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平夷卫右所(随笔)

编辑推荐 【流年】平夷卫右所(随笔)


作者:杨平原 布衣,34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2发表时间:2017-03-25 08:05:25

六百二十七年前的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廷在今富源中安镇设立了一个军事单位一一平夷卫,用于弹压土司、守卫由黔入滇官道。平夷卫建立一百一十七年后即正德二年(1507年),调拔曲靖卫的中、右所补充平夷卫,称为平夷卫右所,原平夷卫为平夷卫左所,左所地域为今中安镇,右所地域到底是哪里呢?
   目前查到明代最早记录平夷卫右所屯守地的是徐霞客,他的《滇游日记》记: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徐霞客从曲靖翠峰山(在马龙州西面四十里)进入马龙州的盘龙寺,先后经过高坡村、兔街子、堰口(今沿口)、洒家(今色甲)、新屯,当晚在保官儿庄(今保谷庄)住宿。九月二十三日,徐霞客吃过早饭后,就从保谷庄出发,经过三车(今扯度)、一碗冲(今玉碗冲)、鲁石哨(今上鲁石、下鲁石)离开马龙县境,进入寻甸县。徐霞客还记到:洒家想来村名是当地酋长的姓氏,有人说这村是属于平夷卫,又经过洒家往西下抵达新屯,这里房层排列在道路两旁,庄稼覆盖山间地头。这一地区属平夷卫屯守。从堰口往北到兔街子,从一碗冲往西到鲁石,从洒家往西到三车,屯守还属于平夷卫。平夷卫是位于寻甸府、曲靖府正中交错的地域负责屯守。
   查清代《康熙平彝县志》,对于平夷卫右所地域只是简短记道:正德二年,划出曲靖卫的中、右所给平夷卫为右所。然后在《康熙平彝县志一里甲》里记道:物阜里,就是平夷卫右所。分为十伍(十个百户长带领的队伍屯守、管辖的地域),再加上平夷卫的马场。到了《光绪平彝县志》里,物阜里分为山半里,海半里。笔者反复阅读、对照,认定清末的平彝县山半里就是徐霞客记的马龙州、寻甸府和南宁县(今麒麟区)之间的平夷卫屯守地。具体说就是民国23年(1934年)由平彝县划给马龙县的以下村:庄子上、马街子丶大坡上、水子冲、马家屯丶双喜村丶尚大屯、坠地、许官田、梅中屯丶仙人脚、两头坡、黄家冲、上伍旗、田官屯、晏官屯、田盆、小塘尔坡、叶家屯、张安屯、兔街子、下小屯、米家庄、梅花村、老黄口、石寨、新楼房、旧屋厂、大坟上、渣子树一代家屯、上中小屯、上下高坡、孟家坝、丶新房子、董家塘、烂泥沟、色甲、鲁石、官坝、鲁口哨、寺湾、大龙井、小龙井、新发村等。以上村在正德二年以后康熙三十四年以前属于平夷卫右所,同时属于平夷卫右所的还有在清末时称平彝县海半里的零星地,海半里就是飞插于曲靖坝子的平旗田、黄旗田、东海屯、林家院子(也有说是唐家院子)丶梁家小圩、小河湾、冯家圩(1993年版富源县志记成马家圩,冯字掉了两点水)、皂角树等。海半里1951年由平彝县划归曲靖县。
   明代平夷卫右所地经过调整,分别划给马龙和曲靖麒麟区,完成了它作为军事基层单位的使命。

共 1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笔详细介绍明代平夷卫下辖的平夷卫右所,其地域在历史上为什么不与平夷卫接壤而飞插于曲靖、沾益坝子、马龙、寻甸之间。到清代编里甲,明代平夷卫右所地变为清代平彝县物阜里,民国时为物阜区,后陆续划归曲靖县、马龙县。这些历史上的地理迷点,经过作者的详实、实地、查阅历史记载,尤其是查阅了徐霞客的《滇游日记》,向读者披露了这一细节的来由。语言朴实,行文严谨,作品具有史料价值,值得一读。流年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3-25 08:06:03
  平原,这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啊!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7-03-25 08:06:43
  平原,真的佩服你的执着,巾帼不让须眉啊!
3 楼        文友:杨平原        2017-03-25 22:09:22
  这种史料,一般人不愿读,读到也不深究,故有人读不懂家谱的“平夷卫右所旗军"是什么意思。整理一下,希望对读古籍的人有所帮助。谢朱副耐心读并评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