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我的小家(散文)
当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之时,我想,每一个匆匆上岗的父母都会思考——我要如何陪伴孩子长大。我和夫君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对。那年我们都24岁。
刚出生的孩子,受凉了,婆婆将他揣到怀里,整整焐了一天;没有下奶的时候,正在哺乳期的大姐舍不得他吃奶粉,一天无数趟地跑来当奶妈;婆婆炖骨汤,夫君洗尿布,全家人忙得团团转。
刚开始,这个七斤重的小家伙,就给我们来一个下马威,仿佛在说,要想把我养大,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呢!
此刻,回忆最初哺育孩子的日日夜夜,我竟然忘记了当时难以言说的苦。
孩子两周岁多上幼儿园,七岁上学。我们送给他的一份礼物:适龄上学。经历过的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的纠结,无异于高考报考志愿。仿佛我们稍微一犹豫,就让孩子错过了锦绣前程一般。真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想到就像瓜熟蒂落一般,适龄总是有它的缜密考量。我们要将目光越过看似输掉的起跑线,遥望那漫漫的学习征程。
选择的从容,并未带给我们多少冷静。看到他写字不工整,我着急;看到他不愿意背古诗,我着急;看到他不会加减法,我更着急。别人的孩子可都会了,咱家的不会可咋整?
每当我着急的时候,夫君总是会偷偷提醒我要耐心。我就想:当初熬着日夜织毛衣,鼓足勇气学做饭,弯着腰扯着他的小手陪他学走路的耐心,都哪儿去了?!
在朋友的引导下,孩子二年级开始写观察日记,同步,我开始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我以为复印时光的文字,是成长最好的印记,也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清晰地看到那个不成熟的自己。我开始笨拙地学会改变。砍去自己的毛病,感知孩子的疼痛;剪去自己的问题,体悟孩子的迷茫。
我如此,孩子也如此。我们想尝到甜头的小孩子,一同痴迷于书写。三年级,孩子开始写电子日记,日日更新到小学毕业。初中改为周记,周周更新到初中毕业。前期,我用电子日记的方法记录。后期,接触文学团体和网站,开始学着用纪实散文的形式记录。孩子中考前夕,接触微信公众号,遂申请之。用微信公众号来记录。
因为是日记的模式拓展,故而每日抓住细节来分析成为我的习惯,孩子有的时候会诧异,不知道我如何抓来他的生活点滴。我不会开玩笑,故而笑笑不语。所以,孩子会一直以为,不管他走在哪儿,都走不出我的视线。
孩子初三后半期,晚上上自习,家长有机会陪伴。可以看到更多孩子学习的现状。说实话,这和在家的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也让我很意外。我之前总是看到孩子的成绩在上升,却从来没有看到他到底付出了什么。同样的时间,我改文章,改了不过两千字。孩子却写了两篇试卷,还要检查改错。同样的时间,我读了一篇文章,孩子却背了两页的英语单词。我会感觉脑子累得像浆糊,也能体会到孩子日日学习的辛苦。
中考后,孩子选择异地求学。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要远行,作为妈妈自然不舍。我细细地帮他准备行囊,行囊里放的,却不只是衣裳,预习心疼不舍,叮嘱他要学会照顾自己,让他懂得凡事不能着急,慢慢来,知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时刻向阳……
我想,我跟所有家长一样。若非说出不同,不过是我习惯了书写,并将其用文字的方式分享。外出求学的孩子,经历了往届家长提醒的所有不适,他会想家,会背过身偷偷抹眼泪;他发现,即便我絮絮叨叨地叮嘱了许多,仍然会有太多太多不知该如何面对的事情,在等着他;他回苦恼,时间就像一枚时刻在耳边叮咚作响的提醒器一般,不容他去慢慢来。
孩子上火了,嘴巴里长了口腔溃疡;孩子咳嗽了,整夜整夜睡不着;孩子输液了,输液的同时,还要写着作业;孩子笨拙地清洗衣衫,收拾厕所,不懂如何使用巧力的他,常担心迟到,而急得满头大汗。但不管是放月假,还是开放日,孩子见到我们时,总是咧开嘴巴笑,他会说出自己的问题,求解,也会说出自己的困惑,期许一份倾听中的释然。
看到瘦了很多的孩子,想到曾经初三时见到他学习的拼劲,我知道,孩子努力了。我并不担忧他的成绩多次下滑,并不害怕他会失去信心,我只是想说:高中的生活刚刚开始,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用尽全力。每一次沟通后,我们都有很多收获,孩子也习惯他的生活被我的文字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会说起,很多他不认识的老师同学,叫他。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全名,但依然不改对他的熟悉。
逐渐的,我听到了很多声音,有的家长以为我的孩子,是一个成绩非常出色的学霸,未来稳稳可以拿到清华北大的通知书。还有人说:孩子是否真的像你书写的这般快乐呢?最初听到这些,我并未想到必须回答。但反复听到之后,我在想,是否也会有人这样跟孩子说起过呢?
回答之前,我像往常一样,再次细细地回首了孩子的成长。我和夫君正常年龄结婚,正常年龄生育孩子。正常婚,正常育。孩子适龄入学,按部就班。孩子的学习成绩有过很多起伏,从幼儿园开始,就算不上优秀。虽初中,有过前进三百多名的历史,但和他一样的同学,真的大有人在。且,正因为如此,他远远不如一直成绩稳定的同学学得扎实,很多没有考到的遗漏知识点,都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让他的成绩“炸了”。
有幸进入心仪高中,入门教育记得最清楚的是:要学会接受失败。孩子清楚,能来这里的,都是各个地区的优秀生,看似站在同一起跑线,实则,大家所具有的装备相差甚远。入学身心的不适,成绩也是很直观的体现。重点班的中等成绩,算起来是全校的中间位置,甚至一度靠近低端。细分各科,太多遗漏的知识点张牙舞爪,孩子想去逐个解决,但时间呢?过去的寒假,他保持了学校的作息,将学校的课堂延续到自家小屋。没有老师督促,也没有同学陪伴。看着他学习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学校课堂上的样子。如是,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在一个集体中,总会有一个排名,成绩是最直接的,综合的收获则是最隐含的。直接呈现的成绩,会直接影响综合的收获。但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他比我更清楚的是,他确确实实收获了很多,并且这些收获,就像正在发酵的大米一样,看似并无不同,但历经时光的馈赠,注定会酿出醇香的酒。
因为有时间为标签,每一天都是不可重来的日子。今天,2017年3月18日,是孩子学校高三的成人礼,很多家长受邀观摩。我看到一张图片:在典礼开始前,孩子拿着小垫子,向着妈妈走过来。孩子脸上的笑容,化成妈妈感动的泪水。我想,此时此刻的这个小小举动,胜过千言万语的褒奖。带着这份感动,我打开9816益考通,了解高校信息,为学习报志愿打基础。我还打开注意力训练软件,练习十五分钟。之后,我打开文学网站,点了一篇文章,排版,修改。
窗外有淡淡的雾霾,楼下的迎春全部绽放,海棠含苞待放。很多朋友也会晒出一样的风景,仿佛我们就生活在一起。那么:若你买菜时,旁边那个跟你一样挑挑拣拣的可能是我;若你乘坐公交车时,身后那个玩着手机的可能是我;若你走在路上,有人不小心碰了你一下,说了一声对不起就走的人,也可能是我。我习惯于这种隐匿,也会感恩所有获得。拍拍心窝窝,书写发自内心,记录的是孩子成长的印记。
如是,心坦荡。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