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我遇“魔鬼”丁小村(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我遇“魔鬼”丁小村(散文)


作者:老谢不老 童生,526.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66发表时间:2017-03-23 18:08:43

【轻舞】我遇“魔鬼”丁小村(散文) 一、我遇见鬼
   “老谢不老”,本人,六四年生,属龙,年底出生,属冰龙。文化程度大专,文凭可以说一直没用过,这次就自请自批任性的晒一下。农村出生,农村长大,家里排行老大,下面三个妹妹。
   又不是征婚,说得这么详细干什么呢?哈哈,很简单,为了突出我所说的话的真实性及自我隆重的抬高说话的份量。
   具体不记得看见鬼时是什么年龄,应大概不到十岁。
   那个时侯,农村家庭基本家家都有一个家具叫“石柜”,“石柜”长大概二米五,不到二米高,一米宽,“石拒”内主要是储放稍微贵重的物件,“石柜”是家里的大件贵重家俱,都是摆放在亮敝显眼的地方。
   “石柜”外表面的颜色大都是红色,且红得油光闪亮,人站在“石柜”前面,里头像镜子一样呈现出身影。当然没有镜子清晰,“石柜”越油光闪亮,呈现的影子越清晰。
   有天放学回来,看到“石柜”上有一个高高大大的无头人影,我甩掉书包就往外跑。并大声喊:“有鬼!有鬼!!”
   妈妈问我怎么了?我就把在“石柜”上看到一个高大无头鬼影说出来。妈妈说:“在何海奈(在哪里)!”一边去拿了一把菜刀举握在手中,一边喊:“在何海奈!老子要砍死咯杂鬼”,并往“石柜”走去。
   对着“石柜”几声大喊:“一杂(只)么子鬼,老子要砍死你!”然后走出门外,仍然大喊:“一杂么子鬼,跑到老子屋里来了,老子要砍死你!”
   好像鬼已从屋里跑出来了,躲在某个地方,妈妈要大喊让鬼听见,让鬼知道——妈妈老子不怕鬼,你咯杂鬼再来,妈妈老子一定要砍死你!
   父亲常年在外做泥工,早出晚归,可能常看到床铺上有米粒出现,就问妈妈怎么回事,有几次听到妈妈说:“咯杂家伙(说我)肯定是钓鱼打米窝子身上装的米滴到铺上的。”
   那个年代父亲是有绝对权威的,父亲没有骂我,我也没有争辩,也不能争辩,因为确实身上揣过米去打米窝子钓鱼。
   事隔几十年后,妈妈跟我说过几次“我把米滴到铺上的事”,说是怨枉了我。
   是妈妈的二伯伯告诉她,以后看见鬼,就抓米散到鬼身上——用米扎鬼。用米扎鬼这回事,对谁也不要说(包括我父亲),哪怕是受到怨枉也不能说出真相,否则就不灵了。
   妈妈的二伯伯,我叫二外公,二外公跟我外公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泥工师傅。那个时侯建新房要画中梁,中梁上画的图案既有五谷丰登的意思,也有驱邪避恶的意思。能画中梁的泥工师傅很少,既要有绘画的功底,又要懂驱邪避恶术,二外公跟外公都能画。
   二外公知道我父亲的三叔是打地主时吓得上吊死的,上吊死的人变成的鬼叫“吊死鬼”,“吊死鬼”是没有脑壳的,“吊死鬼”要寻亲人——要寻我妈妈去。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不知是妹妹们哭吵得父亲心烦?还是怎么的?父亲寻找妈妈,发现妈妈把自己关在旁房里(照样住人但非正房),门是栓着的,妈妈不开门。
   父亲用脚踹坏了木门,妈妈在里头搓绳子要上吊。妈妈不理父亲,一味地搓绳子……父亲举起手掌打在了妈妈的脸上,妈妈开始又哭又闹……
   父亲要我去喊外公外婆来,我去喊了,外公外婆来了……
   不久后,我家下边屋的黄老倌上吊死了。
   多年后听妈妈说:“她看见鬼骂鬼的时侯,黄老倌碰到过二次。”
   黄老倌说:“你在咯里骂么子啊?”妈妈把看见鬼的事说了。
   黄老倌说:“在何海奈?我去捉住咯杂鬼!”
   不知妈妈是要突出黄老倌胆子大敢捉鬼,却最终被“吊死鬼”寻了去呢?还是要突出“吊死鬼”厉害!把要敢捉鬼的人寻去了,或者是庆幸自己没有被吊死鬼寻去。
   “我遇见鬼”的事,长大后,常寻思,天下哪有鬼呢?尤其自己是有大专文凭的人,又是个唯物主义者,肯定是那段时间听了鬼故事——当时肯定是看到自己的影子自己吓自己。
  
