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老师”!(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我的“老师”!(散文)


作者:陆鸿禧 秀才,199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05发表时间:2017-03-27 18:11:27
摘要:一次五台山旅游,经济社会下的现实触目惊心。

迷人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啊,你从遥远的东汉时代蹒跚到今天,两千年的峥嵘岁月,写下你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五台山峰的情怀里承载着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白塔下云聚的寺庙深藏着多少僧侣的尘封岁月?殊像寺、五爷庙、黛螺顶、药师阁、展览中心……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21世纪,你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人间故事?五台山啊,你什么时候才会和红尘唱起没有一丝忧伤的离歌!
   我这个骨子里就没有一丝唯心色彩的人,对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简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自然就没有对文殊菩萨和福佑众生的五爷之崇拜,至于虔诚越发相差甚远了。最过分的是心里不时的还会闪过对佛教的无端猜疑,甚至是暗自发笑。我和老伴跟随女儿母子五台山之行实乃是纯度百分之百的旅游。目的就是在有生之年一饱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享誉中外的容颜,圆上夙愿,释放压抑,了却今生之遗憾。因此逗留五台山的时日中,无论走到那个景点,热衷的都是穿行在五台山这个清凉世界的古建筑群中,徜徉在松柏微绿、青山幽静、寺庙俨然的五台山台怀镇的暮春中,聆听来自山涧流淌了千年的溪水古音,陶醉在祖国山河的壮美之中。至于寺庙中那些身穿灰色袈裟、黄色袈裟的僧侣尼姑几乎不顾一屑,尤其是那些里外穿着两种颜色袈裟的居士,心里更是对其多了几分不安分的想法,特别是看到居士们的眼神不停地扫描美女们的时候,更加坚定了下辈子也不出家的想法。
   置身五台山优美的山水间,心中自然会升腾起热爱祖国山河的激动之情。聆听着导游姑娘的精美解说,仿佛自己也和五台山一样从远古走来。虽然没有对佛教的崇拜,但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传承油然而生敬意!心中对那些已经长眠于五台山的僧侣尼姑有了淡淡的怜悯之心。
   五台山是备受封建社会里帝王将相崇拜的圣地,这里传说着帝王将相,迁客骚人太多的故事。
   尤其是顺治皇帝削发为僧后、康熙皇帝曾多次奉母之命到五台山寻父。“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顺治出家五台山时的归山诗句,道出了生与死的两个主题,是对人生的最好揭示。“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每个人还不是哭着来笑着归,可见削发为僧的顺治皇帝把人生看的多么透彻!“莫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顺治皇帝一语道破天机,出家绝非等闲事!“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顺治身为一国之君也想脱离繁杂的红尘,过起比黎民百姓还两袖清风的生活.“离俗当僧花山寺,不慎破碗被赶出。古有子债父来尝,今希父债子来还。”这首诗交代出顺治开始出家时在花山寺,由于不慎将老和尚的饭碗打碎了,想叫他儿子来赔偿。当康熙破译了诗意后,就叫人在景德镇烧制了一窑瓷碗,分送给五台山所有的寺院。知晓了康熙五台山赠送瓷碗故事的来龙去脉,潜滋暗长出几分对五台山的敬仰,对康熙之孝的由衷钦佩。
   五台山因为五座山峰的顶端像平台一样,所以得名五台山。东/南/西/北/中.五台上都建有寺庙,供奉着不同名称的文殊菩萨,不同的称谓代表着文殊菩萨不同的方面。五台山古有十大景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严重损毁了其中珍贵的古建筑。后来虽然经过政府拯修,但毕竟失去了历史的珍品,令人痛心!
   节日的五台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美丽的台怀镇坐落在群山的怀抱中,台怀镇,多么美丽、形象、富有佛教圣地的名字啊!
