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家”
摘要:关于巴金先生的作品《家春秋》的一点心得。
曾经的我懵懂无知,不曾真正体会“家”的温馨。而今已步入成人之列,读了巴金先生的《家.春.秋》,这部极具挑战的激流三部曲,才知道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是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以及淑英、淑华和淑珍三姐妹的渴望。
在那样一个没有人道的家庭里,任何人似乎都有等级标志,女子是最无地位的,她们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一丁点儿的自主权的,任人摆布,只是一个会说话的工具。
这里男女之间的婚姻没有感情可言,只为了所谓的“门当户对”而冷漠地生活在一起,甚至还出现了闹剧,七八十岁的老头子居然要纳一个小他好几十岁的女孩为妾。
有多少美好的梦境被这无情的社会现实所摧毁。有多少怒放的生命就这样毫无声息的消失。
无数人的累累白骨对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也不起任何作用。于是看透了这个家庭本质的人,选择了出走。也许,这对于他们是一种解脱。至少可以不用麻木的活着。
太多的感情纠葛,犹如《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编织着一个凄凉的梦。通过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只是为了证明: 罪恶的封建制度必然崩溃,民主革命必将到来。像觉慧这个高家少爷,由于受民主思想的影响,痛苦地感觉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定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学习为了生活忍气吞声的大哥,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的旨意,积极地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编刊物、写文章,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最终走出封建家庭,勇敢的奔赴光明的道路。
也许正因为出现了想觉慧一样的热血青年,才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对生活、对理想充满了渴望。我深信他们还在继续!
【编者按】这篇杂文随笔主要通过对巴金笔下的“家”里人物的分析,对《红楼梦》里青年男女之间恋爱关系的阐述,对封建社会的“家”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教育青年最终走出封建家庭,勇敢地奔赴光明的道路。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