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山后头(散文)
午后,乘春风来到富源后所镇山后头村,我感慨万千。
一幢幢“小洋房”被蓝天白云和绿树映衬得格外亮丽。房前屋后,规整划一。三个小巧玲珑的花园,小广场、小桥、小龙潭水,还飞来飞去的小鸟。干净的硬化路面两旁高耸着太阳能夜灯,一棵棵绿化树顺路延伸。后山几十亩核桃林,像披在山上的绿地毯。
我送老母亲回家,小叔听说我回来,一遍又一遍的电话,喊我过去他家吃饭,说叔侄要唠唠嗑,聊聊山后头村子现在的模样。电话里伴着小叔哈哈的笑声,说我看了会吃惊的。
小叔说中了。
“山后头发展变化这么大,建得这么好,过上这样安逸的生活,老朱立头功。”姓陈的村民所说的老朱便是我小叔——山后头村民小组长朱发荣。小叔起得早,睡得晚,村里村外,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建设规划初期,他顶着风雨,披着寒霜,钻进各家各户,不是与这家说要如何,就是与那家说要这样,目的就是一个,动员村民积极报名,参与新村子建设。挂在嘴边的话是,机会千载难逢,现在政策这么好,政府给补助,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公共场合基础设施政府出资,谁先抓住机会参与,谁就会领到金元宝。
“有的人家嘴皮磨破,才同意撤旧盖新。”我老表肖富元说。我问他:“那你呢?”“嘿嘿,我最先同意,最先行动,你看吧!”他手一指,“红屋顶伴有红色太阳能那幢,就是我家,我已经搬进去了。”老表眼里透着血丝,那满脸皱纹里流淌的尽是自豪,“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这辈子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环境,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路好走。娃娃们洗上热水澡,爱干净了。”
我随老表爬上村对面的大绿山,和风阵阵吹来,伴有麦苗的清香和远处苕子花的芳香的味道,仿佛回到儿时与老表在苕子地里追蜂子样的。站在半山腰,山后头村一览无余。袅袅炊烟撘风荡起涟漪,排排楼房递次而建,颇有现代气息。红砖绿瓦,掩映在群山里,又颇有韵味。村前坝子里,层层叠叠的的梯田,麦苗青青;村后,起伏的坡地,菜花金黄,摇曳着一条条优美灵动的波浪,一眼望去,像金光天梯,直通天上。我真是醉了,梦中似的。
我走着,看着,感叹着。我小爷爷家、姑妈家都在山后头村,一个村子几乎都是亲戚。记忆里,山后头村道狭窄,车子是开不进去的。碰上雨天,泥滑烂路,只有穿高筒水鞋,勉强行走。家家土基房,低矮破旧,破墙倒壁。路边茅厕,一眼望得见里面担着的几根木头,污迹斑斑。房前屋后苍蝇蚊子乱飞,老鼠四处乱窜,到处脏兮兮的。要是晚上来,不开手电筒,根本无法走路。
任我想象,也无法想到眼前的这一切。真的是面目全非,旧貌换了新颜。
“没有好政策,没有一个好领头人在现场日夜撑着,是不可能实现的。老朱不服老,别看他六十多岁了,抱负不亚于年轻人,事事走在前头,是村民组长和党员的缩影,是后所镇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山后头村也因为他走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奔小康的前列。”在镇政府工作的我老同学这样说。
老同学谈了一些他掌握的情况。村里统一规划了一片,按每平方五十元统一征地,然后所有新盖的农户按抽签,在指定地点建盖。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持怀疑态度,认为哪有这样的好事。五十八户两百三十人的村子,真正行动起来的是少数。征地、推土修路、规划、报名等前期工作进展不顺。小叔十分着急,动员的时候,有的人家磨破了嘴皮,也无动于衷。急了,未免方式方法粗糙简单,惹毛了一些村民,意见很大。他受了很多委屈。随着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列为挂钩点,强力扶持,前期经费到位,尤其是补助款,提前进账,道路水电政府出钱,报名参与新盖的农户逐渐多了。果然,盖好一层验收后,补助款壹万零两百元,足额送到农户手中。得到了甜头,大家的劲头足了起来。要求是土基房全部撤,新盖。砖混结构的房子不愿意撤出的,政府补助两千七百元按要求粉刷外观,修翻瓦屋面。五十八户人家中,除了几户在规划前已经盖好了楼房的没参与外,村里报名参与新建的共有四十七户。
后来,没有报名参与建房的那几家农户,后悔极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怨自己。姓陈的村民告诉我,人无算计一世穷,农民也要会思考,要有心机,他可是最先报名的农户之一。“这等好事必须参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是笑着说这句话的,得意的神色在脸上跳跃。
看来,村民的思想观念是横亘在农村贫与富之间的一道万丈沟壑。
见我来,小叔、小婶很高兴,忙着倒水泡茶,削水果,抬来葵花籽,炒黄豆,说要我先吃。接着,宰鸡,切火腿,炸洋芋片、荞丝、花生、腰果。没有多久,就从崭新的厨房里,端出菜来摆了满满一桌。
我从随身包里拿出一瓶好酒,小叔摆摆手,止住我,指了指转角柜。那儿,满满的一大瓶山七根泡酒。“喝这个,对身体很好。这是你嫁到文山的妹妹带来的。”话音刚落,小叔已倒好了满满的两碗。
接下来边吃边喝,小叔手舞足蹈摆白起来,政府动员、村子建设规划、说服村民、建房到修路收尾的点点滴滴和酸甜苦辣。说到高兴处,小叔呵呵笑,说到辛酸处,眼里闪着泪花。
山后头产业调整,政府牵头,种植魔芋、核桃,有了收成,加上外出打工,农户手里有了一点钱,但是如何用好这些钱,却大有学问。像这样政府掏出引窝蛋,农户组成村民委员会,选出一个能干吃得苦受得气的领头人,建设好自己的村子,盖好自己的住房,不断地改善住宿生活条件和村子环境,日子就越来越好过。
饭后,小叔陪我在村子里走走。他领我瞧可停车的院子,告诉我哪家买了车子,哪家买了摩托;看房顶的太阳能,拧开水龙头让我试试热水;观看新修的男女分开现代厕所;来到村娱乐健身处,看篮球架等健身器材;还领我欣赏宽敞的红白喜事房;沿路数着,安了多少盏太阳能路灯;最后来到村中小花园,花红柳绿,几只飞鸟欢叫成一团,起起落落。
太阳歇在后山,红光流淌在村子里。微风拂过我脸颊,头顶掠过归巢的鸟儿,赶着羊群回来的老羊倌脸上洋溢着满足笑容,花园旁三三两两嬉闹的村童,竟是那么自然,和谐。这一幅温馨画面,不就是我们向往的新农村吗?
沉浸在徐徐晚风之中,我竟然有种清逸萦绕的感觉,仿佛我来到了世外桃源。

我总爱写一些有生活味道的,有乡土气息的的文字。
与飞扬共勉!
问好山地兄!久违!祝福!
谢谢你的夸奖。
向你学习呢!
祝你写作快乐!

你最近家务事多,保重啊!
祝福!


然而,看到山后头村如此美丽,这一切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我心生敬佩小叔这样的领头人。说真的,在农村,没有一个能干事的领头人,想做好一件事是困难的。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一篇十分接地气的美文。欣赏学习,谢谢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