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假日(随笔)
高考占用教室和端午节一起,女儿连休四天,真是奢侈难得的假日。早就期待这次放假,设想一家三口加老爸老妈去西安看世园会。谁知女儿毫无商量余地的不肯去,又不忍丢她一人在家,于是计划泡汤。
周日上午女儿十一点学完数学,带了老爸老妈一起去接她。容不得她反对,直接布置任务:占用你半天时间,陪爷爷奶奶出去散散心。女儿压住一肚子不情愿上了车。
说好还是去老家县城,这次不惊动几好友,去关垭子楚长城看看,找一家清净的饭馆就餐完就返回。结果真是心有灵犀,行程过半时春打来电话,问在干嘛,我说在外面。问她呢,说刚送儿子去学校,老公也有急事匆匆回来又走了,清淡的节日,一人在家面壁发呆。于是忍不住对她说:“你一人冷清呀,那我靠近你点好不好……”
马上彬的电话也来了,问我们到哪里了,说真巧,早晨本要去市里喝喜酒的,结果心念一动都上车了又改变主意……这会儿正泡茶和春一起在家等我们。
彬的小院子,栀子打满了花苞,一夜风雨便会吐露清芬的样子。我们坐下喝清香的八仙云雾茶。
很巧,我们前脚拢,燕一家三口后脚到。大家一起开心叫着真好,几个上高中的女孩子一会儿就消除了不常见面的陌生感,什么功课老师理想之类的话题,聊得不亦乐乎。
饭菜早订好了,通知店家炒菜,我们一大帮人动身。鲜竹笋、土鸡蛋、灰灰菜、砧板腊肉、洋芋焖鸡、红烧小河鱼……都是出自山野的清爽可口菜肴。主食是加了包谷的黄金米饭,还有一大盘脆黄的锅巴,一钵应我们要求刚煮的锅巴汤。
米饭蒸熟,铁锅底的一层锅巴,最好带点焦糊,加进煮饭滤出的米汤,一起烧开就好。锅巴汤是我们亲切的儿时回忆,大家人手一碗边吃边谈。不过孩子们毫无品尝的兴趣,那是在他们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莫名其妙饭食,那是一个他们完全陌生的遥远时代。
饭后乘兴往湖北方向进发,很快就到了登过多次的古长城。景同人不同,扶老携幼,挚友相伴,心情自是格外舒畅。老爸老妈兴致勃勃,精神抖擞登上高处一览众山小。
这时小梅打来电话。曾经和她这里并肩,看寒风中瑟瑟的衰草枯杨,说胸中不肯道人的心事……
返回去了龙头村,那里反映农耕文化的新修亭台田园颇有风味,虽多多人工斧凿痕迹,但仍使人因远离都市而欣喜。恍然真回到魏晋,去了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鸡鸣狗吠不绝于耳,耕作气息扑面而来。而那一池荷花,碧伞般的荷叶,拥挤喧闹出无限山村夏日风情。
晚饭在清顺农庄,他家的景致浑然天成农家特色。门前细细的流水带动一架水车吱扭扭转动,屋后石榴、枇杷、樱桃、李子、杏子依次排列,遮蔽得院子凉爽清幽异常。尤其那一树李子和杏子,密麻麻的果实青是青黄是黄,风里摇荡色香诱人。
彬童心大发,脱了鞋子上树,为摘几个果子逗孩子们开心。她果然宝刀未老,身姿敏捷,蹭蹭几下就上树了。不光孩子们,我们也被她的可爱顽皮引得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天色晚了,噼噼啪啪的雨珠也自天而降,扫去了不少溽热,做了我们清谈的背景音。恋恋不舍告别好友,彼此拥抱挥手殷勤叮咛,共同盼望下一次的相见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