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记与舍得
忘记别人的过错,舍予自己舍不得的。
一个朋友最近把通讯录上的签名换成了两个再常见不过的小词:忘记,舍得。我以为他遇到了什么伤心事,遂致电慰问。他的声音很平静:“都挺好的,没啥事啊!”我又问签名的缘由,他呵呵乐了,三言两语解释道:“忘记别人的过错,舍予自己舍不得的,你会更快乐。”
挂完电话,我的心弦一震,五味杂陈,这是多么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生活因为忘不了别人的错、舍不下自己的面子而糟成了一锅粥,介日里浑浑噩噩,郁郁寡欢。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对方固然有错,但所有的争执和不愉快都与自己钻牛角尖、好面子、得理不饶人息息相关。由于我的执着好胜,最终造成了不欢而散的后果。以致于直到现在,我仍然常常把自己的怨怒发泄在此人身上,内心跌宕不宁,毫无喜乐可言。
恨一个人就是在用他的错惩罚自己。我们在怨恨他人的同时,本身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这种恶性循环酿成的苦酒,不光是让人痛、让人郁闷,更让人沦陷在仇恨的泥淖里无法自拔、走向万劫不复的毁灭。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血亲复仇的桥段,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血债血偿的人性扭曲,因背负仇恨包袱而变得残忍阴鸷的角色,都不讨喜,善良的人们更希望此仇不报也罢。在他们心中,最好的结局不是受害者得偿所愿,把自己的仇人整得多么惨不忍睹,而是以德报怨、化解仇恨、升华命运、笑对人生。
以恨对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
忘记他人的错,忘怀仇恨,其实是放下折磨自己的过去,舍予你最舍不得的对那些伤害过你的人的宽容。有这一忘一舍的智慧,你才能卸掉世俗名利的包袱,得到最酣畅淋漓的轻松和安宁,心中充满阳光的澄澈和温暖;用好这一忘一舍的智慧,你还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甚至帮助别人,救赎灵魂,度人成佛。
有一天,一个凶神恶煞的强盗突然闯进七里禅师的禅院抢劫,七里禅师指指木柜说:钱在抽屉里,你自己拿吧,但请留下一点给我买食物。强盗得手外逃时,七里禅师道:收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说声谢谢才对啊!强盗便说了句“谢谢”,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后来,强盗落网,衙差把他带到七里禅师面前:他交待抢过你的钱,是这样吗?七里禅师道:他没有抢,是我自愿给他的,再说,他也谢过我了……此人刑满释放后,皈依为七里禅师之徒,大彻大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七里禅师“忘记”了盗贼的罪过,反而施舍给他宽恕,净化他的心灵,引领他走上正途,算是功德圆满。假如没有禅师的虚怀若谷和及时教化,只有严刑酷法与怨恨唾骂,也许盗贼会将作恶进行到底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时候,人们只知这话乃劝人改恶从善的名言,是针对恶人、坏人、犯错的人来说的。实际上,其中的“屠刀”并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刀枪剑戟等武器,它微言大义,所指包括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就能觉悟而没有烦恼。如此看来,这句话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比如嗔恨就是这样一把刀,姑且不论它能否触及别人的毫发,却实实在在地狠狠地伤了自己,既然如此,为何不果断放下呢?
或许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根本做不到真正的忘记和舍得,尤其是忘掉别人的过错、舍予自己的珍宝,所以问世间快乐的人几何,寥寥而已。然而生活必须继续,如果想活得智慧一点儿、潇洒一些,尝试一下这忘记、舍得的偏方,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