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老人的秘密(小小说)
在我们小区,人们每天都看到一个老人,无论天晴下雨,他总是一手提着一个大塑料袋,一手拿着一个钳子,在垃圾桶里拾破烂,他好像一点也不怕肮脏不怕臭不怕劳累,有时还到邻近的小区拾破烂。他把拾来的废品隔三差五用个小推车拉到废品收购站去卖。
这个老人名叫杨善良,是个退休工人,年过八旬,每月有近2000元的退休金,老两口的生活应该完全过得去,没有必要去天天捡破烂。他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这样干,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我好奇地问他:“你有退休金,肯定够你和老伴的生活开支,为什么还拾破烂卖?”他叹口了气,说:“我的钱不够用啊!”
“你怎么可能不够用呢?”你平时穿也没穿好的,吃也没吃什么好的,也没有儿孙的负担,难道你的钱长了腿,自己跑了?”
“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嘛,我还感到每月紧巴巴的呢!”他很平静地说。
小区有人说:“这老人肯定有什么秘密,是不是在外面包养了情人?”我说:“你看他这大把年纪了,样子也不像,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又有人说:“听说他年轻时曾和他老伴闹过离婚,是不是在供养非婚子女?”这种猜疑我还觉得有可能,我就找机会去访问了他的老伴,他老伴说:“年轻时我们确实因性格合不来闹过,那主要原因是我,而不是他,这么多年了,我从没听到他有这方面的问题。”
又有人说:“他肯定是想改变住房条件,现在他老两口的住房面积只有30多平米,家里的家具电器都还是那些老掉牙齿的东西。”但人们分析觉得也好像不是,从没见他去跑过一次房屋中介公司,没见过他去电器商场打听电器价格。
更让人们不解的是,与他最亲近的侄女曾到他家看过他的存款,只有一个活期存折,上面没有多少余额,没有一张定期存款,他的钱究竟用到那里去了呢,真是成了一个迷。
自然,人们就越想揭开谜底,越注意观察杨善良老人的行为。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他经常出入市医院,我怀着好奇心跟踪他,是不是他有重大疾病要医治,但他并没去挂号就诊,我看到他走进了住着白血病人的病房,拿起缴费单去为一个患白血病的病人交钱。当时我就想,难道这病人是他的什么亲人?我去问病人家属,说他们根本不认识,他是来为我们捐款做好事的。
医院里的一个护士对我说:“这老人多次来我们医院捐款。”他说:“得重病的人花钱多需要大帮小凑,我凑一点钱,是我的一片心,常言道,糠头不肥田,也能松下根,对重病人总会有好处,凑的人多了,问题就可能解决了。”
有一天,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汪娟给杨善良送来了颁发的捐赠证书,里面记录着他近十年来给别人的捐赠,有二十六次之多,捐款达两万三千多元,平均每次近千元,是他每月退休金的一半。我想如果他不经常拾破烂卖,老两口的生活肯定成问题,原来他拾破烂卖的钱都存入了道德银行,终于使我解开了他的秘密。
汪娟说:“我对这位老人印象特别深刻,看他的穿着相貌,根本就不像有钱人的样子,感觉这位老人挺不容易的,这样大的年纪长期来捐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年幼时父母双亡,是周围的好心人救济,我才长大成人,他们无私助人的品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看到别人有难,我也就想尽自己的心意。”
听了汪娟如是说,我心里才明白,老人的心里烙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情结,他叫杨善良的名字,真是名副其实,令我敬佩得五体投地!有这样的老人在我身边,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一定要好好地向他学习,一定要继承发扬他行善助人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