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作者:紫荆藤 布衣,17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22发表时间:2017-03-21 10:22:42

上世纪70、80年代的沂蒙山区,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贫困。那时还用不起煤球炉,每家都有一个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柴火灶,那时用来做饭的灶炉就是这种柴禾灶。每到煮饭的时间,劈柴之声,剁菜之声,炒菜之声连同大呼小叫吃饭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那时放学回家,最温馨是坐在灶前帮做饭的母亲添柴烧火。当然这一举动主要还是想趁机偷上一嘴,特别是遇上炒腰花、酱爆回锅肉、猪肉炖粉条等让人垂涎的可口饭菜,总是从菜一下锅我就开始猛吞口水……其实母亲很明白我这个嘴馋娃心里的想法,也就常常默许我为她打下手了,顺便让我多吃上点肉。也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家里比较困难,肉总是很长时间难得吃上一回,且每回都是炒的很少一点。那时我们四个孩子,家里生活很艰苦,都营养不良,特别我这个老小,更瘦得像颗豆芽菜,母亲不得不额外为我偷偷增加营养。
   那时的灶台上摆的是油罐、盐罐和勺子、铲子;灶门前放的是火钳、柴刀,常用干草和玉米秸秆引火煮饭,若遇上下雨柴禾较湿不肯燃,就得用嘴吹,有时吹得腮帮子疼痛,双眼被浓烟熏得眼泪直流。但一旦想到马上会有好吃的,受再多的苦也就不再觉得有多苦……
   最让人怀念的,是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坐在灶门前一边加柴烧火,一边翻看着连环画小人书,火塘里吐出的火苗把脸烤得通红,身上也暖呼呼的。有时也帮着母亲用燃烧后的柴灰炮制辣椒做蘸碟,用火钳夹住五、六只干辣椒,放在柴火灰上烧烤,不一会辣椒表面就起焦黄,香味也就散发出来。夹出来用双手拍打去上面的灰,连同半把炒过的花生米放入蒜臼捣碎,挖出放入碗碟中加酱油和成泥,又辣又香啊,十分下饭。
   有时我们也会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爬上村西的山头,坐在山顶的大石头上,在落日余晖里,望向山下的村落,村落树木、房屋被染上了金黄的光晕,这时每家每户屋顶上炊烟袅袅,像是一幅美丽写意画,景象十分迷人……
   不觉走进城市二十多年了,远离了故乡,远离了乡村,远离了那弥漫炊烟的日子。但童年的时光,那炊烟袅袅的日子,时常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那难忘的灶台;灶台旁母亲爱怜、疼爱的眼神;还有那滚烫又好吃的一片腰花;一块回锅肉或者是半碗猪肉炖粉条;时常诱惑我去找寻过去的往事。永生难忘那炊烟四起的童年岁月……
  
  

共 9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比较短小然而又充满了深情的回忆性散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很多人家还在贫困线上挣扎,饥饿是常事;作为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位,肯定最依恋着母亲,母亲最疼爱的也是小儿子,兼之“我”的懂事,更是让母亲喜欢,围着灶台转,自然为了吃;写得虽然是生活小事,全文却充满了温馨和温情。文章语言清新优美,饱含感情。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3-21 10:23:15
  围着灶台转的感觉真好!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1 12:46:28
  欣赏拜读老师佳作,认真学习品读:那时用来做饭的灶炉就是这种柴禾灶。每到煮饭的时间,劈柴之声,剁菜之声,炒菜之声连同大呼小叫吃饭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