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牛背山(散文)

精品 【江南】牛背山(散文)


作者:杨擎宇 童生,67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5发表时间:2017-03-22 11:31:47
摘要:题记:牛背山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佛光、日出、云海、繁星、云瀑,堪称绝世,成为众多旅行和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圣地。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蛰伏在那里,一名不闻,默默地在付出、努力或坚持,但说不准哪天就从哪里冒出来,一鸣惊人,成为令人敬仰和折服的人物或某一领域的领袖。如商界的马云、王健林,体坛的刘翔、王军霞,医药界的屠呦呦等,二十年前或未出名前,有多少人听说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存在,知晓他们在做什么,又怎么付出与努力?各行各业,各项各类,总不断有惊喜与奇迹出现。
   对景对山也是一样。某个地方,当还没有更多人知道它的时候,无论它多么美丽、特别,还是神奇,人们不曾听说它,了解它,认识它,也就不知晓它的存在。而一但被发现它,将它公布,开发,引去游客,才展现出它的与众不同,让人趋之若鹜的去朝拜。都江堰是这样,九寨沟是这样,张家界是这样,著名的兵马俑、三星堆,及张掖的丹霞地貌等亦是这样。而今天雅安的牛背山也是这样。
   2009年,四川著名风光摄影师吕玲珑,因参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选美中国”活动,为了拍摄中国的第二高峰贡嘎山的美丽雪景,找到当地人带路,爬到海拔3600多米高的一座似牛背的山峰,山峰360度毫无遮拦,日出云海雪峰,佛光云瀑,批次呈现,变化莫测,美轮美奂,西南全部高峰险山又尽收眼底,那景象是如此壮观又美妙神奇,如至仙境。吕玲珑遂拍下了牛背山的风光,并在作品中将此山命名为“牛背山”。牛背山因此出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这样描述牛背山的:“牛背山海拔3600余米,山顶呈南北狭长走向,光秃无物恰似牛背,四无遮蔽,故可见到这样的景象:泥巴山、瓦屋山、峨眉山、夹金山、四姑娘山和二郎山在前,贡嘎雪山在侧,大渡河大峡谷在后,几乎天府之国的所有名山峻岭在此时都变成了玲珑盆景。而翻滚的云雾之下,群山丘陵逐级降低,缓缓融入稻浪翻滚的天府平原……”牛背山的云海,浓密而均匀,壮阔而平缓,随处可见的瀑布云犹如阿凡达中“哈利路雅山”一般,让人感觉踏步于空中,如仙如神……尤以360度名山环绕,结合日出、云海、繁星为甚,堪称绝世。
   看多了图片,听多朋友的宣传,自己也就萌发了要去一睹牛背山风光的冲动。可上牛背山的路极险极烂,一般轿车是上不去的,必须驾驶高低盘、排量大的四驱越野才能前往,而且驾驶技术要特别娴熟,能应对很多特殊情况,即使如此,上山也是一种冒险,不是与所有人结伴都能顺利完成旅程的。
   恰遇春节长假,一爱爬山的同乡从南方休假回家,看天气极好,就提议去登牛背山。于是又相约了三个同行,刚好组成一车,就计划正月初二向牛背山出发。
   说来也怪,在没计划出行之前,天气天天是大晴天,暖暖的太阳日日照着,气温起升很快,误以为冬天已经完全过去,春天已经到来。可行程定下,出发的当晚,天空就下起小雨,一下又将气温拉回到严冬。更糟糕的是,天气预报显示,近来几天,川内都会持续降温,局部地区还将有暴雪。这让我的心一紧,担心行程会就此取消。幸好几个伙伴都毅志坚定,风雨不改,决定计划不改。
