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炒红果(散文)
摘要:艳艳春光里,知时光静好,岁月安然。小女儿只能用深爱和依恋煮一碗冰糖蜜渍的炒红果,来回向我已老成孩子的父亲……
有时候烹制一种食物,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味道或是需要。更多的时候我的烹制更偏向于某种情感。就像今天这一碗炒红果。
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孩子们也撒了欢儿的疯跑。人们又开始鼓起新一轮的希望。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北方呼啦啦的春风不停的吹呀吹呀。吹醒了季节,也吹来了无数的菌尘。
童年的记忆里,伴着春天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流行病。流感,风疹,痄腮。缺医少药的年代春天也会让子女成群的父母开始担心和不安。父母总会在初春的时节按照老例,让我们吃些“发物”,以预防突然而至的某种疾病。父亲偏好中医,给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根绿豆水和这不太易得的红果。
物资匮乏的年代,让一大家子人吃饱已属不易。可自幼体弱多病的我却对食物很是挑剔。喝久了中药汤的胃对白菜根绿豆水基本是不接纳的。每每父亲出门唱经回来便带给我一捧红艳艳的山里红果。我喜欢红果,喜欢它红艳艳的像酒醉的颜色。可我却还是抵触它的倒牙的酸。父亲便偷偷的拿点白糖给我沾沾哄我吃下。每次撒娇要红果吃,却不过是想偷偷多吃点难得的白糖。父亲也总是偷偷的挖一大勺给我。每次我吃剩下的红果才切片分给哥姐们泡水喝。
我就像一棵长在父母手心里的花。终于在暖暖的呵护里长大开花结果。时光却偷走了父亲的挺拔母亲的笑靥如花。又一个春天来了,不忍看父母又添了几多白发。艳艳的春光里,知时光静好,岁月安然。小女儿只能用依恋与深爱煮一碗冰糖蜜渍的炒红果,回向我已老成孩子的父亲……

【编者按】一篇浓缩亲情的小散文。炒红果是以山楂(或山里红)为主要原料的老北京风味小吃。看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酸酸甜甜,是高营养、很地道的北京美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以炒红果为主题,以父母的爱为主线,讲述了一段童年的记忆。看似简单的炒红果,实则是父母用心的爱,正如作者所言,“有时烹制一种食物,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味道或是需要”,更多的时候,倾注了某种情感。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当父母慢慢变老时,子女更当懂得知恩、报恩、尽孝。文章通俗质朴,情感真挚,首尾呼应,充满了正能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推荐欣赏。【编辑: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