   一条古溪从台怀镇中间自北向南顺流而下,清澈的高山溪水成为台怀镇的一条银色轴线,哗啦啦的水声清澈悦耳,如鸣佩环。叮咚的泉水吟唱着一首古老的佛教歌谣,释迦牟尼佛的惠泽日夜繁衍,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大菩萨灵光普照,为民间众生避灾降福。细碎的浪花汇聚成五台山大大小小小色彩纷呈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彰显着佛教文化的“善行功德”。传承着中华民族“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的古圣遗训。小镇古朴典雅的建筑分布溪水两岸,长廊似的商铺摆满五台山的旅游纪念品和五台山特产,古建筑的风格和新时代的建筑物完美结合。台怀镇衔接了远古与今天的文明,五台山以其独特的丰韵向世人展示出她的美轮美奂,五台山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引来国内外大量游客顶礼膜拜。以白塔为核心的殊像寺的庙宇群是台怀镇的佛教活动中心。每年这里都会按照佛教传承下来的教规,举行各种佛事活动。
   凌晨,太阳的红晕还没有爬上东台的山顶,殊像寺前的香火已经袅袅升起。带着敬香人无声心愿的缕缕香烟,弥漫在台怀镇的上空,缭绕在小镇四周山峰的半山腰,那满山的松树在蓝黑色的烟雾中晃动着暮春时节微绿的身姿,镶嵌在山顶林间依旧恋着严寒的白雪,远远望去就像飘落山间林隙的朵朵白云,山坡上的古色寺庙似乎是人间仙阁,感觉似在眼前又在云雾间,飘渺的烟雾逐渐浓烈,整个小镇仿佛都在烟雾中涌动起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台怀镇东面的群峰,横穿过台怀镇的上空,把小镇西边的山峰涂上一抹金黄。东边山峰的半山腰仍旧在蓝色的烟雾中祈盼着那缕太阳的金黄。
   殊像寺前的小广场上,举起“三星数码”。按动快门的瞬间,闪光灯穿过悠悠千年寺庙的空间,把穿越千年时空隧道的群峰凝固成今天的英姿。
   白塔千年五台站,佛教文化世代传。自古请香为许愿,不闻香客逾百年。
   我站在香火旺盛的殊像寺前,看着人头攒动的游人,嗅着浓浓的香气,环眺峰岚依偎的五台群峰,遐想五台山的千年风雨,遥想滚滚红尘的千年炊烟。感悟着顺治“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的诗意。人人都是红尘的过客而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来到世间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合上双眼时不是和从前一样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吗?人生两茫茫,生死不相识啊!哲学家所云“出生就是为了死亡”实在精典啊!
   我在女儿的劝导下,也燃香叩拜东南西北,许下心愿,把三炷香虔诚地置入香炉。祈求文殊菩萨保佑我的家人安康,让我的身体日渐强壮起来。可是在许下心愿的时候,我的心里在笑我自己,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从古到今,哪个人不想富贵一生,长命百岁!封建社会有多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绞尽脑汁延年益寿,结果又有哪个岁逾百年?活人祈盼死后不轮回到下三道:成为“恶魔、饿鬼、禽兽”;轮回为上三道:“人、佛、神仙”。这些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焚香叩拜的时候,我的眼前满是大肚弥勒佛的影子,耳畔不停地响着弥勒佛的教诲:“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不尽天下人”。哪些整日吃斋念佛诵经的僧侣尼姑不也和凡人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吗?他们还不是像顺治所言“合眼朦胧又是谁?”
   来时途中遇到的那三死一生的车祸,睡梦中依然清晰在目。还有那陡峭的路边醒目的“血字碑”更是疑心菩萨的灵验,大家都是来五台山祭拜文殊菩萨和五爷的,那么为什么竟然有来无回?导游反反复复地强调文殊菩萨和五爷的佑护是最灵验的,于是盲目的游客,开始慷慨解囊,巨资请香。导致殊像寺前香客拥挤,香烟弥漫五台山谷,缕缕香烟中竟然没有一缕是导游的,因为这里的请香价格实在是不菲的。也许导游的心里比游客还清楚请香的结果吧!
   五台山一游,给我的感受实在太深了,我不愿意过多的去记录五台山的景点,只言片语无法表达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佛教的信仰必定是虚拟出的精神产品。我认为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实实在在的。“世上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我想五台山的僧侣尼姑也不例外,他(她)们虽然出家,穿上袈裟皈依佛门,但是他(她)们必定是血肉身躯,一日三餐食着人间烟火。那些居士们不但在吃肉,而且有家室。僧侣尼姑长期生活在海拔两千多米高的山区,如果不食肉她们的体能就无法保持,为了活命他们也只好双手合十,微闭双眼,在“阿弥陀佛”后涂炭生灵。僧侣们自己不亲自宰杀动物,而是吃别人宰杀的动物。呜呼!我们生活在闹市的人们有几个人在吃自己宰杀的动物啊!僧侣们这个理由太牵强附会了吧!阿弥陀佛!
   佛教圣地,虔诚似乎是这里亘古不变的真理。可我却感到这里有点像美国,口口声声喊着“人权”却到处去侵权!