   这又让我更加担心起来,因为牛背山海拔高3600米,上山的路险和烂是出了名的,加之大家又都是第一次去,对路况不熟,假如上山再遇极寒天气,不能应对,那将怎么办呢?自从牛背山出名以后,前往者就络绎不绝,都奔着它绝美的风景和特别的体验而去。因此上山的人多,出的安全事故也比较多,多是驴友自驾车上山,对路况估计不够,最后连车带人一起滚下山崖,导致车毁人亡。每年当地旅游局和政府部门都会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封山大半年,不准游客和车辆上山。这更激起了很多冒险旅行者的向往,他们总想方设法要去亲近牛背山,一睹她的真容与感受。现在遇大幅降温,迎来雨雪天气,情况就更加糟糕,担心油然而生。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同乡他们早就下了决心:徒步上山。
   徒步上山有两种走法,一是从雅安到荥经,再前往三合乡,从三合乡出发;二是从雅安出发,经天全,抵泸定,从泸定的冷碛镇上山。我们权衡了一下,从冷碛镇上山,虽然缩短了徒步的距离,但从雅安抵泸定因路况不好的原因,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若要从汉源、石棉绕至泸定,虽然路好走,但绕行较远,花费时间更长。因此大家决定从三合乡上山,徒步越远,才能看到更多更美丽的风景。
   手机闹钟准时在凌晨四点响起。天气预报极准,果然降温厉害,掀开被子就是一个寒战,知晓了上山要挑战什么,于是又在身上多加一件薄绒内衣,就提着行李驾车出发了。先到达县城约定地点,接了同乡四人,车就重新驶进黑夜,朝着我们心目中的圣地开去。此时的家乡县城还沉睡在天明之前的冬季雨雾和昏暗的路灯光影中,感觉异常寒冷。
   车奔跑在成雅高速上,很快穿过雅安,抵达荥经,拐上去往三合镇的108国道上。窗外的雨帘,不停被车窗雨刮器刮断,白朴朴的车灯光洒在前面,不断变幻着长短和形态,光影里,雨丝就像无数的萤火虫在飞。在路边一家面馆吃了早餐,又再备些水和干粮,继续向三合乡方向开去。九时,车抵达三合乡。
   这时,雨已经停了。但下了一夜的雨,又进入山里,气温极低,下车就不由得打起寒战来,又都哈手哈脚从车上取着行李。街道路面坑洼不平,四处积水,只得跳着走路。因不清楚山上的情况,判断不了几时下山,所以车不能乱放,只得找一个可以寄放车辆的地方。好不容易看到一家旅店,将车开到旅店停车场停了,却半天找不到旅店的总台,只得在楼下随便拍一道门和叫着老板。半天,一个人脑袋才从二楼窗户探出来,睡眼朦胧的样子,一看就还没有起床,也不说自己是不是老板,就问什么事?我们说明了来意,问不住店,能否将车在这停放两天。脑袋上一双睡眼打量了我们一下,问了我们什么车,又说出停车价格,我们说能不能少点,上面说不能少了,收别人是50元,我们知道他骗人是为了提高身价,就不理论,掏出三十元钱给他。可他不下楼来,只示意我们把钱夹放在门把手上。门把手是环形,光滑,我们试几次都放不稳钱,想抬头问店主钱怎么办,能否压在地上,店主已经收回脑袋不见了,那情景极象只乌龟。原以店主缩回脑袋是下楼来取钱的,结果等了半天没有动静,也未曾听见有脚步下楼的声音,我们只要好换上一张二十的钱,对叠了将它挂在门把上,钱颤颤危危,随时都有被风吹跑的危险。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转身就向街道的另一走去。也不去想,我们走后,那钱被风吹不见了,或被人发现,偷偷拿了去,店主会不会怀疑我们最终没放上钱。
   三合乡镇街不大,没几栋房子,走不了两分钟,就完全穿越了进入一条机耕道,弯曲着往一处峡谷里伸去。镇街的尽头,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大桥头12公里,牛背山51公里。一看路烂,坑坑洼洼,走路需跳着脚踩干的地方,同行都没有在意上面标的数字。我在意了,却认为那数字是虚的,一是路牌极简陋,上面用毛笔随便画了几个丑字,小学生写的字都比那强,二是路伸向山沟,弯弯曲曲的山路,折折转转,谁能准确测量出它真实距离呢?可一但走了,我们才知道它确实不真实,不是数字大了,而是数字小了,小得让我们感觉至少走出了双倍于它的路程。
