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将学习进行到底

编辑推荐 将学习进行到底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3发表时间:2017-03-24 17:19:36
摘要:将学习进行到底.

记得初写新闻稿时,指导老师曾重点强调其结构形式为“倒宝塔式”。按照这一思维再读报纸,觉得果真如此。
   新闻结构的“倒宝塔式”,使我联想到如今某些人在学习热情方面构成的“正宝塔式”。
   怎么讲呢?就是以某些人为例,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其学习热情处于一生中的鼎盛时期,因为必须考上高中,一旦弄不好,恐怕初中就会念到头了;真的进入高中后,由于高校招生比例的加大,学习热情便有所滑坡,反正跨入大学校门不成问题,好点次点再说吧。而进入大学后,心想“那张纸”肯定到手,松口气的意识油然而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校期间的那种学习热情荡然无存,良好的钻研习惯无影无踪。于是,“学习热情体”由大到小的“正宝塔式”就这样阶段性形成。当然,这部分人居于“公仆”行列的较多,而位于科技界的较少。为啥?说穿了,就是目前我们有些“公仆”的吃饭,靠的是“真‘有本事’”,而不是“有‘真本事’”;可科研人员的吃饭,靠的是“有‘真本事’”,却不是“真‘有本事’”。
   “学习热情体”的“正宝塔式”很不正常,无论对谁而言,一生中都应是等径的“圆柱体”才行。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
   据报载,著名记者梁厚甫曾接到美国一位担任大学教授的老太太的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54)、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63)、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81)”。博士是最高一级学位,拿到博士学位,就意味着某一学科的知识已经精通并取得权威部门的认可。那么,这位老太太为什么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以后的岁月里还要接二连三地攻读博士呢?这令梁厚甫好生奇怪,便去问他的丈夫。她丈夫是这样回答的:她是在大学教书的,近30年来新兴的学问不断出现,原有的知识又不断地陈旧,要想愉快胜任自己的教学工作,就得不断学习,就得不断剔除头脑中陈旧的知识。这样就得再去攻读博士。这位老太太的“学习热情体”,无疑就是“圆柱式”的,等直径的。
   过去有句时髦的口号,叫“将革命进行到底”。当然,这句话没错,但现在借用过来,提倡“将学习进行到底”,其意义,我以为也十分重大。其实,将学习进行到底的过程,就是保持“学习热情体”始终处于“圆柱式”结构,避免“正宝塔式”的形成过程。
   “学习热情体”要得以有效保持,必须有对“学习”这一概念的正确理解做动力支撑。虽然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词,幼儿班的儿童都能恰当使用,但是,对于学习的本质、过程、形式的究竟应该怎么样理解,却是一系列深奥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说:“无论学习的形式如何细巧、如何复杂、如何进步,但它不免是这样简单的事实——以应用而选择,以失用而淘汰。”学习就是“选择”和“淘汰”的过程,这种认为,就是在今天,人们无疑是认可的。那位老太太3次攻读博士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新知识,又不断“淘汰”自己知识中的陈旧部分的过程。没有吸纳,就不可能有淘汰,因为失去了新陈代谢的前提。
   “选择”新知识,就要“将学习进行到底”,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和行为,显然大错特错。然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自身的“学习热情体”必须保持“圆柱式”却不是“正宝塔式”外,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我以为,还须讲究“四性”。
   一要体现长期性。就是在学习热情上,要持之以恒,始终保持那种旺盛的学习劲头,不忽冷忽热,忽高忽低。要象抓工作落实那样,抓好自身的学习提高。决不能想起来就“埋头一段”,松起来就“扔在一边”,随心所欲。
   二要注重计划性。在学习上,不少人尤其是有些“公仆”,都说自己做到了严肃认真,但是怎么样才算做到了呢?应该说,这却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我想,倘若如此,就要从有个严肃认真的态度做起,起码要讲究学习的计划性。一年之内,究竟要读几本书,都是什么,达到怎么样的程度,必须心中有数,并落实于行动。
   三要讲究目的性。将学习进行到底,为的不是“那张纸”,不是多长几块工资,而是为了实现知识大更新,素质大提高,思想大解放,推进岗位工作上档次、上水平。否则,不但不能促进自身进步,反而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大大小小的破坏力。一个学习目的很不端正的人,必然是知识上的肤浅者,政治上的平庸者,事业上的失败者,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飞速发展的形势,紧迫艰巨的任务,要求广大“公仆”必须将学习进行到底。而且,在这由始至终的过程中,既要从“新”考虑,更要从“实”出发,从“严”要求。这样,才能紧跟时代脉搏,永立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共 18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对我们矫正错误是有帮助的。什么错误?学习知识观念上的错误,就如文章所说,以为拿到了某个毕业证、学位证,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领域的知识,不需要继续学习了。在学习过程上的错误,就是作者提出的学习热情的“正宝塔式”,而不是“圆柱体”式。这是非常新颖的比喻方式,文章列举的事例也很有说服力。作者提到的学习“四性”,是值得我们实践的。文章观点明确,论述和观点都有很好的建设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3-24 21:53:13
  该文讲述的学习热情的规律问题,用了两种比喻,形象生动地告诉了我们错误的做法和正确的做法,这个比喻是生动新颖感人的。作者提出的学习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品味的。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