   二、遇见“魔鬼”醉哥
   三月十八号,下午四五点钟,玉儿邀请我加入醉哥的“高山流水微信群”,早就想进一步认识醉哥了,我欣然同意。
   于文学也好、网络文学也好,哪怕有一张大专文凭,但也属于高龄文学爱好者。于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四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江山文学网注册为会员,才开始网文写作,故属于文学新人。
   但我激情澎湃,开始时是把自己很想写的东西写出来,后关注文友们的文章,后关注整个江山网的文章。不断地筛选出我喜欢的作者,从他们的文章里汲取营养。
   醉吟烟霞就是我认可学习的文友,第一次阅醉哥的随笔《书香不在》,感觉写得真“随”啊!是我学习的绝好随笔范文。
   抑制不住激情的给文下面写读后点评:“行文看似漫不经心,真乃‘随笔’,却渗透着作者的底蕴!学习了,向作者问好!”
   点评意犹未尽,继而又点评第二条:“作者文里常出现一个‘点’向上发散,但立即收回!这就是文字的驾驭能力!这就是思绪的掌控能力!作者为何不顺势发散一下?这就是时势的需要!这就是作者个人修养的体现!”
   阅此文,看到了作者深厚的底蕴,感受到了作者闲适的心。感受作者在文学路上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感觉作者具备进一步向前冲刺的能量。
   激情的我对作者绝对看好的点评第三条:“阅此文,意犹未尽!似侦探发现了可疑之人,作者文笔有深厚的底蕴,且作者心境非人云亦云之心!作者有能量在文学路上高攀!鼓励作者大目标前行!莫费一生修得手中笔!”并把这一条重复地点发了两次。
   阅醉哥散文《雪中纷飞的遐思》,我点评:“阅此文约近一半时,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往下快速划括,此文是一篇绝好的散文啊!往下划括是担心作者置为随笔投稿,我幼稚的担心起作者高人来了。感觉此文为朱自清散文第二作品,且朱自清文风浓烈,提前祝贺作者此文应将获得精品!”
   阅《雪中纷飞的遐思》,感觉作者醉哥何止是高人啊!——简直是“鬼”!
   不,我前文写的“我遇见鬼”——还只是个普通的吊死鬼,不是最终没把我妈妈寻去吗?转而寻去下边屋里的黄老倌吗?可见这个吊死鬼道术还不算高。
   醉哥是“鬼”!更是“魔鬼”啊!散文需要情到,才能文到!——醉哥已是“魔鬼”之情啊!
  