   徒步旅行,永远是辛苦的,它不光检验每个人的体力,还考验每个人意志与坚韧。路全是土路,起先一段路面还稍平整、硬实,有可供下脚的地方,但走着走着,路面就变得坑洼不平,泥泞不湛,时常一个大水坑挡路,只得绕行或打湿鞋淌水而过。这都是当地拉沙石的大货车和拖拉机惹的祸,光碾不修,任由路烂。但我们的目的不是检路,而是赶路,走过了就将它丢弃在一边,不再理会它烂的成因。大家知道这次旅行的是要走很多路的,就没怎么说话,只默默地保持着体力走路。刚下车时,觉得天冷,不敢脱下身上的厚衣,可走着走着,就一路脱减衣服,直到最后,走在气温只有几度的山谷间,身上就只穿着单衣也依然感觉发热,满头冒气,汗湿一身。身上是背着很多吃食的,刚开始体力好时,觉得要少喝水少吃东西,节约着水和食品,可走着走着,就觉得身上的行李越来越重,要压跨了自己,就鼓动大家不停地喝水和消灭食品,希望减去重量,背轻一些,再轻一些。路总是走不完,宽宽窄窄,长长短短,好好坏坏,弯过一个坡,又绕一条河,好不容易不伴河走了,又迎来一段又一段的长坡和一个又一个的垭口,人就极累的缓移在峡谷与山峰间,以冷气与湿雾相伴。
   人疲惫到极点,就会不停的喝水,可挂在侧包的矿泉水,先喝是凉的,再喝的是冰凉的,顾着说话,走上一段再抽出水来喝,手里拿的就不是水了,而是一根冰棍,硬硬邦邦的,能打断人的骨头。走得实在累了,就站立歇脚,走路时热得一身汗,可一但不动,身体就会马上凉下来,寒意袭人,冻得要打出喷嚏,只得继续向前赶路。走得无望时,就想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前路还有多远,可拿出手机却一直没有信号,不能定位或百度地图。手机捏在手里,完全失却了一个手机的功能,只能充当一个效果不太好的相机。倒是越往上走,山峰渐次变了颜色,先是翠绿,再是浅黄,后又变成浅白,那是出现霜冻的结果。天气也是一转一个变化,在这个山谷是飘蒙蒙细雨,拐过一个垭口,寒风嗖嗖,天空又夹着几朵雪飘下,再迎一个阳面,又是雨雪全无。
   很佩服队伍里的两名女性,从她们定了要一起上牛背山,到凌晨四点多起床,再到下车后又疾走七八个小时的烂路,没有叫一声累,没有表现一点要退缩的意思,也没有一点拖拉,这让我感到队伍的坚定与团结。
   眼看着天已经黑下来,我们还行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谷里,更不敢尝试着要从哪条小路穿过,节约一个两个小时的路程,白天没有,晚上更不敢那样去想。其实在白天,我是尝试过的要寻一条捷径走的,可以绕过大路的很长的一道弯。有两次,明明观察了地形,确定一条小路可以模过去,可就大了胆子去探路,结果越走越偏,最后迷路,只得原路返回,尝试两次都是如此,再不敢冒然行动。天越发黑下来,就只有借助路面上厚厚的积雪反光。山谷除了风声,就只有黑幕与安静,走到背风的当口,峡谷的静与那朦胧的山形,让我们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声。若不是结伴而行,互相壮胆,谁敢独自一人走这样的夜路呢?走这样的夜路,我们既盼路上能遇到两个黑影,可又惧怕到真的遇黑影。万一那黑影不是人呢?我们不敢想象,就僵直着往前移动。
   多么希望看到前面此刻就出现一道亮光,哪怕是遇一个行人问问前面的路途也是一种希望。可雪路呈着“之”字形附在一座山体的表面,我们如一个钟摆,又似几只蜗牛,刚爬到左山峰,又要拐去右山峰,越摆中间的距离越短,等短到旁边有出口,一座山峰才算爬过,又迎来一下不同的路程。
   我凌晨四点起床,就一直赶路,先是驾车,再是穿行山下车压坏的烂泥路,又来踩着冰雪跋涉五、六个小时,直到现在过了十点,我还随同伴摸黑行走在不知位置和方向的荒山野岭里,饥寒交迫,孤独无援,这是过得哪门子年呢?想想家人一定吃过丰盛的年饭,一大家子团聚在一起,围着炉火,说说笑笑,家长李短,都快准备热水烫了脚上床睡觉了。但我们不能停,不能连一顶帐篷都没有,就露天围坐在零下十好几度的荒山野岭里过夜。我们必须往前走,必须向红军战友翻雪山过草地一样走,除了走就是走。只有走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才能有希望喝上热水,吃上热饭,住上舒适旅店客栈,那怕没有客栈,也一定要寻一间简陋避风避雨的屋子。
