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灯塔(随笔) ——读伍尔芙《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认识世界的途径有许多种,如果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种种认识,读书应该是不二法则,喜欢读书的人会达成这个共识。于是便踏了一条漫漫不归的阅读路,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阅读中会迷了双眼,苦了心志,会有泥泞甚至暗礁阻碍你在阅读中前行,就在你心灰意冷时,你发现不远的前方有一座灯塔,它的光有些微弱,但它给了你坚定的理由。
《我们应当怎么读书?》一个带着大问号的标题,吊足你的胃口,你觉得所有的疑虑在此处都能得到解决。它的开篇却使人大跌眼镜,让人饱涨的兴趣一下子索然无味了。
伍尔芙认为,能给人关于阅读的唯一建议,就是不要听取任何建议,而只须依据自己的直觉,运用自己的理性,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结论。
会有人发出反对的言论了:这纯属废话,这个道理谁都知道。
我认为,这是给每一个阅读者阅读建议的前提,个人的阅读都是个性的,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都会有所不同。
伍尔芙觉得只有达到阅读唯一建议的前提这一共识,她才会自由地提一些想法和意见。这些想法和意见不会束缚阅读者的独立意识。而独立意识,正是每一位读者所能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享受阅读的自由,还要学会控制,要精确而有效地培养读书的能力,这样的阅读才是有品质的阅读。
在阅读中我们会面对茫茫书海,遍布杂乱无章的书籍,会如无知的孩童面对着品类繁多的食品不知道该拿哪几种。如何获得阅读最深刻最博大的乐趣,伍建议先将它们分门别类,从每一种文学样式里汲取营养,摒弃自己预置的想法,尝试着适应作者,让自己成为他的创作伙伴和助手。阅读伊始,要敞开心扉,才能感受作品里难以觉察的精妙之处,把你带到一个卓尔不群的人面前,要浸淫其中,把玩个中滋味,才会挖掘出作者给予你的一些相当明确的东西。
这是每一种文学样式阅读的纲领。
小说阅读,伍给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审视一座结构复杂而精巧的建筑物”。读小说就是审视小说的结构、构思和细节,阅读的过程如同建筑般,持久、复杂。伍尔芙从一个写作者的身份来阅读小说,亲自品尝遣词造句的危险与艰难,注重印象深刻的细节和片断,注重小说要强调突出的和淡化处理的。
她提醒读者读大师作品,读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笛福擅长野外活动和冒险,简•奥斯汀的天地在客厅,哈代会把人带到夜空星星高悬的沼泽地。三位大师,展示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和命运的关系。他们笔下的世界各不相同,但他们各自的世界始终是协调一致的,这得益于大师们小心谨慎地遵循着各自观察、描述事物的法则。一些二流作家,常常在同一本书里营造两个不同世界。小说的阅读是艰难且复杂的,作为阅读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大胆的想象力。
小说、诗歌称之为艺术作品,还有一类作品不够“艺术”,记录着一代伟人、名人早已逝去和被人遗忘的生平和传记。这类书籍向读者展现了大千世界的众生相:饮食起居、爱恨情仇、失败与成功,从出生到死亡。阅读者追寻着主人公的足迹,会生出一些个人的情愫,同情或反感,且不要忘记,你始终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路人。文字总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不管主人公是不是作者本人,“旁观者清”,阅读者要以冷静客观的大脑去思考、去判断。
对另一种艺术样式的阅读,伍是特别赞赏的,她说“是为了唤醒、操练我们自己的创造力”。它不像小说那样叙事还要顾及细节,它更抽象,强调一些常规的、不断重现的节奏,它就是诗歌。
诗歌的冲击力强烈直接,读者会浸淫、全身心投入,感情和思绪喷薄而出,无遮无挡。阅读诗歌,你就是诗人的同代人,感受他心脏的律动,和他一起呐喊爆发,这种情绪在荡漾、扩展、探问和诠释,是心灵的反馈和回声。
诗歌的精炼可以涵盖巨大的情感范围:有的率直有力,有的一吟三叹,有的静穆与冥思,有的意象更为奇幻。这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会让读者成为演员,成为观众,能够真正唤醒、操练我们的创造力。
阅读的真谛在于比较。伍尔芙在对几种文学样式分门别类的引领后如是说。
比较是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尽可能理解的基础上获取形象,这只是阅读的一半,另一半是对纷繁众多的形象进行评判。这种评判是确凿可靠、经得起推敲的。评判的过程不急于求成,如同等待一朵花开,等待果实的成熟,是不经意的,也是水到渠成的,是顿悟和灵感。先前的阅读是零散的,现在是一种整合和归纳。
此时,开始了一本书与另一本书的比较。在比较中,读者要做一个挑剔的评判者,要严厉甚至苛刻地把一本书与同类中的上乘之作进行评判。是一个探幽寻奥的过程,读者要履行好自己责任的一部分,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渊博的学识。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不可能如专业批评家评判得精准,我们无法完全隐藏丰收自己的情感的喜爱,评判谬误也是常情。但是经常评判会无培养阅读的趣味,这种趣味会让阅读者贪婪无节制地吞食各种各样的书,而后,会更富于思考。评判的功德和终结在于此。有了这种趣味,我们在阅读中会进一点选择,层次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高,趣味也会越来越高。
阅读的过程,就是比较评判的过程。伍尔芙认为,自始至终要做一名读者,善于思考、善于评判,这些评判会成为作家们呼吸的空气的一部分。这样,书籍会变得更充实、更丰富多彩。
到底为什么阅读,伍尔芙认为阅读的本身就是阅读的目标。这话,对于她而言,绝非大话,是有着深厚的底气极平静地说出来的,绝无一丁点炫耀的意思。《<伍尔芙随笔全集>卷一》,是伍尔芙作为普通读者对她阅读过的作家作品比较评判的随笔集,她阅读的广博和深刻,她批判的客观和冷静,篇章里那些冷语,为我喜欢。为什么阅读,她用她的随笔集做了最好的诠释。
对于一个喜爱阅读的人而言,从翻开第一页书开始,就开始了阅读之旅,这种阅读“路漫漫其修远兮”,有一座灯塔的指引,或许会让我们少走些弯路,让我们的阅读品质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