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期盼儿时叫卖声(征文·散文)
前些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卤鸡蛋的小商贩,他们用播音器播放着浓重的重庆口音:“重庆麻辣卤鸡蛋,五毛钱一个,味道好得很!”我去过重庆,知道重庆的卤鸡蛋好吃,曾有一次和卖卤鸡蛋的小贩搭讪,她一开口竟然是满口的本地口音,我买来几枚卤鸡蛋回家剥皮享用,竟然不是我在重庆时吃过的味道。
如今,都市人经常能够听到街头巷尾传来播音器的叫卖声,尽管那声音有的激昂,有的洪亮,有的柔和,有的富有磁性,但这些声音始终是单调循环,没有亲近感。过往行人各行其事,很少有人注意。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每到晌午,大人们从田间劳作回来准备做饭,此时总会听到村里传来:“土豆,甘肃土豆!”“西红柿,自家田里种的西红柿!”“豆腐,王二豆腐!”等叫卖声。那一声声吆喝,让人觉得亲切而亲近,我总会跑出去和村里的孩子们围着商贩的货车围观,看着那粉红色的西红柿,恨不得能抓上一个就吃。
那时候,记得卖甘肃土豆的商贩操一口甘肃口音,人们都喜欢他的土豆,因为他的土豆做出的菜味道鲜美。有一次,一个陌生的面孔模仿着甘肃口音叫卖土豆,并说他的土豆也是从甘肃运来的,有几个妇女买了。第二天,那个商贩再出现后,却没有卖出一个土豆,因为他的土豆已被买过的妇女一传十、十传百地传遍全村,谁都知道他卖的不是甘肃土豆。像这样做过一次虚假宣传的商贩,想再到村里卖出货物,那是很难的。
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王二豆腐,那是一个拉着架子车卖豆腐的小伙子。我第一次见他时,他站在村口吆喝着:“王二豆腐!王二豆腐!”人们都没听说过王二豆腐,有人问,为啥叫王二豆腐?小伙子憨笑着说:“我叫王二,我家新开了豆腐作坊,做的豆腐就叫王二豆腐。”说完,王二用刀划了几小块豆腐递给大家说:“都尝尝,味道好着啦。”
没过多久,大家都喜欢买王二的豆腐,因为王二的豆腐味道好,而且炒菜后豆腐四棱四角。据说他家豆腐没有任何掺假,制作工艺还是祖传的秘方。
一年后,附近的几个村庄都有了王二的豆腐作坊,王二的豆腐名声大震。
如今我离开家乡三十年了,那天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五十多岁推着三轮车卖豆腐的男子,猛一看这人面熟,一问原来就是我小时候在家乡见过的卖豆腐的王二。
从聊天中得知,王二后来娶了一个年轻女子,这年轻女子整日游手好闲且喜好赌博,直到把家产输得差不多时,这女子就圈走王二剩余的财产跑了。王二觉得无脸再在家乡呆下去,便出来闯荡。
我说,现在的商贩都在用播音器叫卖,你也试一试呀。王二憨笑着说:“我出来打工几年,挣了点钱才开了一个豆腐作坊,因交不起摊位费,就先在一些小区门口卖,不用吆喝,只要吃过的人,第二天还会来买。”
我转身走时,听到王二的吆喝声:“豆腐,王二豆腐,味道好着啦,大家吃一次就知道啦。”
听到这声音,恍惚间,我好像又回到了儿时,回到了故乡的怀抱,许多美好的往事扑面而来。
此后,整整一个月,我都没有再看到王二在小区门前卖豆腐,心里猜疑着。一次到城市边缘去办事,远远就听到播放器传来卖豆腐的声音:“豆腐,王二豆腐,味道好得很!”走过去一看,确实是王二推着三轮车在用播放器卖豆腐。王二说,现在大家都在使用播放器叫卖,而且别人的豆腐价格很低,如果用正常工艺做豆腐也卖别人这样的价,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所以现在做的豆腐不能太“真”,但这种豆腐不能在一个地方常卖,所以就天天更换地方用播放器叫卖。
听王二如此说,我一时无语。我期盼,儿时真诚的叫卖声,能够早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