   也许,旅行并不是真正要看到美丽的风景,而是贪享受那一程旅行的经历。我想,我大抵就是追求的这个吧。要不然,我爱好什么旅行,爱好什么徒步,爱好一个人孤独的走,爱好将自己短暂的放松与忘却。
   我们就这样不知疲倦也不寄希望地走着,终于在凌晨一点,看到了前方的一处光亮,光亮固定,没有来回晃动,确定是一户人家或一个客栈。人就一下来了精神,三步并着两步的往前赶。这时又听到狗吠声,就更确定了前面一定是人家或客栈了。狗是防生咬我们的,可这时我们听到的却是亲切的招唤。原来,我们已经抵达一个垭口,一家客栈就设在垭口处。灯光是客栈挑在屋外的广告。我们看到灯光往前走,就引屋外看守客栈的狗咬了。狗一叫,就把客栈的一处灯给叫亮了,紧接着就听见门嘎吱一声响,一道白朴朴的光就放了出来,长长地拖在路面,那是地上的另一个门框。我们走了一夜黑路,哪见得突然间出现这么一道光亮,心一下就明亮、踏实了,有了终结疲劳的感动。
   还未走近,光亮里就闪出一个人来,先是止住了狗的叫声,再是一束手电强光向这边射过来。我们高喊:“老乡,还可能住店不?”回答是:“你们几个人?可以。”说着,我们到了跟前,老乡先让我们闪进了屋。屋里极暖和,一个大柴炉燃着熊熊炉火,一壳水在铁板上早已咕噜噜开了,冒着缕缕热气。我们哪见得这炉火,进屋就不管二七十一围炉坐下,伸出双手在蒸气和猛火上薰烤,寒意一点点地被炉火驱赶散去。老乡一个劲儿地提醒我们小心碰着炉身。坐定才问老乡住店什么价,床位够不,能否现在煮一顿吃的?老乡一一回答,说了价格和吃饭标准,最后又给我们降了10元钱。今天我们是第一拔要住店客人,老乡热情,也很懂生意规矩,就给我们降了价,住一晚,吃两顿一个人70元包干。牛背山的景色好,但我们感觉牛背的老乡更纯朴。

共 96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牛背山。牛背山山顶视野开阔,云海壮丽,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是绝佳的摄影圣地。牛背山的云海,浓密而均匀,壮阔而平缓。山路崎岖艰险,也阻挡不住登山人欲一览云海奇观的脚步。徒步登山,不仅锻炼的是人的体能,更能激发人的意志。登高临顶,一览众山小,瞬间让人心胸开阔豪情激荡。一路的艰辛,全都化作云烟。人生苦乐沉浮,又有什么是看不开的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够让人即刻开悟。走进自然,放牧心灵。文章布局大方,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323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7-03-22 11:32:56
  登高临顶,一览众山小,瞬间让人心胸开阔豪情激荡。一路的艰辛,全都化作云烟。人生苦乐沉浮,又有什么是看不开的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够让人即刻开悟。走进自然,放牧心灵。
杨花
2 楼        文友:杨花        2017-03-22 11:35:40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杨花
3 楼        文友:夏沫的微笑        2017-03-23 22:28:32
  欣赏佳作,恭喜作者得精,帆儿问好学习。。突然,觉得这个题目好独特,吸引着我哈…讲真的,我了解的好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牛背山,也着实感谢作者。普及了些知识。通过写牛背山的,也探讨了人生经历,"也许,旅行并不是真正要看美丽的风景,而是享受那一段经历,"
   这句话也着实很耐人寻味。
夏沫的微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