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古韵今弹】说香椿(散文)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说香椿(散文)


作者:老生常谈 童生,64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21发表时间:2017-03-24 12:00:21

小区里的玉兰花开了,又快到了吃香椿的季节了。这话说得风马牛不相及,玉兰高雅得似乎不带一丝人间的烟火气,香椿却草根得很,上得餐桌下得厨房,偏偏这两种植物都是我喜欢的,我觉得如果没有玉兰看,不吃几次香椿,似乎这个春天就不够完美。
   有个成语叫“椿萱并茂”,是说父母均健在安康的意思,这里的“椿”和“萱”指的是香椿和萱草两种植物,在这个成用“椿”和“萱”分别代称父亲和母亲,所以古人还有“椿庭”和“萱堂”之类的说法,足见古人对香椿的重视。
   椿树的寿命很长,《庄子》一书里说的“以八千年为春,以八千为秋”就是指椿树,大概在古人心中,香椿和王母娘娘种在瑶池蟠桃园里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蟠桃树和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大仙的号称“草还丹”的与“五行相畏”“鼻子嗅一嗅能活三百六,尝上一个鲜,能活四万八千年”的人参果树相去不远,也是一种“神树”吧。
   香椿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木,原产中国,所以我们中国人食用香椿历史悠久,据说汉代时食用香椿的习俗就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估计刘邦、项羽、韩信、司马迁、司马相如、卓文君等都吃过香椿。
   香椿树容易成活,而且生长迅速,房前屋后种那么一两株,每年春天就总会有应时的鲜菜吃。
   古人把香椿称椿,把臭椿称为樗。这两种树的叶子很像,很容易弄混,据说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就没分清楚:想当初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大学毕业在家待业的皇家后裔刘秀起兵于南阳白水村,刘秀曾带兵与王莽的队军数次大战,互有胜败,但莽军势大,难免败多胜少。有一次刘秀兵败,与大军失散,落荒而逃,单枪匹马,被王莽的军队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走投无路之际,刘秀发现路边有一棵巨大的臭椿树,因为年深日久所以有个宽大的树洞,刘秀躲进树洞,追兵没有发现,只得呼啸而去,就这样刘秀逃过了一劫。后来王莽兵败刘秀登基为帝,刘秀是个有良心的皇帝(他登基后就没有学他的前辈汉高祖屠戮功臣,忙着狡兔走狗一锅炖),他还特意册封了当年的救命恩人——那棵大树,可惜时间太久了,再加上当初情况紧急,刘秀也不及细看,也许光武帝视力不好,当时又没有近视镜,反正也不知为什么他竟错封了香椿为树中之王。后来,终于真相大白,臭椿救驾有功成了“树王”,而香椿则因为冒功领赏,被皇帝问了个斩刑,所以每年春天人们都要把香椿树的嫩芽摘下来,算是砍头。所以您摘别人家的香椿时,不必和主人打招呼,因为咱是奉旨行事,算是皇差,谁要是胆敢拦您,那么……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就算是真的,香椿也是无辜者。
   香椿味道独特浓烈,爱吃的人往往趋之若鹜,不爱吃的往往见之掩鼻。香菜茴香韭菜葱蒜之类味道特别的食物都是这样的“待遇”,臭豆腐奶酪榴莲鱼子酱大约也都是如此。
   好的香椿叶厚芽嫩,芽色红亮,香味浓郁。黑油椿红油椿等品种,叶色尤其红亮肥厚,口感好,香味浓,是香椿中的上乘之选,芽色淡绿而叶薄芽小的叫“菜椿”,味道也最为寡淡,也最常见。
   谷雨之前的香椿最好,是嫩芽,叶未展开,叶柄异常肥嫩,香气最浓,嫩而无筋,香椿孕育了一冬的精华尽在,所以旧时街头叫卖小贩们往往标榜“嫩了芽的香椿”。过了谷雨香椿略有些老,口感就差了,再往后,大约展叶以后口感味道就都差了,如果再老可就苦了,大约也就很少人吃了。
   早春时节,吃炸酱面时香椿是最好菜码,是神品,刚下树的香椿味道极浓,往往是一家吃香椿满胡同飘香。也往往也是一家种香椿,邻里共享之,胡同里飘散着独特的香椿香,也是浓浓的邻里情,大概也算是老北京的味道吧。
   香椿拌豆腐,做法简单而且好吃,最能吃出香椿和豆腐的真味儿,但一定要用盐卤点的豆腐才正宗,味道才好,讲究一点儿的要将香椿和豆腐分别用开水烫一下放凉后再拌,能将香椿和豆腐的味道发挥到极致。
   香椿摊鸡蛋,香而不腻,卷烙饼最适宜,当然要用真正的柴鸡蛋才好,香椿最好也过一下开水,这样更好吃,味道也更浓。
   用香椿裹面糊炸成的香椿鱼儿,酥脆清香,口感和味道并不逊于真正小炸鱼儿,刚出锅的好吃,凉了也好吃,是下酒的好菜,孩子们也爱吃。
   初春时节,将一头敲开去了蛋清蛋黄的鸭蛋壳扣在香椿的枝条上,等嫩芽将蛋壳撑裂时,取出椿芽,切成薄片与肉片同炒,称为“混元翠片”,口感味道都不俗,我一直以为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
   香椿与黄豆制成的香椿豆也非常好吃,是佐粥小菜中的神品,老北京人都爱吃,只是往往做得不得法。我吃的最地道的香椿豆是在承德的一个小招待所里,十几年了还不能忘怀,承德大约旗人的后裔不少,所以自然有留心饮馔的传统,也许是承德的气候适合香椿生长吧。
   香椿芽腌一下也好吃,如果放得好,能吃大半年时间。
   用香椿籽种的芽苗菜和温室里反季节的椿芽也不赖,只是味道淡些,但人家在隆冬上市,怪不容易的,咱也不好意思要求太严格不是。
   老人们说香椿为“发物”,所以有旧病尽量少吃。
   过去如果生了女孩往往种上一棵香椿,等女儿出嫁时香椿也就成材了,正好打嫁妆箱子(南方有些地方用樟树干这个事)。香椿木质地好,颜色也漂亮,据说吕洞宾没当神仙时就用香椿木做过枕头,这事儿我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还有人说香椿木辟邪,我不知道真假,倒是从来没见过香椿木的手串。
   我觉得还是让香椿树好好长着吧,干嘛非琢磨着砍树呢?
  

共 2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几部分详尽地介绍香椿:香椿重要性——“不吃几次香椿,似乎这个春天就不够完美”;从成语“椿萱并茂”来说明古人对香椿的重视;香椿能吃历史悠久;香椿和臭椿的区别以及它们和皇帝刘秀之间的传奇;香椿头的种种吃法;最后香椿树的作用。本篇横向时跨古今,纵跨树梢到树根,搜齐关于椿树的种种,洋洋洒洒,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实用性,真是舌尖上的上下五千年啊。推荐。【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3-24 12:03:26
  其实这篇文章看完,最可恨的是最后一句,前面明明已经把人引诱到非找到一颗香椿树不可,却说什么“我觉得还是让香椿树好好长着吧,干嘛非琢磨着砍树呢?” 如果都不知道香椿树的用处也许它还会长得好好的,看完这篇,你还以为能长的好好的吗?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叶舞风        2017-03-24 12:04:10
  爱——就是一种伤害啊。阿弥陀佛。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