   我们的旅游大巴从呼市出发后,司机选择的是近路,也就是最险峻的山路,盘旋的山路,崎岖、险峻、S形的路段比比皆是 、一路上游客的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我坐在车的右手前排,视线非常好。车程长达八个多小时,女儿几次让我睡觉,我竟然连眼皮都未敢合过一次,进入山西境内,路过震惊国内的特大交通事故区,路边上立着一块落款“繁峙交警大队”的“血字碑”后,我的精神更加紧张,望着蛇一样逶迤盘旋迂回的水泥路,心里十分恐惧,脑海里一直在想着“血字碑”下面陡峭的山谷里那七八十条逝去的生命。司机说大约两个小时就进入五台山时,心情有了些许的舒缓,突然看到前面停了大约十几辆车,我们的旅游大巴也被迫停了下来。原来刚刚超过我们时间不长的蒙JXXXXX车牌的白色小轿车在右侧路下钻进了一辆黄颜色的大翻斗运沙车底下,导致翻斗车侧翻,我和女儿走到肇事现场,消防兵正在用切割机分解白色小轿车,小轿车内前排的两个男人已经去了极乐世界,后排的两个女人一个被挤压的动弹不得,还能发出微弱的声音,那一个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等待小轿车分解完毕,横在路上的吊车让开路面,我们一行的两辆大巴开始继续前进。
   下午两点多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地了。
   在五台山北门等候导游购买门票时,有一位年过花甲的女人在叫卖《五台山传说故事》。老人说到里面就买不到这种书了,游客们一听才10元钱,就纷纷买了起来,我也买了一本,另外买了一张《五台山景点旅游线路图》。进入景区,大家发现上当了,的确像卖书的老女人所言,里面确实买不到了,里面有关五台山以及佛教文化的各种版本的书籍,全部是免费赠送的。走进佛教圣地立足未稳就被卖书的老女人上了生动的第一课“虔诚不在此地!”
   有了买书的教训,购物时开始学会谨慎。第二天早晨在殊像寺前,一个中年女人在卖印有“五爷保平安”字样的纪念品。女人央求我买一个。说是生意还没开张,别人卖20 元一个,她只卖10元。我一听她的生意还没有开张,就动了怜悯之心,买下一个。等到回来时,同来的游客在车上摆弄和我一样的纪念品。一问价钱,我多花了5元。中年妇女给我上了第二课“虔诚的是游客!”
   登黛螺顶时,女儿考虑我的身体状况,难以徒步爬上1080个台阶,就买了四张缆车票,女儿母子在我们前面的缆车上,小外孙回头告诉我往前看就不害怕了。返回时是徒步下来的,1080 个台阶趸的我腰痛难忍。途中歇息时看见一个老年黄衣僧人在挥动木槌制作手工姜糖,我和女儿就买了几袋,到下边商铺一看,每袋价格相差3元,还要重20克。被僧人给上了第三课:“游客比僧人虔诚!”
   在临回来的头天下午,买了很多五台山特产“台蘑肉酱”,是女儿和商人敲定的价格。后来大家比对价格时,发现我们买的比较便宜。女儿给我上了第四课:“市场经济,讨价还价。五台山也是如此!”
   感悟最深的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无论走到哪里,乌鸦的着装都是一样的款式,相同的颜色!无论到哪里旅游,地接导游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尽量把游客带到高消费自己拿回扣的地方去。以前去过的地方就不说了,就说这次五台山的“药师阁”吧!游客一步一步地被带到了最后环节,昏暗的灯光下,幽静简陋的小屋里,端坐着“著名”的佛家名医。抛弃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看手相把脉。类似江湖郎中的手法,开始对我进行诊断治疗。我的身后坐着我的妻子、女儿、外孙。专家边解读我的手纹,边述说我的病情,边自我介绍说,他平日里是专门接待外宾的,这次是“五一”搞活动,我才有幸得到他的优惠!我在脑子里诠释他说的“外宾”大概就是来自五台山外的宾客,简称“外宾”吧。总不会是海外游客吧!专家看我积极配合,连我身后的家人也没有持反对意见,就开始建议我服用半年“72味珍珠丸”,每月六盒,480元/每盒。半年后再服用他给开的药茶,两年后。我的病情就会彻底好转。我一想半年下来就差不多2万元。我灵机一动。说我们出来旅游没带那么多现金。专家脱口而出“可以刷卡,没有任何手续费。”我接着就说,我患有冠心病,正在接受公立医院的专家治疗,目前手中还有很多药品在用。这件事待我考虑一下,这时女儿接着说,我们出去商量一下再说。专家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一家老少四口离开。这回我们给他上了一课:“游客的智慧是不可超越的!”
