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经历】当你不再是传奇(征文 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经历】当你不再是传奇(征文 散文)


作者:文三少 举人,3240.8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82发表时间:2017-03-25 09:34:46

我与张良已经有大约半年不见了,上一次见他还是在他结婚的时候。张良家在我们村子的南边,我们的村子主要有两条巷子,一条南北巷,一条东西巷。我家在南北巷,张良的家在东西巷,正对面是胡大林家。
   胡大林是我们村的风云人物,小时候听到这个名字大都是在传说里。
   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热潮从省城那边慢慢传来,总有一些人选择放弃种地,从而投身到做买卖的行当里。胡大林没怎么上过学,为人老实,对于买卖这个行当并不是太擅长。他卖过菜,批发过树苗,还跟村里的哑巴叔做过炮竹,但最终都是赔本赔得底朝天。那时候正好赶上父亲病重,迫于无奈的胡大林铤而走险,与村里的赵朝娃还有邻村的几个人做起了偷盗自行车的买卖。
   偷盗者,终究都逃不过法律的严惩!而最让人受尽煎熬的,却是良心的谴责,还有无法在父母面前尽孝道的遗憾!
   胡大林因为涉嫌多起自行车偷盗案件,被判处十五年监禁。而赵朝娃因为作案不多,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出来后的赵朝娃,因为没有别的手艺,家里的地又荒废多年,家里一贫如洗,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胡大林出狱的那一年我读高中辍学在家,因为没事可做便与和我一样辍学的张良一起玩耍。那时候我们两整天在胡大林家里,听他说关于监狱里的风云。那时候我与张良很崇拜胡大林,也许是因为香港电影看的太多,总觉得这种人物就是电影里出来的。胡大林也很仗义,因为他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岁,虽说与我小爸(四叔)交好,但还是让我们与他论兄弟,总称呼我为“刘老弟”,我便称他为“老大哥”。
   那时候赵朝娃也经常来凑热闹,两个一起经历过风雨的人,总有说不完的回忆与心酸。那时候年少的我们并不懂,胡大林难过的并不是因为失去了十五年的自由,而是等他回来,自己的父亲却变成了灵堂里那一张面无表情的遗像。
   胡大林在我们村里的人缘极好,虽然坐过牢,但在纯朴的村里人眼里,他依旧是那个老实巴交的邻居。小爸他们帮胡大林介绍了一个隔壁镇子上的姑娘,结婚的那天我与张良都在帮忙上菜,那小媳妇长得很水灵,在人群里显得很好看。
   后来,胡大林生了儿子胡敦。我还记得满月前胡大林带我去街上买菜,我打趣说:“你就不怕遇到以前的人寻你算账吗?”
   他吹牛说:“整个白王街道谁不知道我胡大林说了算!”
   可结果我发现:这个时代不是他的时代了,他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而且家里的负担,让他不由自主地为了能便宜几毛钱跟小贩子低声下气地讨价还价。
   张良的家盖了新房子,在东西巷往西延伸的最西头,距离他以前的家足足一里路。这是前几年扶贫项目给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重新划分的居民点,很多人都搬到了这里。好比赵朝娃,他家里有两个女儿,他便搬到了张良新居的隔壁。我看到赵朝娃家门口停放的那辆越野车,禁不住问张良:“朝娃叔屋里买车了?”
   “嗯嗯,这二年他在西安混的不错,他屋里还有个车,媳妇开着呢?”
   我记起来那时候一贫如洗的赵朝娃来,时隔多年,已然过上了小康生活,甚至能够划分到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之列。直感叹时间真是一把利器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人们完全可以成为成功人士!
   我与张良、黑子几人在房间里逗孩子玩,见赵朝娃西装革履地走进来,手插在裤袋里,俨然与多年前不同,没有了村里人的气息,看着更像是一个城市人。
   因为看多了城市人,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于是打了招呼,我便出门找了一个角落里抽烟。这时候有人拍我的肩膀,我一回头,是胡大林。
   胡大林一如多年前,根本没有任何地变化,穿衣打扮还是那时候的样子,一身素衣,还有几处破损。他的胡须很长,看着有半个月没有剃过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几道,却还洋溢着纯朴的笑容。不知为何,看到他这样邋遢的样子,我的心里却感到很舒服。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本人也是一个乡下人,所以更喜欢这种乡下人的气息。
   胡大林说:“哎呀刘老弟回来啦!都不跟哥打个招呼?!”
   我笑嘻嘻地说:“咋可能么?这不是刚看见你么。”
   我掏出烟,取出一支来,被他拦了下来。他从上衣的口袋里拿出自己的烟,取出一支来说:“哥咋能让你发烟?抽哥的,不要嫌弃烟不好。”
   烟还是多年前的那个牌子,比我们这些在城市里工作的年轻人抽的牌子自然要便宜很多。我想他是多心了,因为在我眼里他递过来的不是烟,而是我的一种怀念与对他个人的崇拜。
   我接过烟点了起来,与他闲聊了一会。我离家远走城市的时候,胡大林一直在家里忙着农活。虽然日子过得不是很好,但他也只会种地,而且他乐于助人,从帮助别人那里可以得到幸福快乐。后来儿子大了,该上学了,母亲年纪大了,他也想努力。但他不像赵朝娃,在外认识几个比较有本事的朋友可以帮衬一把。只能无奈自己太老实又没有什么别的手艺,没有文化,在家里养了几只牲口,但日子过的却还是不尽人意。并且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媳妇跟他离了婚。
   等张良儿子满月酒席开始的时候,我听到胡敦叫父亲胡大林去端盘子上菜,看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睛一酸,差点掉下眼泪来。胡敦吵着让他给自己买玩具,胡大林便教训儿子说以前的玩具还完好无损。我知道他是因为要省吃俭用贴补家里的日常生活,所以才没有答应儿子的请求。试问这世上有哪个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儿子,尤其是那么一个因为没能给父亲尽孝而自责了半辈子、受尽艰苦却依旧勤劳朴实的男人。
   那一次满月酒,我喝了很多,迷迷糊糊有点印象的是:我与胡大林聊了很久,久到他将我送回了家。我看着他离去的步伐不如从前那样有力,拉着儿子的手走在黑夜里,却是那么地坚定。突然发现:他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我视为传奇的人物了,但他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男人!

共 22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此文想起了一句话:我们此生做过的最不平凡的事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凡。这句话用在胡大林的身上,似乎很贴切。散文写到比自己年长不多的邻居胡大林,做生意赔个底朝天的他又逢父亲病重,于是伙同赵朝娃和邻村几个人偷起了单车。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逃避法律的借口,他也不例外,因为作案多起,判处了十五年。出狱后的胡大林成为了“我”心中的传奇人物,因为从他的嘴里能听到另外一个世界——监狱,他就像是从影视剧中走出来的人,让生长在这个小村子里的人看见了自己所不知道的一面,从而一度成为这个村子的风云人物。多年后,听他故事的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而那位传奇人物只是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没能给父亲送终、跟妻子离婚、连孩子的玩具都不敢多买一件。只能感慨岁月不饶人,但愿他能在这种平凡的生活中,用他一惯的坚定,再也不负手中的孩子。感谢老师赐稿,期待更多新作!【编辑:清粥小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粥小菜        2017-03-25 09:35:20
  感谢三少带来的故事,祝您周末愉快!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5 11:35:56
  欣赏拜读老师佳作,问候老师好!忍心学习品读:为人老实,对于买卖这个行当并不是太擅长。他卖过菜,批发过树苗,还跟村里的哑巴叔做过炮竹,但最终都是赔本赔得底朝天。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