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深圳,清晨7点的地铁站(随笔)
清晨7点的地铁站,地铁站旁边是早餐一条街,千篇一律的都是豆浆馒头白粥、咸菜肠粉面包。
馒头的蒸笼永远冒着白色的热气,做肠粉的小哥手永远停不下来,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又速度又麻利。清晨的时间,谁也不敢耽误,买个早餐耽误不了一分钟,早餐摊都提前把东西打包好,客人都会把零食准备好或者直接手机支付,不到五分钟早餐摊前已经来来去去了十余个人。
每个人都在赶地铁,赶上属于自己的那一班地铁。即使2分钟一班,错过一班也有可能导致迟到。每个赶地铁专业户的人从起床到出门,从上地铁到公司每一分钟都是算准了的,每走一步路都是精打细算的,都是确保在9点前能准时踩点,很多时候,只要稍微一耽搁就会迟到。
清晨7点的地铁站,即使在始发站都是站着满满的人,一拨又一拨的,像永远也打不完的僵尸。长长的地铁线除了始发站几个幸运儿能有位置可以坐,其他的人能有地方站着就算幸运。
候车时,有些年纪大的叔叔阿姨眼睛都睁不开,一直闭着眼睛,年轻一点的不是戴着耳机就是在看手机,偶尔还有几个人在看地铁站内每天免费发的晨报。
地铁一到站,排得再整齐的队伍都瞬间溃散,全部挤成一团,车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就这样一直互相挤着,嘴里骂骂咧咧的。
“让我们先下去,让我们先下去……”
“别挤,让我们下去先,你们才能进来……”
“别挤,让一下……”
所有的声音都会被淹没在毫无顾忌的推挤之中,最终被“滴滴滴”关门的声音夹断。
在地铁线前面的站或者后面的站还好一点,中间的站,上下车就像压缩袋压缩一样,一直硬塞硬挤,只求把唯一的空间榨干,能有一只脚的立足之地便是谢天谢地。
好不容易挤上车,找到好一点的位置便是门两侧、座位旁边有护栏的地方,人可以靠着,眼睛可以眯一下,护栏和门形成的三角形小角也可以挡住一部分的推挤力度,那个地方便成了所有人进入地铁后抢的第一个位置,再者便是过道中的手扶栏杆,起码可以轻松一点的站着,不会随着车一起摇摆。那些远离护栏的人,也全然不怕站不稳,因为人多到形成天然的防护,即使站不稳也没位置让你摔倒,大可安安心心的站着,只是心里一直在担心包里的早餐有没有被压扁,不断的调整不舒服的身体,尝试找一个舒服的姿势来面对这种拥挤,尽管习惯了这种“人肉夹三明治”,可是每天都会不自觉得被夹成“人肉三明治”。看着座位上睡倒了一片的人儿,觉得他们好累,又觉得他们好幸福。累的是他们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每天需要很早很早起来,坐上一两个小时的地铁去市中心上班,幸福的是他们有位置可以坐着补一下眠。
先上车的人总会下意识的站在门口,因为害怕人一多下不了车,新上车的人也总会下意识的站在门口,因为害怕人太多走到里面会出不来。这样一来造成门口拥挤度远比车厢内部的拥挤度更高。常常有年轻气盛的姑娘或者小伙子因为这样而发生口角。
“大家往里面站一点,里面有空位啊!”
“你自己不会往里面站一点啊!”
“我在这里过不去啊!”
话不投机便发生口角,甚至互相推搡起来。过分的还用手肘去顶对方,或者踩对方的脚。而其他乘客就像什么没有发生过一样,座椅上那叔叔低着头睡得正熟,旁边小伙子拿着手机玩得入神……
也有几个“多嘴”的乘客会说:
“大家都往里面站一点,里面还有点空位”
“大家都往里面站一点”
……
无人回应,无人移动。或许大家都认为,人都这么多了,怎么挤,大家都不愿意挤,便也不愿意动了。里面的人不愿意动,外面的人便只能粗暴地挤。
“别挤别挤,里面挤不进去了,等一下班车”
“哎呦,都说别挤了”
“你弄到我了,别挤了”
……
所有的抱怨最后都会被淹没在列车关门的声音之内。接下来便是一种无声的较量,互相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争取多一点立足的空间。屁股,手肘都利用起来了。你挤我一下,我推你一下。最后都一脸愠色,各自安静。挤到绝望的时候,连玩手机的空隙都没有,只能跟别人背靠背,肩抵肩,望着车顶叹息。
等到了站,挤车了车厢,所有人都涌向扶梯,扶梯一下子被站满,一拨又一拨的僵尸又来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意外,偶尔会有一两个小姑娘从车厢内冲出来之后趴在垃圾桶上面呕吐,偶尔也会有一两个小姑娘从车厢内冲出来后瘫软在地上被保安叔叔搀扶着到旁边休息,也偶尔听说过有人的手被车门夹住了,忍了一站,脸色惨白,也偶尔看到有人因为拥挤互相怄气,等其中一个人要下车的时候,趁其不易,在背后踹人一脚……
可毫无例外的,每个人都是疲倦的。没有悲,没有喜,只有满满的疲倦,有一腔一点就着的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怒气……
一天漫漫长,就这样下车了,开始。下车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一天的战役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