   三、我遇“魔鬼”丁小村
   加入醉哥“高山流水”微信群,我排在第二十位。玉儿早给我说了,都是醉哥的朋友,都是文学书画类的高人。
   我第一个工作就是发二十个红包,参拜各位高人!没想到包括自己在内,最终只抢了五个红包。沮丧的在群里开玩笑说:红包每人一个,怎么都不抢啊!这么不给我面子啊!
   玉儿说:“这个时侯,可能大家都在吃饭呢!”
   几位微友相继把作品点发上来,丁小村点发了《你的青春里,那些走过的人,那些闪光的瞬间》,阅完,感觉此文很不错。文章上部的右边显示“丁小村言”,点了一下后显示“丁小村言公众号”,点了关注,继续在公众号里看了几篇文章,感觉都不错,都是我喜欢类的文章。
   看《要么爱,要么死》时,激情不断高涨!心中澎湃般感慨:如此之好的文啊!
   我先把《要么爱,要么死》文章点发过去。继而写阅后感评:“粗看了丁小村好几篇文章,阅读完这篇《要么爱,要么死》,爆发出来对丁小村的形象是——丁小村是“魔鬼”,原本对文人的看法是怪,是与众不同的怪,怪是文人的特色,不怪也成不了文人,当然这个怪是指的文人的怪思,阅读完这篇文章——丁小聪给我的形象是“怪魔”!我本激情的还要写几篇随感,现阅你的文章后——怪掉了我要写的激情,已被你的文魔上了!会连续粗阅下去,到时要跳出你的魔写一篇《我遇魔鬼丁小村》,但愿十天之内能跳出你这个‘魔’!”
   魔鬼丁小村肯定感觉到了,不点关注是看不到这篇文章的,加上我把这篇文章点发过去了。
   魔鬼丁小村回:“@老谢不老 [抱拳]谢谢!这是朋友般的评价,敬领了,以茶为敬,遥致一杯[咖啡][咖啡]”
   醉哥回:@老谢不老 哈哈哈哈,你掉坑里了[呲牙]
   我回醉哥:“@醉吟烟霞 ,是!现把我的日常生活全打乱了,十天之内全部看“丁小村言”。其实这种感慨不应该说出来,就是说出来也不要说得那么偏,但我认为遇到了真魔鬼,就应该把他说成是真魔鬼,说出来最大的收获是给了自己学习的压力,就不管文友们会去如何笑话我了!”
  
   四、丁小村的责任心
   (采用作者原文摘录的方式)
   《百万人读你,不如一个人爱你》
   ……
   玩弄点小花招去对付读者,是你在低估读者的智商。用不真诚的态度来写作,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还要变成白纸黑字来糊弄读者,那是你在侮辱读者的感情。
   ……
   也许世上真的只有一个人在读你的作品,但你必须保持这种庄重,尊重这唯一的读者。这时侯,你的文字赋有了重量,胜过了那些十万人百万人赶热闹阅读的轻浮文字……
   这可能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好的回报。
  
   《写作何为》
   早安,朋友们!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丁小村村言”的支持,谢谢你们陪伴我、鼓励我写下去。
   作为一个作家,试图摆脱体制和资本双重异化,我已经拒绝向任何媒体投稿——是为了让自己的写作更自由一些,也为了能发出一些独立的声音、也让自己尽可能地去探索写作的无限可能。
   对于写作者来说,现在是一个深塞时节。
   可能对于很多人都一样:一方面是我们面对一些没有经验应对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可能惶惑;另一方面是写作者面对更为森严的文禁,有人感慨不知道能写什么(有位时评作家说,写什么都可能被删)
   ……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了几个标准:
   第一、正道直行,说良心话。
   第二、文质兼美,让人看了有欣赏文学启发思想的增益。
   第三、文学之美永恒,因此写作的文字不要过时,不要被时间快速过滤,过了三五年,你再读我的文字来验证。
   第四、我们面对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文字也一样——也许有人认为我写的不是文学,那你拿什作为参照的呢?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不是文学。
   ……
   我对自己说:写作,无非是发出一点微弱的光;它至少可以照亮自己。
  
