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对今天“诗人”们的棒喝(诗体散文)
我真想对他们说,
请,把舌头捋直了,好好说话。
现在的诗神神叨叨,
结结巴巴,读得我几乎口吃。
汗牛充栋的,网间。
倒车键,跳跃,和分行,
遍地诗人遍地诗,
游戏文字和文字的游戏。
他们写谁也不懂的东西,
写者自以为高雅,奉承者夸赞它为深奥。
而大家一起追捧,
却谁也不敢说我没能看懂。
西化,似乎很潮流,却糟蹋了诗。
其实,印象派、后现代和朦胧诗,
并不是这样的。
我说的是自由诗的创作,
有一个不好的倾向:
怪异的语言,怪异的结构,怪异的意象,
却没有内容,
没有情感的指向。
你看吧,《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河流》
码字,堆砌着无聊,
你看吧,《整理石头》多么的佶屈聱牙,
你看吧,《二倍的距离》: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
你的诞生……”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比一比,
戴望舒的《雨巷》,
卞之琳的《断章》,
和徐志摩的《告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你便知道什么是诗了。
他们写真实的情感,
他们写明白的句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你能读出一个诗人的经世的阅历、
文化的内涵和修养的底蕴。
意象却一点不神秘: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们读了,都知道诗人在说什么,
都能感到美的意韵。
现在呢,
云里雾里,
谁越玄越虚越叫好,
其实,作者未必知道他自己写的是什么,
读者一头雾水读不出所以然来。
这不是诗的路,
大家却都在走,因为有廉价的赞美。
写诗的人却并不知道,这并不是诗!
如今的诗是无美感的无读者的无希望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还记得这首诗吗?
可以说,海子死后,再无诗人。
于是,我写《诗的堕落》:
诗在堕落
跌入玄学的泥潭
诗在堕落
堕落成无人能懂的梦呓
堕落成隔靴搔痒的遗憾
堕落成语言的叛逆
却被文字撕成碎片
诗在死亡
我听到她在咳喘
腐烂成毫无生气的败草
酸腐的气味弥漫在空间
有一种飞虫趋之若鹜
嗡嗡嘤嘤赞美着甘甜
我看到
粪土中有一枝绿芽翘首
探望着春天
花开的一天终将到来
不会远
2017-03-20
一、大气或细腻有余,而灵动与追求意境不足。但凡好的诗作,都是开阔与细腻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诗作找到切实的落脚点,彻底拒绝无聊的伪抒情、空洞的口号和虚假的符号化写作。
二、技巧创造有余,而力量感不足。一些诗作,或过于注重学院派即技巧性写作,或过于口水化无难度写作,而这两种自我限定,忽视了思想性和力量感的表达,忘记了诗歌是及物的,忘记了诗歌应该对我们的时代和世界发言,因此而显得太轻太苍白。
三、重复有余,而自由批判性不足。有些诗作,不缺生活,不缺人文关怀,不缺当下声音,而是缺少一份高远的自由意志,缺少一种质疑、拷问自我和现实的深度。我看到的,往往是软绵绵的抒情,平淡的叙事,而缺少抗争及创新的批判美学。徜徉于怀旧、沉湎于感伤,这种意志的萎缩,导致创作上的小情小调,而探索上的怀疑精神匮乏。
四、性情流露有余,现代性表达不足。有的诗作,有性情有担当,但技艺上粗糙,虽有现实描绘,但缺乏精神反省。在所有的现代意识里,一定有生命的困惑,信任的冲突,陌生的灰暗世界,以及我们无法掌控的矛盾人生。这些,才是现代诗歌需要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从而构成现代诗歌在现代性上的审美意蕴。
五、探索的勇气和胆识有余,而学习经典和超越自我的精神不足。总体上,我认为很多诗人包括一些著名诗人,虽然能够勇于探索诗歌的新的写作手法,但向经典致敬不够,向非诗歌学习不够。小说、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经济学,都应该成为诗人涉猎的对象。这样,我们的诗作才会有根基,而不是浮在空中,成为“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且附录一首我刚刚写的诗作
假若我是女人,世界上第一个女人
截取一丝阳光
在眼睛里焚烧七七四十九日
炼出一枚绣花针
先给月亮缝片飘忽不定的幻影
再给独裁的太阳缝个金马鞍
在很久以前的梦里
我目空一切
在山顶与天空交汇之处,我受孕
红云孵化落日,眼眶
盛满大海
痛苦的尖叫长成昆仑玉
黑子风暴击打我
像助产士击打我的脊背
就这样,世界脱离我的身体
哭叫响亮,我惊慌失措又无比欢喜
除了用母兽的心情注视
我还搅动阵阵潮汐,从午夜
从呱呱坠地的死与生的循环往复中
星空闪烁
黑曜岩种下黑色的梦想之根
我用血液加以滋养
在你面前
我高贵地惨败
以胜利者的姿态
应该说,我这首诗歌算是比较现代的写法,虽然不算好,但是需要阅读中外一些神话经典,需要有人文关怀,才能写出来,或者理解我的精神世界。
拉拉杂杂扯了半天淡,算是给猴哥捧个场。
猴哥的诗我懂,但有人说这不叫诗,可以写成杂文,或者说这不叫好诗,因为没有诗的味道。但我觉得其中的意义还是满满的,管他诗不诗,懂了就好。
谢谢各位文友的欣赏并答有文友的质疑。谢谢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