静游子的灵魂尘埃,能涤凡人内心的哀怨。我神奇地感觉,若住进那香里,喧嚣的尘世可能就安宁了,它直抵灵魂深处的柔软。
   去年堂哥走时,椿铃子还没有大成熟,抠抠的,好几天才肯冒出一小截。想给他多带一些也没有。待人走后,这丫倒是欢天喜地地疯长起来,不要几天,它就拔出好多诱人的新叶,嫩嫩,绒绒地可心。於是,妈妈就想用坛子把它们腌制起来,等堂哥再来,走时可多带些。
   为了腌椿铃子,老妈指派我去采摘。因为她知道,我懂椿铃子,采摘椿铃子最好的时机是早晨或傍晚,要掐准时间,在它着色浓到极至时采摘,采摘第一次要摘取它芽薹上的顶芽,还要留一小截芽薹,让留下的芽薹好继续分片生叶。
   摘下椿铃子芽叶后,要帮妈妈把它洗净,晒腌。然后用适量的精盐揉搓,使盐均匀渗入椿芽内。搓盐后,若出水多,需再晾晒一次。然后是装坛,压实,加盖。要是我们自己吃,一般三至五天就可以了。
   可妈妈做给堂哥的腌椿芽,要求是要可以长期保存的那种。装坛时比一般的就要麻烦许多,首先是要把它分层装,每放一层,就要适当地撒层盐,一层一层压实,装满后,坛口要密封。等过两小时左右,要去倒坛一次,一般至少要倒三次,直到坛内热气全部散尽,盐粒全部化开。
   一个星期后,再把椿铃子们捞出坛子来,从新凉晒,晾晒时要记得翻动,过程就是:晾晒,翻动;晾晒,再翻动。直到芽叶基本看见白色霜底,才可以正规装坛。这次装坛的顺序是,先装一层椿铃子,后铺一层糯米草,压实。再装一层椿铃子,铺一层糯米草,压实。如此这般,直到装满为止。
   最后,盖上木盖,在盖子皮面蒙一层纸,这纸是有讲究的,一定要用牛皮纸或厚棉纸。这蒙纸用的浆糊也不能用一般的浆糊,必须用浓豆浆或嫩豆腐拌石灰粉。把坛子口封得严严实实,可存放蛮久。
   给腌椿芽的坛盖蒙好棉纸后,我欣喜地发现,这庄重的过程,极像旧时的传统婚礼,坛子头上的蒙纸,就是旧时新娘头上必不可少的大红盖头,只有在入洞房后才会被新郎揭开。
  

共 35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乡愁是一种情节,看不着莫不着,只有用心去体会。文中详细的写了堂哥与春铃子之间的故事。堂哥不远千里回归故里,体现的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作者一家为了堂哥能吃到家乡味道的春玲子,精心腌制春玲子,体现的不也正是一种舔犊之情吗?作者借助春玲子,家乡的特色菜,传递的是深深地爱。文字简洁,情感饱满,善于从细微处打动人心,可见用词遣句的功底深厚。整篇无不体现出深深的乡情,引起读者思索。不错的佳作,力荐。感谢赐稿百味,敬祝春安!【编辑:月儿弯弯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21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7-03-19 12:17:21
  堂哥是风筝,春玲子便是那丝线,即便是行在千里之外,心却在故乡。
月儿弯弯笑
回复1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0 04:57:45
  感激副社长辛苦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7-03-19 12:18:20
  感谢支持百味,祝此生安好!
月儿弯弯笑
回复2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0 04:59:33
  预祝百味征文圆满成功!
3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3-19 16:03:57
  椿铃子,多么好听的名字啊,光听这名字,就足以让人垂涎了。接着作者又借物抒情,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好文,欣赏。感谢赐稿百味,祝春安文琪!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回复3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0 05:02:59
  感激部长留墨鼓励,遥祝春琪!(*^__^*) 若有机会,偶请大家吃全宴椿铃子(*^__^*) ……
4 楼        文友:北京陈川        2017-03-21 07:47:28
  作者写作技巧娴熟,造诣不凡,充实,感情充沛,风格明朗刚健。这一篇散文借助春玲子,家乡的特色菜,传递的是深深地爱。欣赏这样的作品,不仅文学功底深厚,内容也能触动人心。佳作一篇,欣赏!
北京陈川
回复4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2 04:59:20
  感激弟弟留墨鼓励!敬茶!
5 楼        文友:我本单纯        2017-03-21 07:50:07
  文字简洁,情感饱满。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2 05:00:12
  感激文友留墨鼓励,敬茶!
6 楼        文友:冰山雪雁        2017-03-21 11:53:11
  看到标题,我立马想到了香椿炒鸡蛋,那个香呀!呵呵!差点掉哈喇子了。欣赏佳作,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百味,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6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2 05:02:40
  感激雪雁美女光临留墨(*^__^*) ……,等若有机会时,姐请你们吃椿芽鸡蛋饼,管饱,管够。
7 楼        文友:雪千寻        2017-03-21 17:23:24
  生活感浓郁,文字雅致,文风朴实,欣赏佳作!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皆是花好月圆!
回复7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2 05:04:20
  感激千寻鼓励!敬茶!好喜欢你的这个签名片片,极美!(*^__^*) ……
8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3-21 19:22:21
  谢谢如风姐姐的一份盛情。您可千万别称我什么部长,我能力其实很差的。您的文章的确是好,学习、欣赏!祝福!遥握!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回复8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2 05:09:44
  谢谢女神!(*^__^*) ……,不叫部长,改叫女神妹妹吧,看见你的笔名人就活跃起来,心内生出许多喜欢,远握!遥祝妹妹万事顺心如意,永远美丽!
9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3-22 06:54:28
  欣赏佳作!文笔流畅,以物含情,感受人间至美情怀。问好如风姐姐,祝福创作愉快!
清心如云
回复9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3 11:33:12
  感激如云社长鼓励,敬茶!大红袍,老树的。
10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3-22 08:00:42
  女神我可也不敢当,嘻嘻,还是叫我小白兔吧,我可能都不是妹妹了,我已知天命了,也许是姐姐呢。嘻嘻嘻.....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回复10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7-03-23 11:36:03
  哦,不会吧,偶绝对滴姐姐,一九五九年滴银呢,(*^__^*) ……,不管,先抱抱再说,因为喜欢。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