   五、丁小村的哲性或诗性
   《三棵老树,用另一种方式打开春天》
   ……
   这棵老树能容纳一切:它的树根部,两棵幼树就像儿孙辈,已经长成了大树;它的树身上,又长出另外品种的树,它不排斥这些“异类”,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别人的营养地;它的树梢上,有鸟雀筑巢,有蛇鼠为穴……
   这棵老树把自己变成了一座万物的栖息地,在这里众生平等,都能得到它的庇护。
   它若不是神,谁还有神性?
   ……
   世界上必须有这么一棵树:你在它面前,必须跪拜,表达对于生命的敬畏;你在它面前,必须安静,来体会时光的宽阔;你在它面前,还必须庄重,这是对于神迹的祟拜。
   ……
   我拥抱了这棵树,就像拥抱一团激情:每个人都需要盛放的激情,不管你有多衰老还是多幼小,生命本身是一种激情。我叩拜了这棵树,就像叩拜一个神迹:如果我们在人间看不到神迹,那就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吧,人生需要神迹,因为平凡而堕落的生活,往往把我们的生命消磨。
   活了几百年的老树开花,让树下的我,也感觉到生命的鲜活:它已经不是树,而是启示录。
   ……
   一棵老树可以宣示神迹:你有神性,它给你神示;你有佛性,它给你佛心;你有诗心,它给你诗意;你有爱意,它让你感受到爱情……
   世间必须得有这么几棵老树。
  
   六、文学为谁服务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文学创作者要反映什么?表现什么?就是作者撰文的立意——立意就存在为谁服务的问题。
   把文学创作者比喻成老师,老师只为班上前三名学生服务,前三名学生肯定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三名后的学生肯定就会否定这个老师。
   丁小村作家是为全班同学服务,为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服务。且文学性高、作品产量多(二零一六年有二百二十八篇)、文学内容涉及面广。
   三月十八日,初识丁小村作品,就认为丁小村是个“魔鬼”作家。好奇心驱驶,想进一步熟悉丁小村何许人也?
   百度丁小村:
   汉中《衮雪》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作协理事、汉中市作协副主席。
   个人成就:
   著有诗集《简单的诗》
   发表中短篇小说有二百多万字,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两度被收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年选。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玻璃店》《微醉的周末》《解剖》中篇小说《给少女薄荷》《哑巴的儿子红树》《谁在深夜唱歌》《流窜》等。
   以上是百度上搜索“”丁小村”呈现的内容。
   作品是在正规媒体发表的作品。未发表收录在《丁小村言》公众号里的文章,估计超过百万字。
   《我遇魔鬼丁小村》,文章开篇写“我遇见鬼”,目的是为衬托“我遇魔鬼丁小村”。
   “我遇见鬼”使我恐惧,但鬼最终没有把我妈妈寻去!
   “遇见魔鬼丁小村”使我惶恐使我惊叹,惊叹天下竟有个“魔鬼”丁小村!“魔鬼”丁小村已打乱我的日常生活,且会魔我多久?会鬼出一个什么结果?我一概不知!
   我是六四年生人,过天命奔耳顺之人,有大专文凭之人,已受影响深深——丁小村是“鬼”,是“魔鬼”,是也是,不是也是!
   当年“我遇见鬼”,鬼是可恨的——要寻我妈妈而去。
   “我遇魔鬼丁小村”,丁小村是可爱的,爱是有代价的,阅“丁小村言”既要付出时间,也要花费精力,且久阅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本草民一个,平常到处寻找好文章,但一切都是随意、随意而寻、随意而学、随感而抒。甚感此路走下去也很不错,每日满满的!既有要寻求好文激情怦发地释放,也有寻到好文喜而读之得兴高采烈。
   现《我遇魔鬼丁小村》,“丁小村言”上文章多而美!自是省去了“寻”文的辛苦,也省去了“寻”到好文的期待,更省去了“寻”到好文喜而读之的那份惊喜!
   “我遇魔鬼丁小村”会让我失去草民之学的自喜自乐,我会获得一个更好的草民自我吗?会草民升级,获得一个更高级别的草民吗?
   “我遇魔鬼丁小村”,会魔我多久?会鬼出一个什么结果?