   快到中午时导游煽动游客每人花60元钱去吃素餐。有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女人就附和导游鼓动大家去吃素餐。这时有的游客就说了,我们已经付了旅行社饭费,干嘛还要自己掏钱吃素餐?女导游还在不停地说:“来五台山一回不吃素餐就回去多遗憾呀!大钱都花了,还在乎这60元钱。”我在旁边随口说了一句,吃荤餐做不到,吃素餐还不容易吗?女导游鸦雀无声了!女导游给我上了第五课:“导游都是属乌鸦的。”
   翻动着一张张五台山旅游时的照片,回想着每一次旅游的情景,联想着这次五台山旅游的始末,觉得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人们的道德在日益滑坡。本该充分体现佛教文化理念的旅游圣地,应该让游客感到那里是虔诚的、真实的、善良的、没有虚伪的。真善美俱全的地方,可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却让人更加疑心虔诚的可靠!
   一路景色入眼帘,感慨万千啊!
   天路峡谷间,峭壁入云端。暮春幼松绿,镶嵌在高山。
   山路陡又险,迂回绕山涧。方舒一口气,惊恐又眼前!
   伫立华北最高点,一览足下众山岚。相濡以沫逾半百,何愁他日不成仙!
   木雕弥勒拱手笑,大肚能容凡尘吵。笑口常开寻自乐,无忧无虑好逍遥!
   菩萨展柜间,福佑在心田。不言虔诚否,只图结佛缘。
   过了杀虎口,就快进入内蒙境内了。别了!佛教圣地五台山。别了!我特殊的老师!
   五台山,你给了我太多的感悟!
   五台山,你已经走进我的心间!

共 57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五台山乃是有名佛教名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近五台与佛祖做个近距离接触,问想着顺治让康熙的故事,传承中华孝文化的渊源。渐行渐近,感受清净之地的洗礼,虔心求拜祈福家和国安。红尘烟火也在染上佛门。想到路遇车祸,感叹生命脆弱。踏上五台山买书便让人实实在在上了一课,购买纪念品又上一课,买姜糖则是第三课。红尘俗事已经把此行虔心破坏无遗。那里也有金钱利益的身影。幸好没上药师的当,这一课也让人颇感慨。导游联手忽悠人吃素斋不也是为了钱?此次之行更多的不是感觉到佛山的清净,相反让人看到众多为金钱驱动的人生百态,五台山让人感悟的太多利益与金钱之味。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7 20:15:41
  阅罢“编按”感慨万千。编辑老师的透彻剖析令我受益匪浅。在遥远的祖国北疆给老师送上一份虔诚的祝福,祝福老师永远安康!
2 楼        文友:步步清莲        2017-03-27 20:30:18
  凡尘俗世,又有多少清静之地呢?其实清净在我们的心底。那些为了盈利目的打着佛家弟子的旗号坑蒙拐骗的“僧侣”,他们只是打着佛家弟子的幌子他们不是佛,只是佛的弟子。很浅显的道理,老师特别优秀,那他的学生就一定个个都如老师般优秀吗?未尽然。学生学老师,但他不是师。来看好友,欣赏佳作!白杨真是见多识广,文笔丰豪!
我是一朵清莲,绽放浊世,只为清芳。
回复2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8 04:59:35
  谢谢老朋友的精彩点评!顺祝春安!
3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8 05:01:50
  感谢“步步清莲”老朋友的犀利点评,北疆白杨遥祝朋友春安!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3-28 08:46:31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认真学习品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21世纪,你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人间故事?五台山啊,你什么时候才会和红尘唱起没有一丝忧伤的离歌!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4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8 11:52:13
  谢谢编辑老师!
5 楼        文友:朱永祥        2017-03-28 08:48:11
  本来是令信徒神往的,让名流折服的圣地。如今的佛门已经到了让人失望的见钱就赚的流于俗套的东西。如此这般,还有什么意思?
回复5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8 11:54:18
  所言极是。谢谢朱老师!
6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7-03-28 11:44:51
  人生如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双面人生,演绎着百态世会。心有佛佛在,逐利则利生,红尘烟火中,为俗事所驱。感谢赐稿菊韵,问好春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6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8 11:53:13
  谢谢编辑老师!祝好!
7 楼        文友:天河        2017-03-28 12:08:45
  文笔所到之处,无不细腻,把景与物,事与非所描写的淋漓尽致,拜读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9 10:01:35
  谢谢“天河”老师的盛誉!顺祝安好!
8 楼        文友:醉童        2017-03-28 16:44:08
  很好的一篇散文,详尽的游记让人增添了不少历史知识和对人文景观的了解。道是游记,却深藏人生哲理,使人产生不少人生感悟。值得赞赏的,是作者文中用了轻松诙谐的笔法,将一些沉重的话题幽默风趣地道来,令全文生色不少。赞!
回复8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3-29 10:03:04
  谢谢才子“醉童”老师的精彩点评!祝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