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被策划”
摘要:警惕“被策划”。
“策划”一词,现在用得很是“火”了起来。电影电视节目制作有策划,报刊杂志编撰有策划,人物包装有策划……
应该说,“策划”本无贬义,以上用法也十分准确。然而,现实生活告诫我们,必须擦亮眼睛,以警惕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被策划”。什么“策划”?坑、蒙、拐、骗,阴谋洗钱,谋官害命,借刀杀人,等等。
我们不去“策划”他人,起码也要高度小心被人所策划才是。梁实秋有篇散文,题目叫《送礼》。其中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年,端阳前数日,忽然有人送礼并附着一张名片,上写“菲仪四色,务求赏收。”梁君此时午睡方醒,待要追问名片上的姓名,其人早已杳不可寻,则互不相识。
如此这般,到中秋又送一份礼物,而且分量较前次加了一番。
于是,梁实秋开始恐惧了,细查名片心想,此公一再宠赐有加,猪肥了没有不宰的道理,他屡施小惠,存心有一天,要我感恩图报驰驱效死吧?
后来总算搞清楚了,那位送礼的原来弄了个张冠李戴,弄错门了。
掩卷一览而过。但对梁先生的那句幽默——“猪肥了没有不宰的”,则不能一笔而过。就不少人来说,那是警世名言的。
梁君这里阐述的警惕“被宰”,实质上,就是现在所讲的小心“被策划”。
“养官千日,用官一时。”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处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作为领导干部,尤其要警惕被人往肥里喂。否则,就难免不知何时被人“用一下”。
须知,有时只“用一下”,那后果,就是挽回不了的呀!
有部小说叫《过把瘾就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
【编者按】近几年,各类新闻媒体有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就是“被XX”,“被策划”当属其中之一例。其实,话说穿了,就是被动地成为某人的工具,或者说是被想要用你的人给策反了,你被他策反了,自然得为他所用。若不然,你吃了他那么多酒饭,收了他那么黑钱,他能善罢甘休么?梁实秋当年担心并非危言耸听。人家在“策划”你的时候,就是把你当猪喂,一旦喂肥了就会“宰”卖钱或烹食。【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