共 555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个“鬼”字,胆小之人见到便会胆战心惊,如果见到“鬼”的模样,那岂不是惊魂动魄?作者初遇“鬼”是小时候,懵懵懂懂的年龄,却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石柜”前的高高大大无头人影到后来的“吊死鬼”寻妈妈不成却“魔”走了作者家下边屋的黄老倌的性命。世间莫非真的有“鬼”不成?童年的故事毕竟带着一种神秘色彩,暂且不以为真吧?因为那样的“鬼”太当真了,会伤人的。作者接下来写的是地地道道现实生活中的“鬼”,这种“鬼”是让作者喜欢而又迷恋到一定地步的,没有伤害只有激情澎湃。遇见第一个“鬼”——醉哥,何许人也?,醉哥笔名“醉吟烟霞”,作者从初遇醉哥的文章,便为其深厚的写作底蕴而折服,读懂了醉哥的文便读懂了醉哥的心,然后从此迷恋上了醉哥的文字一发而不可收拾,醉哥还真是地地道道“魔”读者心的“鬼”啊!因缘具足吧?在“高山流水微信群”,因朋友介绍,作者又遇作家丁小村,丁小村,了不起的人物,汉中《衮雪》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省作协理事、汉中市作协副主席。他的作品宽广而又集中、深入的触及,并且通过对生命个体的审视,追忆了过去,记录了现在,映照着未来。他又以游离、飘逸态,引导读者感知、审视生命的真切,思考那些生命中能够握住的碎片。作者列举了丁小村的很多文字以示敬意,从而也表明了自己对丁小村文字的热爱和迷恋,作者在文中依然称丁小村为“魔鬼” 因为是丁小村,让自己省去了“寻”文的辛苦,也省去了“寻”到好文的期待,更省去了“寻”到好文喜而读之的那份惊喜!这种被“魔鬼”吸引的滋味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小编觉得:一位视文字如生命的文者,便是如此吧?作者爱在文字里,不管这些文字会“魔”自己多久?不管会“鬼”出一个什么结果?他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吧?在这里,小编为作者点一个赞、为“魔鬼”醉哥点一个赞、为“魔鬼”丁小村点一个赞,你们都是文坛上一颗颗璀璨并与众不同的星,敬仰你们!感谢作者赐稿轻舞,期待您的更多精彩。【轻舞编辑:玉美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玉美人        2017-03-23 18:18:22
  问候老谢大哥创作辛苦。您对文字的赤诚之心让玉儿感动,希望大哥也像醉哥哥和丁小村老师一样,写出更多“魔”读者的好文吧!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如此安好!
2 楼        文友:老谢不老        2017-03-23 20:24:55
  问玉儿好!谢玉儿辛苦编辑!现真被两个“魔鬼”魔上了,这是好事,会有进步的!
3 楼        文友:鸽子        2017-03-24 06:48:45
  写得真好,语言朴实而又幽默,感情真挚,结构巧妙,学习欣赏了。
流逝的是时光,弥坚的是友情
4 楼        文友:老谢不老        2017-03-24 11:39:04
  鸽子兄弟高抬了!谢鸽子兄弟赏读!
5 楼        文友:醉吟烟霞        2017-03-24 16:29:09
  刚看到谢老的文,难得如此奖赏,大喜过望,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将来的日子谁也不知道谁的道行更深,也许某一日得了一本九阴真经,或者什么秘籍,如来神掌也未可知。
   文字的魔力在于吸血,今早智君兄说,文字要沾血写的,沾水当血的是自己糊弄自己,糊弄读者就难了。大凡酷爱文字的一定要入骨髓,融入DNA,饱蘸鲜血的如泣如诉,才会打动人。总之要发自肺腑的吧,哼哼唧唧,无病呻吟,只能给报纸投投稿,如丁小村言般自言自语,坚决不予官方合作者,除了魔,痴,还有真性情,这也是我们能成为朋友的基石。
   感谢谢老抬爱,恭祝文健笔丰。
用腳步丈量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用相機記錄身邊的故事。
6 楼        文友:老谢不老        2017-03-25 13:01:25
  “文字的魔力在于汲血”,谢谢醉哥赏读!谢谢醉哥赐教!
7 楼        文友:谢卫        2017-03-27 19:23:33
  像“丁小村”这样的“魔鬼”,恐怕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希望,都喜欢遇见的。本家既已遇见,自当好好珍惜,多获教益,是为幸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