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哲学仿生学”的鼻祖

编辑推荐 “哲学仿生学”的鼻祖 ——《老子》


作者:道法呼吸 白丁,5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8发表时间:2017-03-22 07:49:57

就单位体积,蜘蛛丝的强度及韧性超过人类钢铁的好几倍;蜘蛛“无中生有”转化合称丝线的效率,人类至今望尘莫及。别看人类现在可以逛逛外太空,但就飞行过程中突然加速突然减速突然转向而言,人类的飞行器简直就是处于“长矛大刀”时代。于是,自然科学领域,有了“仿生学”——真诚地拜大自然为师了。社会科学之一的哲学呢?以为最高境界,仍然是“仿生学”——哲学仿生学。
   和《老子》同时代《礼记·大学》里,有句至今仍然时髦的箴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修身”?即古称“导引”现称之为“气功”的一种养生修行运动。通过修身“导引”之吐纳——鼻息——“自然”,老子领悟出了一些列的哲学,提出了著名的哲学仿生学:道法自然。
   无论现代有怎样的认识,无论现代有多少繁杂的演绎,老子的“道”,属于哲学范畴,我想没人愿意否定吧!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哲学,要效法自然”,这一推论,我想也没人敢否定吧!
   老子的“自然” ,就是鼻息。鼻息,也是现代理解的“大自然”的一份子,于是,即便老子的“自然”有许多眼花缭乱的文人渲染的演绎,但总是逃不脱“老子的手掌心的”。
   《老子》在第七十章所言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为何后世认为《老子》是“天书”而难懂呢?还是用《老子》的语言解释吧:“难易相成”!天下最难的事就是天下最简单的事,天下最简单的事,往往就是最难的事啊!从1写道100,简单之至,然而几人能不出错而完成呢?!
   “数典忘祖” ,之所以经典,很多时候以为是入木三分的描述。老子时代,人们普遍熟悉的无需解释的“自然”——鼻息,经过岁月的积淀,人们逐渐忘记了本义而肆意渲染,以致《老子》被神化了。不单是“自然”,现代人有几个人知道“母”之“牧”义?现代人有多少人知道“也”就是女阴之意?现代人有多少人知道中华之“乱”有“治理”之意?,《老子》的“涤除玄览”,现代人有几人能“涤”是“涤”、“除”是“保留”的思维?!老实说,当看到“涤除玄览”译为“洗涤清除玄览”之译文时,也就一声叹息了。《老子》的“不现可欲”,现代人有多少人追究过“可”到底何意?当你不明白“可”时,于是,便未能尝尽《老子》之“肉味”了。
   《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呼吸的样子!出言要有宗:《说文解字》释“自”:鼻也!真的明白了“呼吸”,对于《老子》也就明白得差不多了。《老子》第三十六章,有“将欲翕之必姑张之。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废之必姑兴之。将欲夺之必姑与之”。当你叹服老子的智慧时,想想“呼吸”,也就会心一笑了:欲呼气,必先吸气嘛!反之亦然,就这么简单。 通过“呼吸”,老子得出一系列的哲学概念。于是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千古感慨了。
   呼气之极时,必然转化为吸气,于是老子得出哲学结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古汉语变为“天下皆知为美之美”,意思就更加易懂了——请注意!宾语前置,古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如,“不余欺也”。老子强调的是“美恶”相互转化的哲学,而非三岁竖子都明白的美恶对立关系呀!
  
  

共 12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道德经》又名《老子》,书的内容博大精深、深奥难测。特别是第一章中提到的核心“道”就是无数的人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理论;道没有任何质的形式,是一种无形深奥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篇赏析作者运用自己的知识,阐述了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文章运用类比的形式开头,接着阐述了对“道法自然”“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数典忘祖”,以及得出的结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读罢全文,受益匪浅。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3-22 07:50:57
  类比的方法开头,阐述了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悟,读罢获益匪浅。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王博        2017-03-23 10:38:12
  道法呼吸先生对《老子》的深入研究与精辟见解令人折服!
回复2 楼        文友:道法呼吸        2017-03-23 11:21:03
  谢谢留墨于鼓励。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