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花江南,蒙雨霏霏
春水初生,漾出一方潋滟;春花争艳,秀出十里芬芳。这一场春华的盛宴,不曾想是谁在孤馆里相思,误将情丝揉碎成阴色,又是谁在阁楼上愁怨,乱让情愫碾化成泪水?昏暗的气色,渲染着无际的天空,让细雨成为江南春景里的主角,愈演愈烈。
驿外梅残,溪桥柳细,本是草熏日暖莺语闹。谁道一帘疏雨,落地溅花,和着习习微风,一种莫名已久的寒气,让天桥,街头、川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了同样的动作——打着寒颤。嘴里好像说着点什么,匆匆闪过。
此时,正值江南的三月天,各处一蓑烟雨醉春风,少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热烈,多了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惆怅。
手撑油纸伞,身着青衫衣,不知不觉,踏着铺满绿苔,而又斑驳陆离的青石路,走进幽深幽深的小巷里。
丝雨串珠,滴过叶隙,轻敲着雨伞缓缓滑落,在路旁的石椅上开出朵朵水莲。素手轻轻抚摸着记忆厚重的墙壁,步履款款,江南古城的过往在一个北方游子的心中浮想联翩,那一刻良久伫立,极想把这一切刻入眼眸。
烟花三月,江南古城,蒙雨霏霏,远山黛色,月桥水韵。竟那般巧夺天工,像是谁在挥毫泼墨抒缠意,又像是谁在舞文弄字传痴情?
小巷深深,青阶悠长。就着蒙蒙细雨,寻得一种雅兴,在深巷里留恋彷徨,彷徨留恋。
顿然生思,大概是想逢着诗人戴望舒笔下雨巷里的那个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有丁香一样的愁怨。
微雨池塘水面波,双双燕影衔泥去。沿着青阶,慢步登桥,静听竹楼上古筝悦耳,笛声悠扬。演绎着这里的深邃,彰显着这里的古朴。
亭台驻足,倚栏远望。堤坝边,翠柳随风斜,片片柳絮飞,树下青草交头接耳,似乎在低语倾诉。一湖春色撩人,云雾缭绕雨亦奇。
油纸伞,烟雨情,在这浮华的年代,这份安静的尘世已被人遗忘,急促的现代步伐已代替了悠然。
江南雨多,有淅淅沥沥的春雨,有时缓时急的夏雨;有潇潇寂寥的秋雨;有凛冽刺骨的冬雨。散落在江南的古镇,淋沥在江南的楼阁、小巷,让江南古城氤氲在一片雨的情节里。
作为一个北方人,对这蒙雨霏霏的三月江南,起初欣赏,现在倒有些伤感,有些愁怨,我喜欢了它的缠绵,但不愿为它痴情。
烟花三月,蒙雨霏霏,几树桃花灼灼,几处烟雨空濛。
大概油纸伞,只属于江南,柔情细雨,只属于江南。
雨还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