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此处鸟巢非广告(征文·散文)
山区里,喜鹊、斑鸠、黄鹂、白鹭、啄木鸟、猫头鹰……各种鸟雀举目可遇。树枝上,房檐下,草丛中、墙缝里……鸟巢也是随处即见。
不知何故,这里的孩子们差不多清一色地喜欢寻鸟巢,掏鸟巢,或是替鸟雀织鸟巢。有的孩子爬到高处,忘了祖姓地寻觅鸟巢。大人们因了安全之故,挖空心思地编出一些故事来,说什么鸟巢里有虱子、跳蚤、蝎子、毒蛇、瘟气,以图吓退胆敢冒险登高寻鸟的小不点。这样的故事倒是颇有效,一些孩子见了鸟巢,便会立刻描画出蛇蝎潜伏之状,胆儿小的也即急速走开了。
胆子大的孩子,可不会被这些故事吓退,他们依然勇气十足地爬到半空,挑战鸟巢的魅力。当然,他肯定得有爬树的本事,不然,爬着爬着就会泄了气,顺着树干跐溜下来。有爬高树的孩子在,大人们就不能消停,路过树下时,总要抬头望望,检视一下有寻鸟巢的孩子没有。有时,真的能在枝叶缝里见着树顶有孩子,一边惊出浑身冷汗,一边低声小语地喊那孩子下来,仿佛喊声大了点,孩子就会如一枚果实般被震落。孩子安全下来了,大人们编出的故事也便有了升级版。
我听到的故事版本多,印象深刻的也多。最难忘的,当是“潭边高树”版了。大人们说,一个孩子打小就擅长爬树,其功夫常人莫及。有人说这孩子有个野爹,那是爬树的神手,爬树真个叫如履平地。有一天,这孩子来到一处深潭边,见一巨型鸟巢在一棵大树顶端招摇,于是血气冲顶,一溜烟爬到树颠,睁眼一瞧,原是一大包马蜂窝。马蜂来袭,这孩子慌乱中从树顶直落下来,掉进树下的深潭中。正在打盹的水怪被惊醒了,恼怒万分地唤来虾兵蟹将,眨眼工夫将这孩子给分餐了。他的野爹跳入水中来寻,也叫水怪一伙给收拾了。
我舅舅家边就有一处深潭,潭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超大型鸟巢。那枚鸟巢,远远地即可望见,着实吸引了不少眼球。阴雨天,四处不便耍玩,孩子们情绪低落下来,那枚鸟巢却能在此刻刺激孩子们的神经。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孩子们来到潭边的大树下,心事重重地在树下徘徊。这时,准会有孩子领头讲起“潭边高树”的故事,于是想到水怪,于是个个发怵,继而一哄逃散。
还有一类故事,孩子们很喜欢。头上落了鸟屎,长大后不会秃头;遇到学飞的鸟儿不给弄死,这只鸟长大后会衔粮食给你家人吃;别人破坏鸟窝你上前制止了,那窝鸟就会专门到你家的田地里捉虫子;你喜欢哪一只啄木鸟,哪一只啄木鸟就会保护你家的树;下雪天,鸟儿们弄不到食吃,你在雪地上扫一块空地出来放粮食,吃到粮食的鸟儿会从远处叼钱来抛给你捡……
各种各样的鸟,各种各样的鸟巢,丰富着孩子们的生活,丰富着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丰富着孩子们的回忆。鸟巢,如影随形的在眼前,在童年,在梦中……
当年同龄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相继离开山村去了城里头讨生活。想起乡间的鸟儿们,想起那或隐或显、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鸟巢,自然也就回到了年少的时代。